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遷移
戰火裏的烏克蘭童年:沒有歡笑,只剩下炮火、警報聲和死亡
6歲的布查男孩直視母親的死亡後,「現在他知道什麼是死亡了。」
【現場】烏克蘭難民在波蘭:逃亡之後,她們難以接受失去、無法思考未來
沒人在準備長期戰爭,短暫收留難民家庭的波蘭人開始打聽接下來該怎麼做,一些志願者處於身體和精神崩潰邊緣。
專訪陳健民︰在台不知歸期,從迷茫到接納,63歲的第二人生
「現在都有迷茫,但比較能正面去面對。方法是投入生活。」
護士為病逝者抹身︰疫戰裏的安魂曲,他們走得很孤單
「他們是挑錯死的時候。」
誰從香港偷渡?深圳邊境的搜查、懸賞與防疫破功
在與香港一河之隔的城中村,人們相信有數以百計的人由香港偷渡至深圳,因此要封鎖區域來捉他們。
基輔記者日記一:「瘦小、棕髮婦女從火車上探出頭——她是今天的守護天使」
「這個世界似乎已經被分成了兩部分:需要被拯救的人和拯救別人的人。那些要離開的人和那些要留下的人。」
一場「針對三個民族的戰爭」,與三個國家普通人之間的連結
嘗試從戰場之外爭取俄羅斯與白羅斯普通人,迅速成為烏克蘭的重要策略。
確診移工的委屈︰被僱主嫌棄了,「我會被解僱嗎?」
「他們責怪我因為放假外出而感染病毒,卻忘記了他們叫我到擁擠不堪的市場買菜。」
情人節,我在台灣,她在香港:不論我們身處有形無形的監獄
看著同一個月亮,被同一個太陽滋養。異地戀既是我所選擇的安排,也相信在某時某刻我會了悟這個經歷的意義⋯⋯
專訪好青年荼毒室:沉默的一年,哲學還有甚麼用?
「留下來的人可以做什麼?重塑香港人對人生的看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離開催育的華人文化,她們在外國想像另一種無孩人生
她們發覺,在「子孫繞膝」﹑「共享天倫」以外,人生其實有更多的可能性。
異鄉人:我出國前是新聞編輯,來加拿大後做送餐員,酸爽又暢快
「你出國了還去送餐,不體面!」「下雪下雨天,還有深夜點外賣還不給小費的人,才叫不體面。」
1
...
17
18
19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