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裔﹑鐵票流失﹑經濟問題,哪個才是賀錦麗落敗的主因?

她每個地方都輸了一點點,但加起來卻無力回天。
2024年11月6日,華盛頓霍華德大學校園﹐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發表總統選舉敗選演講。攝:Kevin Lamarque/Reuters/達志影像
2024美國大選 國際 美國 選舉 政治

特朗普和拜登、賀錦麗截然不同,但四年前讓前者落敗的美國社會,其實和四年後讓他獲勝的那個並無根本差異。

選舉結果經常一翻兩瞪眼,但換黨執政未必代表選民內部真的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任何嚴肅的選舉分析和評論都不應該只是從選舉結果反推,便把事情說得非黑即白,不能因為特朗普當選就認為美國民眾「集體轉向」選擇特朗普,就如同不能因為四年前拜登當選就以為當時美國民眾轉向了拜登。

在很多方面,2024年選出特朗普的美國選民,和2020年選出拜登的並沒有根本差異。在搖擺州中,以喬治亞為例,500多萬張選票中,上次的勝負差距是間不容髮的0.2%,由拜登險勝,今次特朗普則是2%的差距拿下,雖然明顯高過前回那樣極端的狀況,但以任何標準來說都仍是接近的選戰。同理,眾所矚目的賓州將近700萬張選票,上回的差距是1.2%,拜登獲勝,這回則不到2%,特朗普獲勝,同樣仍是靠近的選戰。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