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圈裡,可有一張平靜的導演椅?

頒獎給某些電影,會不會開罪某個政權這種問題,古已有之,於今為烈,「為烈」的原因是言論尺度大幅收緊,而不是電影創作這件事情的本質有了什麼變化。
這一屆金馬獎舞台上政治話題發爐,爭議一時間炸開了鍋。
金馬2018 台灣 影視

星期六晚上,特別留下了編輯部和社媒的同事盯住金馬獎,配合著已經、或準備好發表的專題,加上即時報導,自以為安排得很妥當,可以順順利利完成2018年、第55屆金馬獎的報導。

沒料到的是,這一屆金馬獎舞台上政治話題發爐,爭議一時間炸開了鍋。風波之後,一種評論意見是高呼:「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但首先,對《 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還口誦心維的人,大概不會有什麼呼籲「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的正當立場。其次,對於真誠擁護自由創作,但希望「金馬這個電影人大家庭」不要遭「政治汙染」的評論者,仍然有一些觀念可能落進誤區。


首先,金馬獎從來就不是「政治止步」的無菌室,任何人都不可能期待電影不涉及政治題材。早年「反攻復國」那一段就不談了,即使到了1990年代,台灣新電影浪潮興起,金馬獎評選標準日趨專業嚴謹時,牽涉敏感政治、歷史議題的電影入圍獲獎,仍然是常態。

一個好例子是1998年,第35屆金馬獎的《天浴》,當年獲得十一項提名,拿下包括最佳劇情片、導演和男女主角共七項大獎,16歲的李小璐一舉成名。但這部改編自嚴歌苓小說的電影,內容描述一位文革時期下鄉插隊少女的種種暗黑遭遇。這部片當時在大陸就禁演,今天也不可能開放。如果把當年的情境平行挪移到今天,可以想像會引起多大的風暴,但當年似乎也沒有太多「政治汙染電影」的批判。

如果覺得1998年太遠,近一點的例子是2013年、第50屆金馬獎,賈樟柯導演的作品《天註定》,六項提名兩項獲獎。這部改編自大陸社會案件的電影遭遇坎坷,後來連是不是被禁演都沒個明確答案。同樣曝露中國大陸社會黑暗而沒能上映的電影,《盲井》在2003年、第40屆拿下最佳改編劇本。


2001年,第38屆10項入圍4項大獎的《藍宇》,則是踩到另一個禁忌:同性戀。而2012年,第49屆的《神探亨特張》、《浮城謎事》;48屆《鋼的琴》裡頭一部分內容,擺到今天能不能上映,甚至有沒有資本願意投這樣的劇本,恐怕都是問題。

所以,電影是不是被政治「汙染」了?這個問題,恐怕要擺在上頭的背景裡才能看得更清楚。導演鏡頭下演繹的故事,就是有可能和執政者形成緊張關係,批判和對抗是天然存在的。所以,頒獎給某些電影,會不會開罪某個政權這種問題,古已有之,於今為烈,「為烈」的原因是言論尺度大幅收緊,而不是電影創作這件事情的本質有了什麼變化。要問華文圈裡這張平靜的導演椅為什麼被掀翻,下手的絕對不會是電影人自己。

從這裡回到周六金馬獎的舞台上,可以看到有些欠缺脈絡的發言:例如張藝謀「中國電影的希望」是不是吃豆腐?徐崢是不是被傅榆逼(或者嚇)得發言自保?乃至於《大象席地而坐》頒獎最後,突兀地跳出來的那位策展人狗尾續貂、渾不可解的「電影是可以超越語言,它可以讓語言變得統一。」

說這些話究竟是出於什麼動機?話的真意是什麼?公眾恐怕永遠都得不到答案。但自由之可貴,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要從容地效忠表態「兩岸一家親」,也可以狡獪或笨拙地加台詞自保。當然還有傅榆的直白和婁燁的雖千萬人吾往矣。能夠共容這一切的,只會在台灣金馬獎的舞台上了。

截稿後消息是,除了婁燁以外,大陸代表團員集體缺席慶功晚宴。但它代表什麼意思?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目前沒人能預判。但電影和政治永恆的緊張關係不可能改變,此情此景讓人忍不住想到201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因為將最佳影片頒給電影《十年》而引發的風暴。董事局主席爾冬陞在打開信封,宣布《十年》得獎前一刻引用的那句話,如今值得再品味一次,並且送給同樣是主席的李安導演:

「我們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讀者評論 2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好像小编说的《天浴》等是政治下的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政治本身不是直接关系

  2. 我认为此次金马的“政治”风暴,在现今中国内地意识形态和两岸关系敏感期的双重影响下,很难用电影与政治的关系的简单衡量来对事件进行评判。所以,我认为这篇文章也就只是探讨了华语电影能否包容电影题材涉及政治这一问题而已。

  3. 是非都可以模糊,對別人亂加道德責任,對自己甘於成為權力附庸毫無愧色,誰說沒人有錯?

