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
控方調查未結仍提告、通宵聽審被告不適送院,你如何看這埸「228大檢控」?
有律師指出調查未成熟但要提告且不讓被告保釋,是對港人自由人權很大的衝擊,你如何看?
-
227大團結:抵制肖戰行動一年過去,牆內的同人文化創作環境有變得更好了嗎?
從對創作自由的呼喊,到反對飯圈亂象與資本下場的疾呼,事件造成的撕裂是否已經無法癒合?
-
中國稱因檢出介殼蟲暫停台灣進口菠蘿,是健康考量還是外界說的「以商圍政」?
有論者指出大陸相關做法是慣用的「以商圍政」,過往還有哪些例子?此舉將會如何影響兩岸的經貿關係?
-
中大否認候任學生會「朔夜」資格,要求其註冊為獨立社團或公司,你如何看?
有論者指出,經民選產生的成員,不容校方行政打壓無理干預;這次校方取消候任內閣資格,是否有違學生結社及表達自由?
-
搶救大潭藻礁:台灣環團發起連署反對天然氣接收站興建,開發與保育如何平衡?
平均10年才能長1公分、外表像珊瑚礁一樣的藻礁,到底何以珍貴?
-
南韓選手被揭欺凌同學遭除名,外界關注體壇欺凌文化,你如何看棒下出高徒?
南韓有調查反映,學生運動員接納了受暴力對待是訓練必須的部分,這種價值觀是如何產生?
-
貴州茅台總工程師入圍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質疑「釀酒也能做院士」,你如何看?
王莉曾與她的團隊研發鑑定真假茅台等新技術,你認為她的貢獻足以入圍院士嗎?
-
Facebook 禁止澳洲用戶查看新聞,抗議政府通過強制新聞付費法案,你如何看?
有聲音認為,社群媒體協助新聞業發展,但亦有人認為其剝削了新聞業的勞動成果,你如何看?
-
港府放寬晚市堂食,惟食客須掃描「安心出行」APP或登記信息,你會如何選擇?
有市民不信任政府,擔憂「安心出行」可能導致隱私洩露與個人信息被監控,你如何看?
-
「就地過年」與邊境隔離政策下,這個農曆新年你將如何過?
過去一年與家人分隔異地的你,這一年能與團聚了嗎?
-
首宗《國安法》審訊不設陪審團,對香港司法制度帶來什麼影響?
陪審團制度原為避免政權一權獨大、為法治重要指標,此例一破後審訊的公正會受到影響嗎?
-
小端網絡觀察:愛情童話到家暴地獄,前記者金瑜的故事為何引發網友批判?
為了世外桃源的愛情理想放棄事業遠嫁藏區,你認同馬金瑜這種愛情觀嗎?
-
中國大陸禁用膠飲管,新令會成功減塑還是適得其反?
你有用過紙飲管或其他可分解的飲管嗎?用後感如何?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
「人人影視字幕組」涉嫌侵權遭查封,網民大呼開放海外影視平台,你如何看?
人人影視近年以廣告及會員制度收費,營運方式被指走向商業化而觸及到紅線,你同意嗎?
-
台灣藝人鄭家純揭性騷擾掀熱議,你如何看這場 #metoo 風波?
為何在亞洲性平路上擔當資優生的台灣,仍然出現各種厭女惡言?
-
語音聊天社交軟件 Clubhouse 爆紅,「你也有邀請碼嗎?」
加入需要邀請碼、只聚焦聲音的聊天平台除了神祕感以外,會產生更高質量的交流嗎?
-
助養兒童照片重複引發捐助者質疑,你對國際救援組織的信心會否因此動搖?
作為捐助者,我們能從何途徑監督捐款運用得宜?確保受助人群得到真正幫助?
-
港府稱為打擊罪案擬推電話卡實名制,你如何看?
各種強制收集個人資料的政策屢現,保安、隱私、監控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
B站up主墨茶之死,網友為何先懷念後痛罵,媒體拼命打假?
一個普通的B站up主玩遊戲、救小貓,他的死為何被網友先懷念後痛罵?
-
大衛迎戰歌利亞?GameStop 遭對沖基金沽空,散戶聯手購入反擊,你如何看?
以 Robinhood 為首的多間網絡交易平台,突然限制投資者在 GMA 等交易,被斥「市場操控」,你如何看?
-
香港突襲式封區,區域性的強制檢疫能夠有效控制疫情嗎?你如何看?
有區議員指出,分區強制檢疫有機會導致「妖魔化」該地區、歧視少數族裔等問題,你怎麼看?
-
台灣學測作文考題:「如果你有一座新冰箱」,你會___?
「當你打開冰箱,通常想尋找甚麼?又看見甚麼?假如有一座屬於你的新冰箱,你會有怎樣的想像?」
-
《天竺鼠車車》意外地獲得成年人喜愛,你也被治癒了嗎?
《天竺鼠車車》意外引起成年人的關注,你認為這部動畫的吸引之處在哪?
-
轉型免費入場、設施逐項收費,不再是主題樂園的香港海洋公園能否重生?
同是香港主題樂園,為何迪士尼樂園仍舊吸引不少人入場,但海洋公園卻頻頻收益受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