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
    • 简体
訂閱支持
  • 會員中心
  • 繁體
    • 简体
  • 深度
    • 日報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系列
    • 欄目
    • 互動頁面
  • 多元
    • 國際
    • 大陸
    • 台灣
    • 香港
  • 社群
    • 訂閱支持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最新
  • 地域
    • 國際
    • 大陸
    • 香港
    • 台灣
  • 速遞
  • 專題
  • 評論
  • 播客
  • 活動

生物多樣性

西非,過度捕撈的重災區

西非,對多數亞洲民眾而言,是陌生而遙遠的大地。但如果你是喜愛吃平價海鮮的饕客,你一定吃過來自西非的海鮮。平價燒烤店的烤魚、網路上販售的明蝦、大阪的章魚小丸子...這些海鮮食材,西非都有。但是,曾經豐饒的海域,如今卻也成為過度捕撈的重災區。

到底誰吃光了西非海洋?中國、歐盟與列強爭霸

「你說那鯊魚吧,就抓到了能怎麼樣呢?已經死了啊,難道要放回去嗎?放船上也不行?排汙,在海上怎麼能一點都不排汙呢?」剛收了三張罰單的中國船長石進一邊說,一邊把手上的塑膠袋揉成球,扔進西非海裏。

比紹沒有秋天:大連男兒人在西非

為了萬元月薪,他們遠赴重洋,成了西非海上10萬中國漁工城的一份子。兩年回一次家,用微信找姑娘慰藉,甚至最終,埋骨於這「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

在塞內加爾的「東京酒家」,看「兩個中國」的非洲競爭史

餐廳開業時,塞內加爾的邦交國是台灣。二十年過去,邦交國「換成」中國,餐遠赴他鄉的河南人和大連人,卻時不時打起架來。
  • 1
  • 2
  • 3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訂閱新聞信
  • 參與活動
  • 帳戶管理
  • 常見問題
  • App 下載
訂閱支持
  • © 2025 Initium Media
  • 隱私政策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