  4. 悲剧就是善的冲突,沒有人觉得自己错,但事情本身坏了,而且没人需要为此负责,假如那只小金马会说话,不知道它会怎样说?

  5. 「為烈」的原因是言論尺度大幅收緊,而不是電影創作這件事情的本質有了什麼變化。
    有趣的觀點

  6. 婁有去沒去除了影響中方的意識型態隊型,別無意義。更大的邪惡不在乎,卻爭拗這種事,荒謬之極。

  7. 就事論事哦,事實是吵這個就是羅生門。
    三立那張圖誠然是拿之前圖P的。
    但是傳出消息的其他家媒體包括香港蘋果可不是看圖那張圖才說故事。
    類似報導
    [不過今年以《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入圍最佳導演的婁燁及妻子馬英力昨晚仍出席。
    據馬的友人表示,婁燁和馬英力到場後才發現氣氛有點不對,回中國後更承受不小壓力。但馬英力稱沒收到相關通知,純粹以入圍者身分出席盛會]
    甚至沒有放上那張圖,而且說消息轉述。
    但問題是你也沒辦法證明婁沒去。
    這種事,除非他自己發聲明澄清自己就是沒去,問題是風浪頭,他幹嘛多添事端。
    有去沒去當事人自己最清楚。
    這邊喊著報導這件事就是何居心
    反而不知道在做什麼。
    怕婁又被封殺?

  8. 這件事起得太蠻橫,讓人心生反感。

  9. 頒獎禮為電影存在,電影為表達存在。最不適合的是限制表達這件事在電影頒獎禮發生。而尊重台灣作為獨立個體及中方的「一點都不能少」甚至不是一國內的政治立場的分別,這個類不恰當。

  10. 如果是你去参加一个颁奖典礼,因为某些原因,得奖的人都没去,你一个没得奖的会去参加吗?
    好強的證據。我無補充。

  11. 补充一点,请就事论事,我并没有针对任何政治立场发表看法,你们的政治态度不会因为我的一两句话而改变,我也不会因为你们怼我一两句就改变我的想法,所以跟你们的讨论也仅限于媒体造谣这件事上。

  12. 政治和艺术不可剥离,但不支持在在这样一个平台给某个政治立场站台,不管是“台独”还是“一个中国”,就好比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明星给自己支持的党派拉票一样,大家可以选择这样做,但显然不合适。不管自己支持什么政治立场,都要选择合适的场合发声,拿奖后可以去各种节目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拿了艺术类的奖给政治站台,显然是不合适的。

  13. 如果是你去参加一个颁奖典礼,因为某些原因,得奖的人都没去,你一个没得奖的会去参加吗??
    另外我看到的三立新闻放出来的所谓娄烨参加晚宴的现场图是他参加的入围的图被截去了title。如果他真的去了,请把现场图发出来而不要拿之前的图ps之后发出来,原图我是有的,你要是想看,你看有什么途径我可以发给你。
    至于说他之前被泼脏水那件事我是不知道的,如果我知道我也还是会说,大陆媒体针对这件事上有失职业道德。
    最后,针对这件事我可能是代入了个人情绪,言辞激烈了。但是还是那句话,说他参加了晚宴的,请拿出他参加的现场图,谢谢。

  14. 順帶一提,那麼為婁燁著想,當初頤和園時他被封殺時。
    怎麼不出來嗆你們政府,憑什麼拍攝有些題材就要被封殺。
    怎麼不出來對那些國內,只是聽聞他出席就要封殺圍剿的國內人士嗆。
    只敢對國外媒體說,是何居心。
    怎麼不檢討自己國內病態的氛圍,動不動抓人來批鬥。
    美其名愛國,中國一點不能少,就只是流氓欺負自己國民罷了

  15. 认可政治和艺术不可能完全分开,但把"两岸一家亲"简单等同于效忠和被洗脑,在我看来也挺像是另一种傲慢的政治正确。两岸之间的问题并不一定全都是意识形态造成的,隔阂倒是肯定的了。

  16. 當所有媒體都說他出席惜別宴,你說沒有,你的新聞來源是什麼?你有責任先提出證據。你既無證據卻又實牙實齒一上來就編派「編造新聞」的罪名,這不像在「疑問」哦!是哪家新聞告訴你島內編造他參加惜別宴的?我只是一個普通讀者。我也是疑問而已。

  17. 真好笑,台灣 香港媒體都說有出席。
    中國媒體說沒有。
    就說其他媒體是何居心。
    怎麼不是中國媒體沒查證呢?

  18. 我只是在疑问,你们发新闻通稿都不确认内容的吗?娄烨根本没有去参加晚宴,岛内媒体说他去参加了晚宴,用意何在呢?如果是引起大家对他口诛笔伐,那这个用意真的是令人发指。如果只是没确认新闻就发出来,我觉得这是很没有职业道德的表现。我刚刚已经说的很清楚,你是哪里没看懂然后觉得恶心了?如果你是真的在问我,我现在给你解答了,如果你只是自己没看懂然后故意说恶心,那我只能说,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能有一个。

  19. 就是因為不敢去發表那怕是內心之言,唯恐得罪那頭大象,於是這裡部份人連留個言也要轉彎抹角地說不應引入"政治", 而忘記了獲獎的正正就是一部社會運動紀錄片,認真地感可悲。如果禁忌開始被引入那怕是全無謾罵字眼的幾句話,下一步就會是審查入圍資格,從此就不再有創作自由。

  20. 樓下把話說清楚,不然會噁心到我。你到底想說什麼?

