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另類物語:首要是「迷失」

我們認識的里斯本不是來自書本,而是我們每天接觸、生活的城市和街頭……
停車場上蓋就是露天餐廳和酒吧,飽覽舊城海景,這是里斯本的Secret Address之一。
風物

「想發掘里斯本,首要是『迷失』。」——Bruno Gomes

葡語 「Desenrascar」,意指人們如何利用身邊的資源「Make do」或「Get by」。里斯本城市內外,充滿活力和生氣,也是來自這股氣質。

葡萄牙詩人、作家佩索阿(Fernando Pessoa )曾於1925年寫下《里斯本:遊客必看》,他筆下的里斯本,由海岸視點開始,帶領遊客走進舊城的建築物、街道、公園和生活,從地理和歷史書寫里斯本文化面貌。在歐洲,歷史悠久的里斯本被稱為「後花園」,只是如今隨著政治經濟全球化,城市面貌已無可避免地愈來愈商業和旅遊化。

而葡萄牙政府近年積極吸引外國投資,大力發展旅遊和創業商機。2015年將其居留權計劃的物業投資要求調至最低50萬歐元(約430萬港幣),此黃金居留許可計劃(Golden Residence Permit Program),成為了歐盟投資移民計劃必選之一。截至今年五月,葡萄牙政府總共發放了3400多個「黃金簽證」,中國公民佔78%,其餘為巴西、俄羅斯、南非。

其實才短短一年,但投資移民加上旅遊業,快速帶旺里斯本樓房市場。著名歷史文化舊區如 Alfama 成了不少海外買家目標。這些舊樓被收購後,大部分在短時間內拆毀或改裝成新潮餐廳、店舖、酒吧,取締當地社區、家庭式小店﹐改變城市社區,甚至間接帶動消費物價上升,令本地居民難以生存。根據里斯本城市數字紀錄,市內人口由八十年代的80萬,下降至現時50萬左右,可見這股外來力量正將里斯本城市快速變成另一個沒有個性的旅遊城市。但我在這裡卻見到,當地的創意羣體在這股風潮中,卻希望以不一樣的手法,帶領外地人從內至外認識本土文化,體會這裏豐富、多元的人文藝術。這種以生活出發的遊歷視點,是不是才更貼近里斯本的靈魂?

非官方版本的里斯本

「我很擔心里斯本。」去年底我們在香港見面,葡萄牙朋友 Bruno Gomes 的心神總在遠方,掛念着里斯本。

Bruno 修讀平面設計、踢得一腳好足球、愛滑浪;2010年創立了一家獨立旅遊公司,名字叫 We Hate Tourism Tours(下稱 WHTT),提倡另類深度本地遊,專門為外國旅客量身定制的設計行程。公司成員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包括設計師、記者、攝影師、心理學家、會計師、反建制的社會行動家。大本營位於舊城小巷內,集店舖和工作室於一身,客人可以在佈局如客廳的店子內品嚐本地特色午飯,或選購自家製的產品陳列室。

他們自稱「非官方里斯本/葡萄牙大使」,身兼導遊和司機,開着小型貨車把旅客帶到城市各處遊走,如具代表性的里斯本街道、地道的老店美食、酒館,發掘博物館內的獨特藏品或藝術品,甚至遠走鄰近小鎮 Sintra,享受美麗海灘、滑浪,探訪隱世公園……

在網站上,WHTT 這樣解說自己對里斯本的愛與恨:「我們認識的里斯本不是來自書本,而是我們每天接觸、生活的城市和街頭,不論好壞、真假,我們都會嘗試以不同角度告訴你『什麼是里斯本面貌』…… 無論如何,生而為葡萄牙人,我們必須承認自己是這國家的一份子。」

距離里斯本約一個小時車程的海岸小鎮Cascais,有美麗的海灘外,還有隱世鳥類公園,公雞、孔雀、鴨鵝都可以自由活動。
距離里斯本約一個小時車程的海岸小鎮Cascais,有美麗的海灘外,還有隱世鳥類公園,公雞、孔雀、鴨鵝都可以自由活動。

