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2018
金馬獎「政治化」是偶然嗎?看看奧斯卡怎樣做
阿瑟·米勒的寓意就是:在高溫考驗中一個人能不能堅守立場、抗拒熔解,完全就看個人品德……
來端必看評論區:「金馬」風波中我們在爭論什麼?
「一邊對於政治話題避之唯恐不及,卻又不得不做集體表態的尷尬扭捏。另一邊,導演多年社會運動的積極參與和對話所集結出個人身份認同的公開宣示,卻意外點燃兩岸最敏感的統獨之爭。」
張碩文:中國人不談政治,金馬獎不談審美
想不到,老生常談的「不談政治」,至今依然是這一類事件的爭論核心。
賈選凝:一個金馬,各自表述,電影可以超越語言嗎?
如果說金馬獎在大陸是因為藝術和美學的價值而顯得格外「純粹」,那麼它在台灣卻是因著包容與尊重的力量得以源遠流長。
華文圈裡,可有一張平靜的導演椅?
頒獎給某些電影,會不會開罪某個政權這種問題,古已有之,於今為烈,「為烈」的原因是言論尺度大幅收緊,而不是電影創作這件事情的本質有了什麼變化。
太陽花紀錄片金馬獲獎感言引爆爭議,微博現明星表態潮:「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最佳紀錄片」,導演致詞遭中國大陸網絡封鎖,頒獎禮上其他導演和演員對兩岸關係的描述,同樣引發爭議,一眾明星在微博上紛紛表態,「#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關鍵詞迅速被頂上微博熱搜。
中國導演在金馬:世代之爭還是與自己的搏鬥?
本屆最佳導演的致勝關鍵是什麼?一個創作者在技術提昇和格局擴張之後,如何克服瓶頸、跳脫框架、推陳出新⋯⋯
中國電影在金馬:《影》和《我不是藥神》入圍的指標性意義?
金馬獎即便評選方式與奧斯卡截然不同,卻面臨了同樣的拉扯——原創生猛的獨立精神與技術成熟的主流創作之間的拉扯。
陳果專訪:不用刻意解讀,就當《三夫》是有社會意識的 AV
被訪者要麼會大說特說政治見解,更多是避而不談,陳果有時是前者,有時是後者。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用台灣電影業的頂尖團隊講一個「中國夢」
雖是合拍片,但集結台灣電影頂尖人物的該片可算是「反攻大陸」的成功影片?北漂青年的情節,又令人想起講述後六四時代的《動詞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