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聽聽」關錦鵬:流行歌曲埋在電影裏的政治暗碼

回顧自1980年代開始,影視中的香港流行歌曲或顯或隱藏有政治信息,表面靡靡之音的流行曲,其實對政治敏感度從來不缺⋯⋯

  《地下情》(1986)電影劇照。

《地下情》(1986)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羅展鳳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4-03

#香港國際電影節#關錦鵬#香港流行樂#香港電影

編按: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於剛於4月1日開幕,至12日結束。這次國際電影節首度以實體與網上混合模式舉行,為人矚目的焦點影人是香港導演關錦鵬。我們特刊出此文,由專研電影與音樂的學者、作家羅展鳳,帶我們遊歷關錦鵬電影中的音樂地景。

1980年代中開始其別樹一格的導演生涯,關錦鵬以電影《地下情》(1986)一鳴驚人,其電影遊走於商業與藝術之間。和同期主流電影一樣,關錦鵬的作品多有一首主題曲,但論有趣程度,卻不及他為電影角色設計、讓他/她們開口唱的歌。這些歌曲容易入耳,且不少早已流行,但卻能夠解放角色人物的內心世界,編織如理論大師巴赫金(Mikhaïl Bakhtine)所說的「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語境,電影中的人物透過歌曲進行對話交流,每首歌曲不乏編曲、所用語言及語氣演繹,對應電影中社會語境與人物個體聲音,通過排斥、融合、撞擊或形塑等互動,產生迥異不同的解說,給觀眾留下深刻反思空間,甚至表達更深層的「後殖民境況」。

大時代歷史政治的塵網裏,總是不見容於異見聲音,兩重聲音,充斥矛盾。1980年代開始,影視媒體中的香港流行歌曲被視為或顯或隱地藏有「政治訊息」。

台式文藝哀愁與港式恣情放縱

最明顯不過的,是《人在紐約》(1990)。電影裏,後八九焦慮觸發移民潮,來自中國(斯琴高娃)、台灣(張艾嘉)及香港(張曼玉)的三地女子,同在寒夜的紐約街頭,醉酒後分別以《踏浪》、《綠島小夜曲》、《祝福》——即陪伴各人成長的流行曲(主觀語境,非主旋律「愛國歌曲」)——表達思鄉情懷,越唱越是亢奮,歌聲更是響亮。三人來自大中華,有著不同文化身份認同,沸騰的歌聲讓寂寞女子們相互取暖。調性不一的旋律與語言裏,儘管撞擊,多聲道中有著嘗試磨合,混雜善意暖熱,唱著跳著,是三人在電影中最開懷自在的畫面,喧鬧中完成了兩岸三地的大合唱,求同中不忘存異。

「眾聲喧嘩」還加入了作者導演關錦鵬的聲音——借作曲家張弘毅的「畫外音」以重管弦沉重姿態出場,劃破三人「畫內音」的引吭歌聲。「畫外音」(客觀語境)主導了聲軌,寓意「紐約」(美國)這城市才是令人建立遙遠距離的「原兇」,三名華人女性的歌聲被逐漸消音,連隨背影被黑夜吞噬,主體/邊緣位置清晰可見,餘音一如電影單色調冷漠鬱抑。

《地下情》(1986)裏,來自台灣的歌女趙淑玲(蔡琴)離鄉別井,決心來香港闖出名堂。電影開場沒多久,趙與台灣友人廖玉屏(金燕玲)從互望到對鏡清唱《恰似你的溫柔》,溫柔欠奉,換來是誇張無聊的放大喉頭,拍子掉了,充滿荒唐味道。另一場,見趙淑玲以歌女身份,在酒吧唱著《過盡千帆》,眉宇間盡是寂寞失落,廖玉屏向香港友人說,趙淑玲不高興總會唱國語歌(思鄉?)。電影中,有關趙淑玲的具體背景不多,開場才30分鐘,她就浴血家中。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