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公共政策
探問疫下香港醫療崩潰(上):病床一位難求,公私營雙軌制如何走向失效?
「(醫管局)內部會說,我們是victim of our own success(自己成功下的受害者)」。
大陸疫情「抽乾」診療資源,誰在為動態清零付出代價?
壓力層層傳導,從醫院到科室再到醫護個人。王淑怡說:「就像一台巨大的機器,每一顆螺絲釘不能說你受不了了。」
評論|
「動態清零」與基層的迷茫:一位中國防疫志願者的近距離觀察
無論是選擇繼續清零還是切換軌道找一條有序共存道路,打着疲勞戰的基層面對可能的大規模感染其實已經無力一戰了。
倒退80年?一個顛覆了整個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的土地發展修訂
「他們的意識,就是民意已經不合時宜。沒有了申述和對話空間,民眾變成了肉隨砧板上的肥肉。」
評論|
防疫的清零困境,與二十大之年「中國道路」論述的內部撕裂
通過俄烏戰爭和上海疫情,我們能夠觀察到的是,中國的國家機器在各方面都出現了板結遲鈍的痕跡。
防疫異見者的另一個上海:當躲避政治的城市遭遇防疫政治
「微博熱搜是咖啡,博主在轉救助消息,朋友圈是搶不到菜……」這種信息的分裂正反映輿論場對上海是一座怎麼樣的城市的多重解讀。
上海一線抗疫醫生:因封控去世的患者可能比病毒致死的更多,已是醫生共識
「抗疫就像坐公交,『共存』是終點,是時候研究何時下車了。」
香港院舍悲劇:守不住的生命,爆疫兩年錯失哪些救命時間點?
「他離開的時候,是不是很孤單?是不是制度殺死了他?」
大陸Omicron疫情失控,中國式「共存」是否可能?
在全球防疫高度意識形態化的當下,中國堅持既有政策是為了維護已取得的防疫成果,而這被宣傳為中國模式的優越。
護士為病逝者抹身︰疫戰裏的安魂曲,他們走得很孤單
「他們是挑錯死的時候。」
由防疫抗疫基金說起︰港府公帑用了在哪裏?
「一種自滿感散播在全香港。我們2021年的成功,害了今天的我們。」
六問香港疫情失控︰香港死亡率真的較外國高嗎?港府是否還堅持3月全民強檢?
香港疫情失控,政策進退失據,市民怨聲載道。也許大家心裏最想問︰這樣的生活何時才結束?
1
...
19
20
21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