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屆金馬獎即將在台北時間11月17日晚揭曉,我先前已在〈中國電影在金馬:《影》和《我不是藥神》入圍的指標性意義?〉一文中,試圖分析本屆金馬獎的中國電影現象及產業技術和獨立精神的拉扯;而今次將從創作角度,針對幾位已有明確作者特色的導演進行討論。
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的五部電影,由於《大象席地而坐》、《我不是藥神》、《誰先愛上他的》皆為首部作品,所以胡波、文牧野、徐譽庭和許智彥入圍的是新導演項目,也因此在最佳導演項目上空出了三個席次。換句話說,《影》的張藝謀和《地球最後的夜晚》的畢贛所要面對的敵手,將是《撞死了一隻羊》的萬瑪才旦、《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婁燁,和《邪不壓正》的姜文,而後兩位則是金馬獎紀錄保持人。
張藝謀、姜文、婁燁、萬瑪才旦和畢贛,本屆金馬獎最佳導演項目入圍的五席名額,罕見地全由中國導演拿下;由於台灣和香港導演提前出局,有人戲稱此項目根本是中國導演的世代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