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2025年2月14日,美國副總統 JD·萬斯(范斯)在2025年度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了極具爭議性的演講。
與傳統上該會議關注的國際安全議題不同,萬斯嚴厲抨擊歐洲背離了與美國共享的「共同價值觀」,他認為歐洲最大的安全威脅並非俄羅斯或中國,而是「來自內部」。他批評歐洲各國對「仇恨言論」和民粹主義政黨的限制違反了言論自由,並攻擊了歐洲對移民的開放政策。
就在同時,美國宣佈繞開歐洲,單獨與俄羅斯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和平會談,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在2月16日緊急召集歐洲領導人舉行危機峰會,討論未來局勢。
萬斯指斥:歐洲精英「壓制自由」
萬斯在講話中出人意料地將矛頭對準歐洲內部。他聲稱歐洲正逐漸拋棄與美國共有的「核心價值觀」,指責歐洲精英利用司法體系「維護自身統治」,「侵蝕民眾言論自由」。
他舉例稱,前不久羅馬尼亞取消了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果。萬斯認為這是對民主選舉的不當干涉。不過,儘管羅馬尼亞政局迄今仍然處於混亂之中,但根據羅馬尼亞憲法法院公布的調查結果,情報機構證實俄羅斯對選舉存在重大干預行為,因此才取消了第一輪投票的結果。
萬斯同樣對歐洲多國提出了公民權方面的批評,尤其是對言論的限制。他諷刺說:「根深蒂固的舊利益集團藏在錯誤資訊(disinformation)和虛假資訊(misinformation)等醜陋的蘇聯時代詞彙背後」,以此打壓不同意見。
他舉例說,歐盟委員會計劃在社會動盪時關閉社交媒體以處理「仇恨性內容」,這限制了言論自由;德國警方針對反女權主義組織的執法行動屬於過度干預;瑞典對參與焚燒《古蘭經》的基督教活動人士定罪,這是對信仰自由的侵犯。他還特別提到了英格蘭和蘇格蘭保護墮胎診所的相關法律案例,認為這些都是英國在良心權利保障上的倒退。
萬斯在演講中還指歐洲應該和美國一樣意識到,大規模移民才是眼下「最緊迫的威脅」。
他指出,2021至2022年間,非歐盟國家進入歐盟的移民數量翻倍,且仍在持續上升。巧合的是,根據美聯社報道,2月13日慕尼黑市發生了一起襲擊案件,一名24歲的阿富汗難民駕車衝撞工會示威人群,已造成2人死亡,至少30多人受傷,而巴伐利亞警方經初步調查認為該案存在極端主義動機嫌疑。萬斯以該襲擊案為例,強調歐洲選民在選舉中已明確表態,不希望對未經審查的移民開放大門,更傾向支持承諾控制移民潮的領導人。
他還批評了歐洲政黨不與極右翼政黨結盟的「防火牆」政策違反民主原則,他聲稱:「民主建立在人民的聲音極為重要的神聖原則之上,沒有防火牆的空間。」
此外,萬斯多次提到美國,尤其是拜登政府限制言論,而未來特朗普政府將「捍衛民眾在公共場合表達觀點的權利」。同時,他也對慕尼黑安全會議禁止左右翼民粹主義政黨議員參與討論表示不滿。在會後,萬斯未按慣例與德國總理會面,而是與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聯合領導人兼總理候選人愛麗絲·魏德爾(Alice Weidel)會面。
美歐分歧嚴重,大西洋聯盟瀕臨破裂?
