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風物
深度解析影視、文藝、生活現象,讓文化流動打破地域與領域的阻隔。
47. 當薩巴多的女友太輕易
一切消失,就像從未被目擊過一樣。
陽光網絡背後的新媒體英雄?《純真》選讀之二
「這個國家有太多化膿長瘡的祕密和有毒謊言,只有最強烈的陽光才能消毒殺菌!」
港大新生活:西區飲食閒逛終極指南
西環、堅尼地城及薄扶林一帶是個新舊文化融合的社區,在這裏可找到香港傳統風味,也能感受到新世代的創意衝擊。
Angela Yuen 袁澧林:第一次的身體自白
當時得令的文青女神透過她的身體語言及對電影所感的思想文字,呈獻這一章充滿了Angela自己的影像解畫。
里斯本另類物語:首要是「迷失」
我們認識的里斯本不是來自書本,而是我們每天接觸、生活的城市和街頭……
永續、在地、與眾不同:一份專為當代青年壯遊打造的地圖
USE-IT很少製作旅遊大城的地圖,反倒常出現座落於這些城市邊緣的小城鎮,例如被形容為歐洲最醜的城市Charleroi。
日曜日式散步者:一部詩歌紀錄片為何跟你我關係密切?
意外嗎?一部講述年代久遠詩歌團體的紀錄片告訴我們那麼多:日治時代的台灣多元;殖民者被殖民者的記憶斷層;曾經的、夾在殖民與本土之間的「絕望」⋯⋯
關心妍《龐貝21世紀》:粵語歌中的末世討論
這種從物質到精神都消費耗盡的社會,往往只能迎來反撲。所以真正的悲劇並非天降橫禍,而是人為的無妄之災……
1200個移民、270公里的鄉愁:很不日本、超級「台」的石垣島
至今,石垣島上的鳳梨田、甘蔗田依舊生意盎然,這些都是台灣人克服了離鄉背井、種族歧視的艱辛,所打下的基礎。
朱宥勳論王文興:《剪翼史》竟然只是重新發明了車輪?
2016年的讀者與1976年的王文興的距離,可能遠比1976年的王文興和1866年的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距離還遠?
你還記得嗎?里約奧運會十大熱話回顧
半個月前,里約奧運上,你熱切關注過、討論過什麼? Google Trends 和百度指數記得。
邪惡美食西多士:從法國風情到香港滋味
茶餐廳正是因為香港而真實,只有在香港東西交融的文化下,奶茶配魚蛋麵也顯得合理。
1
...
217
218
219
...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