無甜不歡的早餐

我在里斯本的第一個早上,Bruno 在 WHTT 公司附近選了一家地道咖啡館,先介紹葡式早餐文化。

咖啡館面積不大,外表簡樸,有點殘舊,店員站在放滿麵飽點心的玻璃櫃後台,忙碌地沖咖啡,氣氛熱鬧。這種咖啡店遍佈里斯本的大街小巷,有些開在公園、戶外廣場,客人還可以邊看山城、海岸景色,邊享用早餐。「地道葡式咖啡室,幾近香港茶餐廳,專門供應早午餐和下午茶。每天七時前開業,本地人早餐愛吃麵包,組合是一杯濃咖啡/Galao(拿鐵)或鮮榨橙汁,配一件甜包(um pao)夾奶油、芝士或果醬。當然,也有人配上甜滋滋的葡撻(bom bocado)或蛋糕。」

早上吃甜的,不怕胖嗎?餐牌上也確實不見雞蛋、香腸、煙肉等典型歐美式早餐。「對呀,葡萄牙人無糖不歡,從早到晚都要吃甜美的食物。我們相信甜食可以帶來能量、圓滿。We need something more to start the day。(我們需要能量來開展新一天)」

從研究中他們發現,葡萄牙人出外吃早餐的習慣,既是國民的飲食歷史文化、集體記憶,也是庶民設計產物的最佳例子。

這種平民早餐價錢約幾歐元,卻有千千萬萬的變化。根據《Fabrico Proprio - The Design of Portuguese Semi-industrial Confectionery》這本長達300多頁的圖文書(和同名網站),作者 Rita Joao,Pedro Ferreira 和 Frederico Duarte,本職為設計師,他們花了長達十八個月時間,搜集資料和實地採訪、拍攝,收錄了約92種葡萄牙糕點記錄、製作方法、餅店師故事、咖啡館文化等。

這些甜糕有不同幾何造型,圓形、方塊、長條、蝴蝶形,名字叫 Pillow、Bispo、Empire 至 Eskimo 等等,花樣多多。從研究中他們發現,葡萄牙人出外吃早餐的習慣,既是國民的飲食歷史文化、集體記憶,也是庶民設計產物的最佳例子。「葡點食譜從傳統、歐式至新潮款式都有,採用本地原料、人手半工業生產,是地道又快速成品的葡式製品之一。」

老里斯本人半日遊

吃罷早餐,我們開車往Mouraria舊城區教堂廣場集合準備。WHTT聯合志工、年青創作人,不定期地為當地老人家辦免費半天遊。教堂廣場旁邊其實是遊客必坐的百年黃色電車站,車站旁邊總是排着一條長長的人龍尾巴,經常有扒手出沒,其實附近原來也是里斯本長者聚居地段。

葡萄牙文化源自天主教和傳統教派的傳統禮教,與長者見面之前,Bruno 特別提示葡式社交禮儀的重要性:「我們從小跟長者見面,都要親臉,不分男女。先從右臉開始,然後左臉;兩次,而不是三次!」如是者,這個十人小型旅遊團,光是親臉(打招呼)就花了15分鐘。

「葡萄牙就業率低,人工待遇平均比歐洲國家差,青年人為了生計,都要往德國等地找工作,間接令城市獨居老人數量增多。與我們合作的社工發現,這種輕鬆聯誼活動,可以鼓勵長者出來走走,看風景、認識朋友。」

半天遊地點在里斯本城市東邊,建於1998年的世博園區 Parque das Nações (Park of the Nations)的海濱公園。園內建築現代化,有貌似澳門氹仔的達伽馬橋、歐洲最大的室內水族館,建築師 Santiago Calatrava 設計的未來感風格建築。活動發起人,是一身蜜糖膚色,馬尾打扮的20歲女生M:「里斯本是山城,路斜且不平,行走不便於老人家,有些人更從未離開舊城。半天遊行程簡單,坐車去景點,散步、吃葡撻、大家聊天。然而,葡萄牙就業率低,人工待遇平均比歐洲國家差,青年人為了生計,都要往德國等地找工作,間接令城市獨居老人數量增多。與我們合作的社工發現,這種輕鬆聯誼活動,可以鼓勵長者出來走走,看風景、認識朋友。」

WHTT 團隊身體力行支持計劃,目的為了貼近社區。「我們付出的只是時間、汽油錢和甜點,卻可以聽聽這些老里斯本人的故事,又或者是純粹認識一位新朋友。」Bruno 認為這是一種簡單又直接的方式回饋城市,他亦經常鼓勵朋友和遊人光顧里斯本城中老店、餐廳,推薦雜貨店內的傳統葡國品牌牙膏、香水等等,支持本地社羣經濟,慢慢地人們自然會留意城市的地區面貌,減少走進主打旅遊的商店或食肆。

