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評論|
潘小濤:曾蔭權案是敲山震虎?
評論李嘉誠、炒掉鄧國威,再起訴在公務員系統工作三十多年、官至特首的曾蔭權,都是敲山震虎,旨在令兩股力量臣服及合作。
現場:廉政公署正式起訴前特首曾蔭權
經過三年調查,前特首曾蔭權終被廉署正式起訴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兩天後將71歲生日的曾蔭權 ,據悉今早到北...
港珠澳大橋調查:三城殊途 同歸一橋?
耗資過千億、料花費8年時間——港珠澳大橋試圖連接起兩個特區和一個內地城市,但三地反應不一,建橋一波三折。這巨型基建工程落成以後,三地是融合還是扭合?
夾縫中的陳健民
陳健民夾在保守與改革之間,左派與群眾之間,群眾與學生之間⋯⋯夾縫無數,他退一步進兩步,始終燈還在
中環保育,活化與商業化的迷思
活化中環街市是「保育中環」8個項目之一,這些舊建築逃過清拆命運,但保育活化應否引入商業元素、一直是社會迷思。
在港陸生,無處投遞的熱愛
運動裏凸顯的中港對立突然敲醒了他,他從未執著過的「大陸人」身份好像從皮膚底下跳了出來一般,將他標記為「異類」。
Jim Rogers:中國債務愈來愈高,我愈來愈怕
曾在09年被視為推動全球經濟的中國,現已負債纍纍,Jim Rogers預言「中國債務將出現問題」。
黃宇軒,守護記憶的人
新出爐的城市研究博士完整保存三個佔領區逾千藝術作品和海報,並安排在雨傘週年展出;那麼最能代表自己回憶的一件呢?他搖搖頭:「已經丟了。」
評論|
李敏剛:意志的博弈
不少人覺得,非暴力公民抗命作為抗爭策略,已經證明無效。我卻以為不必這麼快就下這個結論。
兩張圖表帶你看清港大事件
究竟港大副校長需要什麼素質?沒有博士學位是否意味着力有不逮?在香港大專學界,是否絕無此例?我們用兩張圖帶你透視箇中真相。
評論|
邵家臻:在陰溝裏仰望星空──關於社區公民約章
撐傘之後,香港該往何處去,真是個大哉問。
戴耀廷,書生論政不回頭
「大台」與「群眾」,其實由頭至尾,這才是戴耀廷最想要討論的主題,而不是「佔領中環」。
1
...
199
200
201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