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生存狀況:被困住的少數族裔,永恆的「內部敵人」

如今仍然生活在以色列境內,有以色列國籍的巴勒斯坦人,雖然擁有國籍,卻無法像以色列猶太人一樣被政權平等對待。
2024年4月8日,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在市集購物,準備迎接開齋節。攝:Mostafa Alkharouf/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中東 國際 人權 戰爭 政治

【導語】在二戰之後,沒有任何一場衝突像巴以衝突一樣,長久地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而談到巴勒斯坦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居住在如今狀況慘烈的加沙地帶,以及約旦河西岸的人們;其次是大量流亡在其他國家的巴勒斯坦難民,而現在仍然生活在以色列境內,有以色列國籍的巴勒斯坦人,卻往往被人所遺忘。他們被人類學家稱作是「被困住的少數族裔」(trapped minority):這些無法建立屬於自己國家的巴勒斯坦人生活在以色列,雖然擁有國籍,卻無法像以色列猶太人一樣被政權平等對待。

10月7日哈以戰爭爆發後,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各項公民權利尤其是言論自由受到極大限制,無法抗議遊行,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發聲也會引火上身。長久以來的二等公民身份,在戰爭語境下變得更加屈辱甚至危險:在加沙之後,會不會輪到的就是他們了呢?

現在幾乎沒什麼遊客的圓頂清真寺。圖:作者提供
現在幾乎沒什麼遊客的圓頂清真寺。圖:作者提供

耶路撒冷:不相交的平行線

初春的聖城耶路撒冷還有些冷,但天氣晴好的時候,溫度頗為舒適,在人口稠密的街區,熙熙攘攘、人頭攢動,似乎看不出這是一個正在經歷戰爭的國家。而在70多公里外的加沙地帶,已有三萬餘人喪生在以色列國防軍的炮火之下。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15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以色列政府指控暴力是阿拉伯文化的一部分,但事實上是從1998年到2000年的20年間,只有83人死於暴力犯罪。" 1998应为1980。

  2. 相當多羅馬帝國年代的猶太人其實沒有離開巴勒斯坦,可能是改信,被同化,等等。復國主義,世俗主義的以色列主流社會說他們回歸先祖之地,但不去想巴勒斯坦人也可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歧視巴人,歧視生活在阿拉伯社會的東方猶太人。

  3. 因為這篇出色的報導,我升級至端plus會員。
    謝謝撰稿人,謝謝端。

  4. 巴勒斯坦人是世界的弃子,曾经在约旦王国是胡笙一世的二等公民,如今在以色列国则是为犹太人当牛做马的劣等种族。评论区有朋友疑惑巴勒斯坦人为什么没能影响以色列的政网,另一位朋友就已经不经意做出了解答:“以色列和新疆好像”——报道以色列帮助培训大陆军警反恐技术的新闻网路上都能查到,但是实际操作中以色列还要更“前卫”一些,当街枪杀巴勒斯坦孩童也不会对以军警造成太大的麻烦。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既然西岸的法塔赫挂解放的羊头卖汪兆铭的狗肉,那么加沙的哈玛斯能够得到相当多的支持就不足为奇了。

  5. 「這部分已訂正,多謝指出!」
    然而並沒有訂正

  6. 本文出現了多處編輯錯誤以及數據引用錯誤⋯

  7. 為什麼五分之一的人,沒能自身構成以色列的重要政治版圖進而影響政綱?

  8.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加沙死亡人數已經超過3萬人,比過去四年全球衝突中死亡人數的總和還多」
    聯合國的數據說的是加沙「兒童」的死亡人數超過了過去四年衝突的總和。過去四年戰爭衝突的死亡人數怎麼可能不到3萬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估計就有50萬人死亡

    1. 這部分已訂正,多謝指出!

  9. 补充评论:好文章,主流英文媒体都聚焦在以色列犹太人,世人不知以色列还有阿拉伯族群,这篇视角真的独特。不过我不理解为什么说巴勒斯坦是近几年冲突伤亡人数最多国家,缅甸、刚果,应该更严重。

  10. 以色列和新疆好像,为什么美国不支持新疆呢🤔

  11. 在以色列境內,拿撒勒最重要的標簽之一,是最大的阿拉伯城市。
    =>「標簽」應為「標籤」

  12. 圖表一跟圖表二是不是漏放了?重新載入好多次都沒有出現

  13. 那些以反对哈马斯为幌子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人应该感到羞愧

  14. 那些支持哈馬斯的人應該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