位於Belém區的LX Factory,是里斯本的創意文創區,每個星期五、六都有市集、展覽、表演、小食餐車等等,是了解當地獨立創意人的最佳地方。
位於Belém區的LX Factory,是里斯本的創意文創區,每個星期五、六都有市集、展覽、表演、小食餐車等等,是了解當地獨立創意人的最佳地方。

他們不喜歡大品牌

擁有相同想法的,還有市內甚有名氣的複合生活店 A Vida Portuguesa。2007年於里斯本開業,旗艦店位於唐人街附近的 Largo do Intendente Pina Manique ,空間逾三千呎,門外採用了傳統葡國手繪陶磚裝潢,店內為全木櫃陳列,整齊地放滿各式葡國產品,牆上則掛滿姿勢優美瓷燕(葡國象徵),把古典和新潮風格舒適地集於一家。

創辦人 Catarina Portas,本來任職記者,在過去十多年來致力研究、撰寫二十世紀的葡國生活文化、本土品牌和產品設計。她採訪時發現這些來自葡萄牙各地傳統工藝和品牌,種類多樣化,遍及日常不同層面,包括生活家品、食物、文具、兒童玩具、書籍、衣飾、肥皂、香水等。Catarina Portas 寫道:「這些葡國品牌的用料、設計、手工優良,每件背後均有悠久故事、傳統工藝智慧,是葡國文化的靈魂代表。這些產品卻沒有人認識,只隱身於老雜貨店。隨着城市租金上升、主流國際品牌壟斷本地市場,讓這些品牌幾近面臨淘汰。」

葡萄牙人不喜歡大品牌或跟隨潮流,青年人重視原創,這點還可以在西區創意地標LX Factory認證。

為了保留和推廣這些地道優秀品牌,Catarina Portas 主動連繫廠商直接入貨,把店子變成葡國品牌的 Select Shop,又積極與廠牌研發新產品,例如跟鉛筆品牌 Viarco 合作,推出花香繪圖鉛筆、畫家顏料;代售手工精緻的 Bordallo Pinheiro 陶藝家品;還有包裝精緻的老牌香水、肥皂。幾年下來漸漸地吸引了來自老中青的本地顧客,也讓遊人重新認識本地品牌,使葡國廠牌得以生存下去。店子得到不少雜誌推介,分店擴充至鄰近城市 Porto,連著名產品設計師 llse Crawford 也曾經採用 A Vida Portuguesa 做她的設計教學例子,點評文化零售業的重要性。「Catarina Portas 用牙膏、文具、肥皂、鍋子、紡織品等日常物件,說一個立體的葡萄牙文化故事。這是一家店子,也是生活紀錄,這種橫向創意思維,正是令生活美好的例子之一。」

葡萄牙人不喜歡大品牌或跟隨潮流,青年人重視原創,這點還可以在西區創意地標LX Factory認證。LX Factory 前身為紡織工廠,在這荒廢空間內,短短幾年間進駐了不同領域的設計單位,有書店、咖啡店、餐廳、畫廊、工作室。集獨立、商業、休閒、教育於一站。

WHTT 也是早期於 LX Factory 設立工作室的單位之一,Bruno 看着這地方由空無一物,成長至現在熱鬧規模。其發展單位雖來自商業背景,卻讓本地創作人有機地發展,嘗試不同實驗,例如每星期五和週末晚都有市集、開幕酒會、活動或流動餐車,當中有不少是年青人的新創業點子,有人嘗試製作手工啤酒、即製烤餅、獨立雜誌小店、裝置藝術、表演,甚至展覽。在 LX factory 的不同角落,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發生,不管你的作品好或壞,最重要是嘗試。「城市面對經濟困境時期,其實也是讓創意人嘗試新東西的好機會。」

幾個意大利青年把釣魚店改裝而成的沙甸魚罐頭餐廳,是城中必訪的食店之一。
幾個意大利青年把釣魚店改裝而成的沙甸魚罐頭餐廳,是城中必訪的食店之一。

想沉醉,先要迷失

這類具代表性的葡國生活文化創意店子,遍佈舊城街巷,與購物街道主打旅遊手信店成為強烈對比。Bruno 在其親自設計的繪本地圖上寫了這句話:「想發掘里斯本,首要是『迷失』。」透過漫步城街,你自會發現地道文化就在身旁。

