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訂閱端傳媒會員,立享春季限時優惠:暢讀月費會員9折|暢讀年費會員8折|尊享年費會員7折。在端,打開一扇觀察社會的窗。
作為「全球最大的民主選舉」的2024年印度大選已經在4月19日開始。印度全國超過9億的選民將在大選中選出下議院的543個席位,獲得最多席次的政黨將優先組閣。据外界分析,現任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大概率將再次獲勝並繼續執政。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於印度人民黨相比先前的大選,其得票率和獲得席次會有怎樣的變化。(延伸閱讀:《莫迪時代的印度民主:孟買貧民窟裏的選票,能改變命運嗎》)
出於規模和選舉傳統,印度大選並不是單日投票制。全國將根據選區劃分七個投票階段投票,因而本次大選的結果要到6月初全部投票結束後才會正式揭曉。據路透社2024年2月報導,最新民調顯示,印度人民黨及其盟友將有機會獲得其中超過340個席位,若如此,則其獲得席位將與現在持平。
此次大選中印度內外較為關注的話題,是莫迪政府的「一黨獨大」趨勢。目前印度人民黨在議會下院中掌握過半席次,而反對黨則呈現地方化、分散化的特徵。最大反對黨,也是反對黨聯盟領導者印度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只有51席,不到莫迪領導的執政黨的五分之一。
在過去十年的執政中,莫迪政府已經借助議會中的強勢地位順利推動了其右翼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其中包括廢除憲法中賦予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國兩制」地位、推動潛在排斥穆斯林族群的「國民身分法案」,以及在歷史爭議的阿約提亞巴布里清真寺(Babri Masjed)舊址上按照傳說復建印度教的羅摩神廟等。莫迪政府的其他印教民族主義傾向還包括默許地方印度教群體組織「護牛隊」攻擊養牛和吃牛肉的穆斯林,以及發起反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通婚的運動等。(延伸閱讀:《撤銷自治與3000小時斷網:在克什米爾沒有「正常」》)
而在對外事務上,莫迪政府在2023年底疑似「跨國執法」,涉嫌在加拿大暗殺加拿大國籍的錫克教分離主義人士,引發兩國外交糾紛。此外,印度和鄰國巴基斯坦的關係也在莫迪時代出現了停滯和倒退。
在選前數月,莫迪政府還對反對黨和公民社會採取了一系列行動,使得外界批評印度正在走向威權政治。其中,2月印度政府命令獨立深度雜誌《大篷車》(The Caravan)撤下其發表的一篇關於軍隊涉嫌「在動盪的查謨-克什米爾對平民實施酷刑和謀殺」的報導,並威脅如不能撤稿則將停止該媒體運營;3月,印度金融犯罪調查機構以涉嫌在一起酒類政策騙局事件中協同作案為由逮捕了德里首都特區的首席部長(市長)、反對黨普通人黨(Aam Aadmi Party)領導人凱基利瓦爾(Arvind Kejriwal),同時稅務部門還凍結了印度國大黨的數個銀行賬戶。反對黨聯盟當時表示這是政府有意打擊反對黨的競選工作,以確保其能夠在議會中維持一黨獨大的局面。
法國籍印度學家、印度政治研究者 Christophe Jaffrelot 日前在《世界報》撰文警告,指莫迪正在邁向帝王式的政治,從而削弱印度的民主程度。他稱莫迪通過掌握國家機構,讓印度的政治制度變成和土耳其、匈牙利類似的「選舉威權」制度。
他在文章中指莫迪通過2014年的司法改革掌握了印度最高法院的法官任免權力,從而削弱了司法機構對行政的制衡。此外莫迪還通過和私營部門大亨的合作對大學和媒體施加壓力,將大部分學院和媒體掌握在親執政黨的管理者手中,進而削弱了公民社會對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抵抗能力。
他還指莫迪甚至加強了在印度教民族主義群體內部的說一不二的地位,即通過不斷選舉勝利讓原先更習慣於集體決策的印度人民黨和右翼組織國民支援服務團(RSS)接受莫迪對內部人事的安排,並得以安插更多親信,從而由「一黨獨大」邁向「一人獨大」。(延伸閱讀:《莫迪的民族主義IT男:印度「矽谷」的躁動未來》)
印度深度時政調查媒體《大篷車》(The Caravan)則在選前刊出長篇報導,指莫迪在十年任期內已經「馴服」了印度選舉委員會(EC),使得選委會對印度人民黨和莫迪的不合規籌集競選資金與在選舉中發表煽動性的族群仇恨言論均採取「隻眼開隻眼閉」的態度。
印度人民黨則駁斥相關說法,並表示對反對黨的相關案件處理只是正常執法。
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曾在選前表示,印度已經「不再是一個民主國家」。他稱反對黨在和煽動仇恨的「阿修羅力量」(Asura-shakti)鬥爭,以保衛印度的民主制度。而據 BBC 報導,反對黨仍然面臨家族政治、腐敗和內部分裂等問題,短期內很難對莫迪和印度人民黨的獨大地位發起真正的挑戰。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