  21. 不提其他,新闻造假这个行为真的是恶心到我了。如果仅仅是一个不明真相的民众随意说了一句“娄烨去参加了酒会”,可以理解为他是人云亦云不明情况的时候胡说八道。但是作为一个媒体人,你们编造这么不负责任的假新闻,不会觉得有失职业道德,内心不安吗?

  22. 十年得奖前是不是应该加书名号《十年》得奖前…

    1. 的確該加,謝謝您提醒,補上了。

  23. 这个文章的作者就是一个SB

  24. 我真的不明白一位獲獎的導演為何不能在得獎感言時提及政治立場,尤其是她的紀錄片與立場息息相關。
    金馬立基於擁有言論自由的台灣,
    於是對國民黨有負面評論的抗日大片可以入圍,社會運動紀錄片也可以入圍,
    一切奠基於沒有審查、任影人發揮。
    而在這個基礎下卻又要求發言需要審查?
    如果今天中國可以因此事影響典禮必須審查參與者發言,
    那明天就可以繼續要求審查得獎電影,
    再來審查入圍影片、報名資格,
    接著一個辦在台灣的金雞百花獎就誕生了。

  25. 「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在台灣聽起來一點都不突兀,並不是因為統獨意識形態,而是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值得令人跳腳的議題,真正讓這句話顯得突兀的是中國影人後續刺蝟般的反應,否則這件事在媒體上也就是一筆帶過,政治表態而已嘛,究竟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倘若今天是中國影人發表了關於統一的言論,台灣的反應肯定多半是上門踢館之類的,而不是不尊重金馬。政治表態而已嘛,只要不是拉布條、舉標語之類不登大雅之堂的行徑,你表你的、我說我的,了不起我罵幾句你中國人侵門踏戶,但也不至於上升到不尊重金馬。
    話說回來,如果在金馬上,這般和顏悅色、態度平和的政治表態都被視為不尊重金馬,那麼如此膚淺、如此不寬容的金馬,說真的不要也罷,反正是華人電影的大家庭,就讓華人最多的地方辦去吧。
    中國人啊,看到中國台灣間精神層面巨大的鴻溝了嗎?歡迎到台灣來表態,我會罵你不識相、不長眼,但你的發言不是禁忌。

  26. 在这里回应“一个金马各自表述”的文章,台湾朋友将文章发给我看,读罢不吐不快。
    实在不能苟同这篇文章。对于纪录片导演的阐述轻描淡写,但却用大量篇幅评论大陆影人的回击。写作上缺乏平衡的给大陆影人挂上尴尬、突兀的形容词。敢问是谁引发的尴尬,谁来的了全场最惊人的突兀呢?作者选择了避重就轻。而捆绑着《大象》来体现金马的精神的写法,让人着实感觉《大象》又被消费了一把,令人心寒。金马的包容不仅仅体现在接纳各种风格类型的影片,也体现在它连接着两岸三地影人影迷的心,李安说的好,金马是华语电影的大家庭。而一位导演只为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扇了组委会一个大大的耳光,让辛苦筹备的李安和工作人员的付出付诸流水——光线不再照射在创作者和作品上,本该用镜头语言展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却用高调且伤害主办方的形式呈现。大家关心的重点不再是承载电影人心血的优秀电影,这一刻媒体的导向与受众的自觉变成了只想为了政治吵架。倘若艺术和政治必须捆绑的结果是这样,不如每一位影人都上台一表政见。纪录片导演这样的行为,不尊重电影人,更不尊重金马,不尊重大陆,更不尊重台湾。

  27. 最反共的大陆民众,在两岸问题上也不一定与中共有很大分歧。正如最反川普的美国民众,在遏制中国立场上也可以与川普站在同一阵线。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与基于地缘政治的国族利益是两个盼然分离的问题。
    台湾自比不沉航母,扼守于中国东南门户,军事意义之重要。两岸分离,甚至台湾独立的情景之下。奢谈英美模式,不过是无知者的天真。
    在这一语境之下,重新审视诸位的表态,真的只有效忠与政治正确?

  28. 被壓迫者,本應與被霸凌者站在一起反抗⋯⋯但被壓迫者卻集體變異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仿若宿命,那拿著毛語錄的恐怖年代本已遠去,如今捲土重來,如殭屍般夾雜著憤恨的,扭曲的,痴狂的各種複雜情緒,痴癲地向不願屈服的人砸去手中的武器,好讓他們悔悟清醒⋯⋯又是風雨欲來的前夕,歷史在重複,是誰忘了自己也受壓迫卻不願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