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火與怒》:政治八卦 道出特朗普對華「變臉」原委 如果說對特朗普智力和精神狀態的質疑還流於口舌之爭,那麼該書真正最具殺傷力的,是確認了坊間傳言已久的白宮激烈內鬥——雖然僅来自班農派的視角。特朗普對華態度變化前後的鷹鴿角力,也從中可見端倪。
歐洲第一座自由清真寺,會成為伊斯蘭宗教改革的希望嗎? 我一心想找清真寺,出現在眼前的卻是一座典型新教教堂:紅磚、哥特式尖塔、高高的鐘樓......走到教堂側翼,才看到一個小小的金屬門牌,用規整的字體印着清真寺的名字,看起來像個低調的辦公機構。我按下門鈴按鈕,就這樣開始了對這家清真寺的第一次拜訪,也得以觸及柏林「多元」觀念下的希望與不安。
資源換基建:在剛果金的工地,看懂「中國模式」 一邊是被「擠出去」的中國國企,一邊是百廢待興的非洲大國,用礦產、石油等自然資源換取低息貸款建設基礎設施,在這場被譽為「雙贏」的中國模式裏,誰贏了,贏了多少,誰又失去了什麼?
要中國,還是印度?尼泊爾選舉結果牽動南亞局勢 2017年底的尼泊爾大選,由新左派聯盟勝出。這或許將使這喜瑪拉雅山間的小國離印度遠一些、靠中國近一些,事實上,自2015年以來,不少尼泊爾選民便對印度抱持疑問...
專訪:獨立之後去哪裏,歐洲一體化與地區分離主義的悖論 歐洲各地的獨立運動,往往把成立獨立主權國家、加入歐盟作為終極目標。但歐盟的合法性恰恰來源於既有的成員國,所以並不會介入獨立運動。歐盟試圖通過一體化消除邊界線,獨立運動卻以新建國境為目標。獨立是終點還是起點,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