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隨着活躍於TikTok的外國用戶開始尋求新的平台。原以分享生活及購物取向的社群媒體「小紅書」上出現大規模的美國用戶,這些使用者被稱為「TikTok難民」。越來越多「難民」透過小紅書與中國網民交流,很多人稱為「中美民間建交」。小紅書更一度登上世界多個國家的下載榜首,突然成為了世界性的交流平台。
但長期在網絡上活躍的歐美右翼勢力也注意到小紅書,並將此平台當做新的機會。
比如,美國極右網紅 Nick Joseph Fuentes(NJF)就直接發帖,號召他的粉絲群體「Groypers」在小紅書上關注他。
Nick Fuentes 不僅是名網紅,還有自己的網絡節目「美國第一」,以及「美國第一政治行動會議」(AFPAC)。他公開支持一系列極端的觀點,包括反猶太主義、反疫苗、種族主義等。這樣極端的思想讓Fuentes在美國的右翼社會中擁有相當的影響力。他常用的套路就是當有人指責自己的發言太極端時,就說自己是在「諷刺」,給自己開脫。
Fuentes常年鼓吹大屠殺否認論和「大置換」(The Great Replacement)等陰謀論,認為美國白人正在被系統性滅絕,很快會被有色人種取代,並公開支持暴力行為,比如在2021年1月6日的國會山暴動前演講煽動。他的粉絲群體把「RKD4NJF」當作標簽,也就是「願意為了NJF強姦、殺人、去死」(Rape, Kill, and Die for Nick J Fuentes)的英文簡寫。
2017年的夏洛茨維爾事件之後,Fuentes活躍於美國右翼群體中。在2022年他和川普、Kanye West在海湖莊園共進晚餐後,他的聲勢達到頂峰。不過,由於他反猶、反黑、反女性的激烈立場,特朗普在2024年選戰中逐漸疏遠Fuentes,但他仍可被視為美國新生代右翼勢力的代表。這些極右份子善用網絡,並越來越不隱藏自己的觀點,不謀求所謂的「主流化」,以既直接又戲謔的方式傳播給受眾。
![](https://theinitium.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GettyImages-1236550486-copy-1.jpg?w=1024)
除了Fuentes,同樣入侵了小紅書的4chan右翼群體則使用了另一種掩藏手段,也就是「廢文」(shitposting),將關鍵的訊息藏在無意義的玩笑和垃圾話中。而這種手段的新形式,毫無疑問是所謂「Vrilmaxxing」。
大約從2023年開始,TikTok上開始出現#vril、#vrill、#agartha、#hyperborea、#saveeurope、#1488等標籤的短影片,圖片大多為一閃而過的圖片或影片素材,內含古典主義建築、歐洲自然風光、金發碧眼的健壯男性、納粹德國軍隊、新納粹標誌、地心文明等等,配上電子樂,往往還能看到「黑太陽」標誌。
這些影片素材看似無意義,卻帶有隱晦的納粹主義信息,並在這些平台上迅速流行開來。所謂的「Vril」是一種源自德國神秘主義運動的概念,二戰前的納粹分子曾經將其視為一種強大的生命力,並將這一理論與高等種族的概念結合起來。這些納粹陰謀論至今在某些極右圈子中仍然具有影響力,而這些視頻素材則成為這些思想傳播的一個重要管道。
2025年1月15日開始,這些右翼分子隨着歐美新用戶一同湧入小紅書,他們利用平台對於外網敏感詞的疏漏,開始公然使用白人至上主義的標籤,甚至是納粹人物的名字和納粹符號,這些內容快速擴散,並獲得了大量的關注。
由於中國牆內不熟悉外網敏感詞和極端勢力群體的行為邏輯,中國的網絡審查漏洞,讓Nick Fuentes等右翼網紅得以獲得成千上萬關注者。
![](https://theinitium.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GettyImages-2153633794-copy-1.jpg?w=1024)
甚至,伊斯蘭國(ISIS)分子也一度隨難民湧入小紅書。其宣傳影片以#dawlah和#dawla為標籤上傳,甚至配有中文字幕,卻一度未被小紅書屏蔽,以至於有歐美極右在伊斯蘭國的宣傳視頻評論區中,嘲笑中國審查漏洞百出,幾乎什麼東西都能發。
不僅如此,也有右翼分子開始裝作對「中國友好」的外國人,比如有groyper成員發布NJF讚揚中國城市建設的影片,獲得了一萬讚,還有人用納粹主義口號誇獎中國是「一個種族、一個國家,而且社會主義」所以能實現和平繁榮。
這些內容還獲得中國網絡右翼的響應,例如鼓吹漢族至上主義的「皇漢」、支持納粹主義的「黃納」等等。這些「牆內」右翼往往也熟悉外網右翼的meme文化,雙方很快就在同一套meme體系下開始交流,有些甚至在小紅書上建立群聊。
直到1月16日,小紅書上開始出現歐美用戶提醒中國人注意幾個敏感標籤,與此同時中國用戶也逐漸意識到網絡右翼的「入侵」,有些人採取的策略是污染右翼話題標籤,例如在#Vril話題中發布反法西斯內容,也有些人自發組成了舉報群體,聲稱要與「白右」進行對抗。
值得注意的是,同時間小紅書上的友好氛圍也開始退潮,出現了警惕歐美「網絡間諜」的提醒帖子,不少抵制極右的帖子會將兩件事放在一起,概括成外網有人專門進來搞亂、蓄意破壞中外交流。原先在歐美主流社交媒體平台中也算少見的Vril內容,一時間卻在很多小紅書的中文提醒帖中成為了外網種族主義的標誌。
1月19日,小紅書開始封禁右翼的主要標籤,同時也開始限制積極參與舉報和抵制右翼的帳號和貼文,並對積極舉報的群組禁言,事件熱度才逐漸下降。
中國國內龐大的原生右翼群體也在小紅書上出現了與歐美極右協作的勢頭,甚至有人喊出「極北之地應該接受皇漢」的口號。這一連串事件,顯示兩國的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已經開始接觸並互動,這樣的潛流很可能不會隨着帳號的封禁而斷聯。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