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忽然狂熱過後,香港足球「勁揪」了嗎?
中港大戰後,「本地波」又沉寂下來了。有人看不起本地足球,覺得不吸引;但對不少人來說,它其實是回憶,是夢想,是生命。
活在酷熱香港,我們還能擺脫「越用越熱」的冷氣嗎?
10月香港氣溫仍高企30度,沒有冷氣,我們還能活下去嗎?當高樓擋路,涼風不在,城市人又如何逃出「冷氣困局」?
黃之鋒:我在泰國收押所與世隔絕的12小時
我質問警察海關是否漠視了程序公義等基本原則,他們淡然說了一句話:「你知道這裡是泰國,情況是跟中國一樣,跟香港是不同的」。
黃之鋒記者會全記錄:北京干預原來已經遠至東南亞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在曼谷機場被拘留10小時,他引述泰國官員說:「這裏是泰國,與中國一樣,不是香港。」
評論|
蘇鑰機:大學生眼中的政黨和傳媒是怎樣的?
青年、政治和媒體的前景和互動,有各樣的可能性。它們的發展變化牽繫著香港社會的福祉,值得大家關注和追蹤。
協助斯諾登的律師說,他認知的香港早變了,但「勿小看自己」
三位在香港幫助斯諾登隱藏的人權律師向端傳媒回憶當時。
評論|
鄭司律:在跟進個案以外,超越被動的務實政治
若果單以做個案作為標榜,我們不禁要問,立法會議員的使命是否不僅如此,若果可以,是否應超越處理問題糾紛的層次?
評論|
吳靄儀:世代更替──香港民主的新路向
雨傘運動顯示政黨本身也能變成不民主的權力──至少公眾有這樣的觀感。
評論|
朱江瑋:雨傘之後,如何走出社區組織的憂鬱
雨傘運動後提出的傘落社區深耕細作,經歷兩次選舉洗禮後,卻讓過往一直默默耕耘的社區組織陷入憂鬱當中。
評論|
鄭煒:傘運兩載,燎原的本土思潮與韌性的對港策略
近來有些空前的現象,指涉中央對港策略的更迭。
評論|
戴耀廷:「雨傘」效果仍在發酵,更大影響還在後頭
從最近的發展,我們已看到兩年來「雨傘」的影響,實是無遠弗屆。
評論|
陳健民:傘後新氣象──走出無力感的廢墟
佔領結束時,香港一片愁雲慘淡。兩年後的新氣象,最少反映雨傘新生代在經歷創傷以後,抹過臉上的灰燼,逐步走出無力感的廢墟。
1
...
161
162
163
...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