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輿論現象
印尼禁TikTok電商以保護小微企業,亦收穫中國網民支持|Whatsnew
在跨國企業經驗中,投資所在國政府稱要規管往往是為了製造談判籌碼,業界未曾想到印尼政府會來真的。
網絡觀察:錫蘭批評台灣媒體素質引熱議,媒體與閱聽人皆有責任?|Whatsnew
台灣媒體環境不良,長年缺乏有效問責導致台灣新聞品質低下、閱聽人麻木放任的惡性循環。
親俄「華夏代表團」赴頓巴斯引爭議:官方授意還是狐假虎威?|Whatsnew
很多人認為這樣大膽的行為不可能沒有官方支持;但也有人懷疑,這場鬧劇或許正意味着外宣部門的「系統性失能」。
《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傷害民族感情」與懲罰細則引爭議|Whatsnew
輿論關注「傷害民族感情」條款。但此外,採集生物信息和未成年人保障等問題都值得商榷。
陸籍留美博士生疑校園槍殺華人教授,大陸網民都在討論什麼?|Whatsnew
怎樣的精神狀態,讓一個「寒窗苦讀」的年輕人,槍殺了自己的導師。
福島核廢水排海,引發中港台韓東亞四地哪些網絡討論?|Whatsnew
中國大陸民眾多批評乃至辱罵;韓國社會同樣反應強烈;香港和台灣民眾又作何反應?
網絡觀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刷上倫敦塗鴉牆之後|Whatsnew
「魔幻不在於塗鴉,而在於各方對這件事和那個做塗鴉的人的解讀。」
「我身邊的位置都空了」,互聯網裁員潮中的「倖存者」
出海尋找新機會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焦慮地賺錢、急切地裁員。「我們要使勁兒往前跑,才能停在原地。」
台灣MeToo運動星火燎原,延燒政壇、藝文、影視娛樂各領域
台灣的MeToo運動仍在進行中,端傳媒也將持續跟進。
台灣政壇MeToo風暴:造浪者捲起的性騷浪潮,將把民進黨帶往何方?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會死掉。」
評論|
誰是最「清白」的中國人?——出身論捲土重來,宗法社會還會遠嗎
出身論逐漸紮根,勢必要在「中國人」裏再區分出「清白」的中國人和「被污染」的中國人,正如核酸檢測也有陽性和陰性。
【2023奧斯卡賭局】港台中影評人看「最佳導演」花落誰家?
相較其他更工整作品,《媽的多重宇宙》更多是用視覺和想象力遮蓋了劇本和邏輯上的諸多問題?
1
...
6
7
8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