選址於 Nova do Carvalho 酒吧街,是由釣魚店改裝的沙甸魚罐頭餐廳 Sole E Pesca,可以品嚐逾百種的本地沙甸魚罐頭;旁邊二樓酒吧是私密約會地,隱藏了一家專賣 Erotica 的迷你書店;在 Alfama 區接近海旁位置,是一座佈滿尖峰立面深受文藝復興和曼努埃爾風格影響的十六世紀尖石宮(Casa dos Bicos),現為諾貝爾文學獎作家 José Saramago 基金會會址。建築物前方的橄欖樹下,是作家骨灰安息之處;會址常設展覽中有 José Saramago 的書房陳設,重塑作家身前每天孜孜不倦寫作的書桌、打字機和珍藏文藝物件。

Bruno 在其親自設計的繪本地圖上寫了這句話:「想發掘里斯本,首要是『迷失』。」透過漫步城街,你自會發現地道文化就在身旁。

至於最具代表性的葡國音樂Fado,Bruno 則建議不一定要去旅遊書推薦的酒吧,現已大部分變成遊客景點。「真正的 Fado,不只是表演,是一種生活情感。」倒不如先去Fado博物館參觀,了解其背後歷史、重要人物;再到發源地的街道小巷,體驗當時 Fado 藝人面對貧困生活,以歌抒情的情懷。

藝術是免費的?

擁有悠久歷史的里斯本,城中當然不乏博物館選擇,旅遊書多數推介國家陶磚博物館(National Tiles Museum)、海事博物館或馬車博物館。對創意、藝術文化有興趣的話,其實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把博物館遊變成另類葡萄牙文化體驗。

位於里斯本西面的 Belém 區,是藝術、文化地標聚落地,有知名教堂 Jeronimos Monastery 和 The Belém Tower 古蹟,還有一家提供免入場費的歐洲現代藝術博物館 Coleção Berardo Museum。這家藝術館於2007年開幕,藏品逾1800件來自著名藝術收藏家、葡國百萬富商 Joe Berardo 的私人珍藏,齊集藝術大師如 Andy Warhol、Picasso、Dali、Duchamp、Jackson Pollock、 Jeff Koons 等知名作品,從超現實主義、普普藝術、抽象主義、簡約主藝、攝影、新媒體設計,共逾500位現代藝術家,作品種類豐富,還不時舉行實驗藝術展覽。參觀者可以有系統地,跟着不同年份、藝術風格或藝術家來觀賞作品,館內更提供摺椅,方便人們攜帶身上,隨時坐在作品前面靜觀。

收藏家 Joe Berardo 在網站上表示:「這是一個收藏家,以最開明、開放視點去收集現代藝術,我的收藏準則是作品能否表現藝術家的想像力、創作。」Berardo Collection 屬世界級藝術藏品,擁有不少重要的現代藝術傑作,包括 March Chagall 的《Mozart's Magic Flute》、Andy Warhol 的《Portrait of Judy Garland》、Picasso 的《Femme Dans Un Fauteuil》、Roy Lichtenstein 《Interior with Restful Paintings》、Paula Rego《The Barn》,連巴黎和邁亞密政府也曾經游說購入,還好Berardo 最終選擇與里斯本政府合作,把這批重要的現代藝術品留在葡萄牙,成為國民藝術創意養份。

距離里斯本約一小時車程,可以前來Cascais,為葡籍女藝術家Paula Rego建設的Casa das Histórias Paula Rego,由建築師Eduardo Souto de Moura操刀,建築物沿用了當地傳統建築特色,加入現代簡約元素,兩座三角形的紅色展廳塔,溫暖有力,與四周環境配搭合宜。
距離里斯本約一小時車程,可以前來Cascais,為葡籍女藝術家Paula Rego建設的Casa das Histórias Paula Rego,由建築師Eduardo Souto de Moura操刀,建築物沿用了當地傳統建築特色,加入現代簡約元素,兩座三角形的紅色展廳塔,溫暖有力,與四周環境配搭合宜。

