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遷移
端小聚回顧:異鄉港人的鄉味與鄉愁
香港味道究竟是什麼?跟我們的身份認同又有怎樣的聯繫?
貴陽封控,貴陽轉運:一場監視、服從和舉報的大型社會實驗
「其實可怕的不是病毒,人心的恐慌是最可怕的。」
轉運大巴事故後,貴陽隔離居民自述:我也可能成爲凌晨大巴上的人
「老百姓夠聽話、夠配合了,還要我們怎樣?不聽話是死路一條,聽話了也是死路一條。」
貴州一轉運隔離人員大巴凌晨側翻,27死20傷
事發前一天,貴陽市宣布「決戰決勝社會面清零」,並開始向市外大規模轉運密接人員。
「國籍就像俱樂部會員卡」:解放軍圍台軍演後,台灣人想移民嗎?
「我都會這樣形容,買個外國籍,就像買個健康俱樂部的會員卡,可以進去跑步、喝咖啡⋯⋯現在早就不是國家忠誠度的問題了。」
限制更換工作的背後,移工如何被輸出地與輸入地政府刻意遺忘?
「育兒、照顧長者是政府承擔的責任,但有了工人後,政府便可以什麼都不做,將一切推給來自第三世界的女性。」
端小聚預告:異鄉港人的鄉味與鄉愁
報名活動,可以獲贈一本新聞電子書《異鄉尋味:離散港人與故土滋味》
香港公民社會解散潮一年︰當失去成為日常,他們頹廢、酗酒、躁鬱症復發
我無法再承受別人要離開、坐監、流亡。當我每次在社交場合見到人時,我便想吐、無法呼吸。
當魚蛋和奶茶擁抱樹熊:「香港製造」是一種紮根他鄉的方式
有些口味吃慣了,就難以改。「他們看到我們的產品,會和我們聊幾句,說不用擔心在澳洲買不到這些東西,或者要自己帶過來。」
想「潤」的60後:從文革到計劃生育,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上海封城
「時代的一粒灰,只有落在你自己或者你家人頭上,才會成爲一座山。」
帶上點心、奶茶和廣東菜離鄉別井,他們只能還原80%的香港
「我想讓他們感受香港的味道、香港餐、香港的鑊氣。我從腦海最深的地方,把兒時吃過的味道拉出來。」
大型社運創傷之後,他們在時代崩壞中如何自我療癒?
「我覺得這一代人會有一種迷失。不斷參加社運,但過後我們到底是誰?」
1
...
15
16
17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