據 France24 報道,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Boris Pistorius)及總理朔爾茨(蕭茲)在之後的演講中均嚴詞反駁了萬斯的講話。
皮斯托里烏斯反駁說,德國另類選擇黨完全正常地進行競選,但「民主並不意味著喧囂的少數人自動就是正確的」,而且「民主必須能夠保護自己免受企圖摧毀它的極端分子的攻擊」。而朔爾茨則指出,「從納粹主義的經歷中,德國的民主黨派形成了一個共同的共識——那就是抵禦極右翼政黨的防火牆。」
挪威首相斯特勒(Jonas Gahr Støre)則反駁說,歐洲並沒有忽略移民問題,萬斯卻忽略了俄烏戰爭造成的難民危機。斯特勒指出,烏克蘭難民的顯著增長才是歐洲未經審查難民激增的主要原因。
此外,萬斯的演講呼應了特朗普政府要求歐洲在安全事務上承擔更多責任的立場,其對歐洲內部問題的指責,實際上也是在為美國調整對歐政策鋪墊。特朗普政府希望歐洲增加國防開支至 GDP 的 5%,認為歐洲長期依賴美國在安全方面的庇護,而現在正是歐洲為自身安全「買單」的時候。
這種觀點也引發了歐洲內部主流聲音的震撼。
法國《世界報》刊登評論稱「萬斯對歐洲發動意識形態戰爭」。英國《衛報》則評論指萬斯對歐洲民主的解讀嚴重扭曲,對歐洲曾遭受的法西斯主義創傷缺乏基本尊重,堪稱對歐洲民粹主義右翼勢力奪權的公開鼓動,暴露出歐洲多數人與特朗普政府之間存在巨大的價值觀鴻溝。
偏向保守黨的《旁觀者報》則刊登評論說,這一演講向歐洲釋放出二戰後共識瓦解、傳統規範被顛覆的強烈信號。
Politico 歐洲版則採訪了 14 名與會者,大多數人表示萬斯的演講在會議期間成為絕對焦點。眾多與會者對此感到震驚和憤怒,有德國官員稱其言論「瘋狂且令人擔憂」。不過,也有人指出,萬斯真正的受眾是「MAGA」群體以及歐洲本土的民粹主義團體,其演講或許會促使歐洲重新審視對美國的依賴關係。
「這是一個新的美國,很明顯,歐洲幾十年來已經習慣的舊美國已一去不復返了,」Politico 採訪的一位前美國高級外交官說。「這可能是真正喚醒歐洲的一個警鐘。」
美俄單獨進行會談,歐洲舉行緊急峰會
在萬斯講話前後,多名美國議員和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和俄羅斯官員未來幾天將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晤,尋求通過談判結束俄烏戰爭。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沃爾茨和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均將前往沙烏地,預期促成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三方會談。
不久後,特朗普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Joseph Keith Kellogg Jr.)於15日當天也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明確表示,歐洲領導人不會參與此次在沙烏地的談判,烏克蘭和俄羅斯乃談判主角,美國將充當調解人,雖然這不代表歐洲的利益不會被考慮。
然而,烏克蘭方面否決了這個意外提案。澤連斯基於15日否認將參與會談,並強調「沒有烏克蘭參與,就沒有關於烏克蘭的決定;沒有歐洲參與,就沒有關於歐洲的決定。」他還提到,他已經拒絕簽署美國要求獲得烏克蘭探明礦產後50%開採權的議案。
澤連斯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講話,稱美國向過去那樣支持歐洲的時代「已經結束」。他呼籲歐洲團結,建立一致的外交政策,並加快組建一支歐洲軍隊。
作為美俄單獨媾和的回應,法國總統馬克龍緊急召開了歐洲危機峰會。
據媒體報道,馬克龍計劃召集包括英國首相施紀賢(台譯:施凱爾)在內的歐洲領導人,於17日舉行緊急峰會,以回應美國將歐洲排除在俄烏和平談判之外所引發的憂慮。
施紀賢已證實將參會,並表示會將會議資訊帶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面。消息人士稱,馬克龍邀請的人員還包括北約秘書長呂特,以及德國、意大利、波蘭等國的領導人,此次峰會預計將圍繞美國排除歐洲參與俄烏和平談判的問題、歐洲在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的立場,以及如何通過北約或部分歐洲部隊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等重要議題展開。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