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女性與女權
早熟的、千瘡百孔的、被物化的小女孩們|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
寫下這篇自述的決心是堅定的,但過程卻充滿艱難。我看見種種「未成年少女」與「創傷」的被符號化,我的存在成為了一種文學容器。
羈押三年,中國人權和女權行動者李翹楚獲刑3年8個月|Whatsnew
李翹楚曾在受訪時表示,「沉默不是我的本色,所剩無幾的公民權利,絕不輕易讓渡。」
2023年中國電影現象:奇案電影成績斐然,是類型的勝利還是自欺欺人?
失序的市場、成熟的觀眾、陳舊的創作觀念與嚴苛的政治審查,奇案電影的複雜狀況,其本身已然也是一樁奇案。
數洞:如果世界趨向「女進步男保守」,中港台會有同樣的性別差異嗎?
先說結論:有。
陳朗紀念徐曉宏:請君重作醉歌行
他和我都知道,再沒有人可以「率」我了。
從亡國感到民防備戰,台灣女性所經歷的「戰爭陰影」|音頻報導
「如果戰爭可能會發生,你需不需要去審視自己的人生?什麼事情對你是最重要的?」
評論|
中國女權與世界接軌的三十年:在絕境中不斷出圈,行動者的變與不變|端對談
「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賦權,我們依然要去思考:要把話筒給誰?」
《新聞女王》與女性主義的誤讀,港劇熱播背後的道德虛無
多年之後,終於再有港劇成為話題,《新聞女王》走紅的背後存在怎樣的心理投射?
爽劇和女性主義:黑色罪案劇 Deadloch 如何將二者完美結合?
女性主義不再是痛苦的、受虐的,關於受害者的電影,而是關於活著的人。
被兩地「驅逐」的人
金錢組成了一條河流,從台灣男性的皮夾、口袋流向媽媽的胸罩、皮靴,再通過數人的手,流到我們的手中。
評論|
中國激女:本土女權裂變的生命力,及其面對的質疑
可能是中國社交媒體上最可見的女權主義流派。
從 Identity 到 Solidarity —— 笑與淚中的女性遊戲人周
女性人遊戲週最後解構了它自己,但我們是要走過這一遭,才能看清自己和彼此,然後再走下一步
1
...
6
7
8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