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游泳隊禁藥爭議:一次尿檢陽性結果的曝光,如何引發反興奮劑機構間的衝突

今年4月20日,據《紐約時報》與德國廣播公司ARD聯合報導,有23名中國游泳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之前被檢測出藥檢呈陽性。

中國游泳隊禁藥爭議:一次尿檢陽性結果的曝光,如何引發反興奮劑機構間的衝突
2024年8月2日,巴黎奧運,800公尺自由式游泳預賽,中國隊的李冰潔。攝:Marko Djurica/Reuters/達志影像

本屆巴黎奧運會,中國奧運代表團以40枚金牌的成績與美國並列金牌榜第一,獎牌榜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其中,游泳項目獲得了12枚獎牌。19歲的游泳隊員潘展樂首度參加奧運比賽,就在男子100米自由泳上以46秒40的成績了打破了世界紀錄,更為中國隊贏得游泳隊歷史上首枚男子100米自由泳奧運金牌。

但是,伴隨著金牌的不僅僅是光環,還有爭議聲。儘管潘展樂在兩個月內通過了21次藥檢,但針對他的質疑仍持續不斷。澳洲游泳教練布雷特·霍克(Brett Hawke)在社交媒體上兩度發文,稱潘展樂在100米自由泳賽場上以一整個身位領先非人類可能。此外,《紐約時報》、美聯社、BBC 等多家媒體也在奧運會賽程期間連續發文,對中國游泳隊的成績表達懷疑,這讓中國境內媒體與民衆的情緒尤為激憤。

外界對潘展樂表現的不夠信任,源自今年4月的一篇調查報導,和那之後國際媒體對於中國游泳隊持續數月的討論。2024年4月20日,《紐約時報》與德國廣播公司 ARD 聯合發布報導,披露有23名中國游泳運動員在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3日期間被檢測出藥檢呈陽性。報導顯示,當時這23名運動員正在石家莊準備參與全國游泳爭霸賽。依照慣例,中國反興奮劑中心(Chinese Anti-doping Agency,簡稱 CHINADA)對每場比賽的前兩名進行了檢測,並在其他29場比賽中檢驗了其他數名運動員,共對39名游泳運動員進行了60次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有28份尿樣呈陽性,涉及23名運動員。所有檢測陽性的結果都指向同一種藥物——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簡稱 TMZ),一種可以幫助運動員增強耐力和縮短恢復時間的藥物,並能迅速從體內排出。

而這23名運動員裏,有近半數都在七個月之後參加了2021年東京奧運會,其中就包括在東京奧運會奪冠的張雨霏、楊浚瑄和汪順,以及在2023年世界遊聯錦標賽中取得金牌和打破世界紀錄的覃海洋。他們在東京奧運會當中一共獲得3金2銀的成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