Bruno 正在積極籌備 WHTT 的新計劃,包括雜誌出版和合作方案。因為里斯本還有許許多多未被發掘的故事,例如藏身於 Museum do Oriente 葡萄牙人在亞洲的故事,殖民歷史中心的全球化文化角色,正在活躍於世界藝術界的年輕葡國藝術家等。

至於葡萄牙本地藝術,Centro de Arte Moderna 則是不二之選。這家擁有二十世紀葡萄牙藝術家和歐洲作品的現代美術館,藏有不少國家知名當代藝術家 Amadeo Souza Cardoso、Almada Negreiros 和 Paula Rego 的作品。「這裏有最好葡萄牙當代藝術家和藝術書店,是不少藝術愛好者的心頭好。另一個特色,則是這家美術館餐廳提供的自助午飯,遠近馳名。提供傳統家常菜式,有烤魚、雜菜煮、肉類到甜點,逾二十多款選擇。每日新鮮製作,價錢合宜。」

Bruno 提示這家美術館周日入場費全免,也是里斯本最佳周日藝術好去處。餐廳採開放式設計,簡單桌椅,落地大玻璃窗外面盡是綠油油的藝術園景,有藝術雕塑、大樹和各種鳥獸。每近中午事段,即見人龍排隊,訪客以本地人為主,一家大小、情侶,更多的是穿西裝、打扮優雅的老先生、老太太,盤子上裝得滿滿,吃得香美。

位於購物大道 Rua Augusta 的設計時裝博物館 MUDE Museum,同樣免入場費,吸引不少學校團體參觀,是認識葡萄牙設計的入門之選。建築物前身為 Banco Nacional Ultramarino,老舊的室內空間採用近乎 Rustic 的手法處理,沒有花巧陳設,讓你隨心地觀賞作品。

常設展廳主要是歐洲二十世紀的設計品,可以找到 Russel Wright、Jean Prouve、Le Corbusier、Marc Newsonzc、Pierre Balmain、Jean Paul Gaultier 等歐美知名設計師家具、衣飾至家品。還有葡萄牙本地設計代表,如 António Garcia、Eduardo Afonso Dias、Miguel Arruda、Jose Espinho 等,這班葡國設計大師在1940年代起活躍於不同的創作領域,包括繪晝、攝影、雕塑、家具、室內設計、建築物等。他們的設計造型簡樸、平實,卻注重手工、物料、創作意念。跟旁邊同場展出﹐充滿色彩、大膽的意大利前衞設計比較起來,觀眾自會產生不同的想像和好奇。

觀賞葡萄牙藝術,Centro de Arte Moderna是不二之選。這家擁有二十世紀葡萄牙藝術家和歐洲作品的現代美術館,藏有不少國家知名當代藝術家Amadeo Souza Cardoso、Almada Negreiros和Paula Rego的作品,周日入場費全免。
觀賞葡萄牙藝術,Centro de Arte Moderna是不二之選。這家擁有二十世紀葡萄牙藝術家和歐洲作品的現代美術館,藏有不少國家知名當代藝術家Amadeo Souza Cardoso、Almada Negreiros和Paula Rego的作品,周日入場費全免。

源源不斷的街頭智慧

城市創意往往不只存在於當地藝術或設計,也見於街頭。葡語 「Desenrascar」,意指人們如何利用身邊的資源「Make do」或「Get by」。里斯本城市內外,充滿活力和生氣,也是來自這股氣質。Bruno以Feira da Ladra神偷市場附近社區發現的庶民小智慧說明。「我爺爺那一代人,總會動手解決生活各種需要,那是早於『設計』之前的生活 know-how。即使在街頭,也可以輕鬆地找到民間智慧的例子,如居民在公共水喉前面加小鏡子,方便梳洗。當下設計和創意工業流行全球,我卻希望延續這種古老、本土傳統智慧,從街頭取得靈感,用於生活、工作上。」

接下來,Bruno 正在積極籌備 WHTT 的新計劃,包括雜誌出版和合作方案。因為里斯本還有許許多多未被發掘的故事,例如藏身於 Museum do Oriente 葡萄牙人在亞洲的故事,殖民歷史中心的全球化文化角色,正在活躍於世界藝術界的年輕葡國藝術家等。這種從下而上的想法,是不是也可以成為香港對抗商業模式和死板機制的參考?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