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北京再會:習未談及一國兩制,馬「口誤」 提中華民國

在國族認同、階段性政治目標,以及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等面向,馬英九與習近平的發言呈現高度共識。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前往八達嶺參觀長城。圖:馬英九基金會
台灣 大陸 台海關係 政治 社會

4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正在中國大陸訪問的台灣前總統馬英九。這是兩人自2015年在兩岸領導人任內實現首次會面後,時隔9年的第二次會見。

根據現場直播,「馬習二會」開始前,習近平先進入大廳,隨後馬英九從大屏風後現身,雙方走近握手,持續達16秒之久。隨後,習近平向馬英九介紹隨行的兩位政治局常委: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

雙方落座後,習近平先致歡迎辭,他稱馬英九為「馬英九先生」,指兩人是第二次見面,「第一次見面很多人都記得」,他對馬英九帶台灣年輕人到來表達歡迎。他還稱「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兩岸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事」。

馬英九則稱習近平為「習總書記」,他在致詞中表示未來兩岸應該以「確保人民福祉」為最大目標,「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共創雙贏」。他還引用魯迅在1933年反對日本侵華的詩歌「題三義塔」中的句子,指雖然「兩岸情勢緊張,引發不少台灣民眾不安」,但「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馬英九還在發言中表示雙方都應該「重視人民所珍惜的價值與生活方式」,維護兩岸和平。

期間發生一起插曲,馬英九在致詞中說到「中華民族過去經歷了百年屈辱」時,將「中華民族」說成了「中華民國」,但他隨後改口糾正。

其後兩人會談不對外界媒體開放。

新華社之後報導指習近平提到四點期待。一是「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他指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就家裏人的事先接觸交流起來,增進了解,累積互信,化解矛盾,尋求共識」;二是「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要「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台灣同胞利益更多、福祉更實、未來更好」;三是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將採取更有力措施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讓兩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進心靈契合」;最後是希望兩岸共同努力「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還在講話中談到花蓮地震,並「對遇難同胞表示哀悼,對災區民衆表示慰問」。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的發言中沒有提到此前數年常談的「一國兩制」。不過這一姿態也和2015年的第一次「馬習會」保持一致。

馬英九方面,《聯合報》報導指馬英九在公開和閉門會談環節都在習近平面前回顧了「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即「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此次「馬習會」前,外界曾關注會面地點會否落在習近平通常會見國民黨領導人的人民大會堂「福建廳」,亦關注是否會以「矮化」姿態安排在「台灣廳」。最終,會面場所選擇在會見國際政要、也舉行過和拜登視訊會議的「東大廳」,比此前和習會見的連戰、吳伯雄、洪秀柱等人要更高。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首次訪問北京並和胡錦濤舉行「連胡會」時,也是先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會見,此後在福建廳會談。

馬英九此次會晤的隨行人員除了同團的20名「大九學堂」台灣青年外,還包括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前總統府專委王光慈,以及前國安會諮委、政治大學東亞所榮譽教授邱坤玄。

2024年4月10日,中國北京,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抵達人民大會堂,在北京會見習近平。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10日,中國北京,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抵達人民大會堂,在北京會見習近平。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綠、白均質疑「九二共識」,學者指馬英九「口誤」是故意

本次馬習二會僅開放五家台灣媒體與會,包括中天、中視、東森、TVBS與聯合報,但台灣的國家通訊社中央社被排除在外。相較之下,2015年的馬習會有六百多家媒體聚集在會面現場進行報導。

在馬英九與習近平正式見面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0日在中常會上表示,「這是兩岸推動和平交流相當重要一步,國民黨對兩岸路線非常清楚,就是『親美、友日、和陸』,也就是『和中』,共創兩岸雙贏。」但對於接下來即將中國舉辦的海峽論壇,朱立倫尚未表態是否親自出席。

對於國民黨未多對馬英九此行多做評論,民進黨發言人吳崢10日下午在民進黨記者會上則表示,「尊重馬英九的個人行程,從他這次的行程,包含祭拜黃帝、祭祖,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喜歡中國的人士,像是中國迷。」

吳崢指民進黨尊重馬英九個人喜好,不多做干涉,但如果馬英九此行代表國民黨意見,狀況就不同,因為國民黨是國會第一大黨,對於兩岸的態度對台灣會產生重大影響。「目前沒有看到國民黨正式為馬英九參訪背書,民進黨好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態度是什麼?如果有提到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等政治上的用語,是不是代表國民黨所認同的價值?」吳崢最後也呼籲中方尊重馬英九,「不要給台灣前元首穿小鞋」。

民進黨10日晚間又強調,「和平」是兩岸雙方的共同責任,民進黨「承諾不變、善意不變」的態度不會改變,並呼籲中共當局應正視兩岸互不隸屬、台灣主流民意堅持民主自由以及國際社會重視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在「對等、尊嚴」前提下與台灣執政黨展開交流對話。

柯文哲10日晚間於臉書回應對馬習會的看法。他肯定馬英九的致詞提到「和平、繁榮」的冀望。但對於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認為這不是台灣主流民意所認同。不過,他大抵上肯定馬英九以個人身份與對岸展開交流,批評陸委會以「對抗為主軸,只顧政黨利益,難以想像520後如何化解僵局。」

馬習二會後,陸委會10日發出新聞稿,認為中共當局藉由馬習會宣傳「九二共識」、「促融促統」及反對「台獨」等主張,抹殺台灣國家主權,「片面定義兩岸的政治框架」。陸委會還批馬英九「未能向中方傳達台灣人民對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及民主自由體制的堅持,有違台灣社會的期待,深感遺憾。」

陸委會又指,最新民調有八成民眾不認同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九二共識」才能恢復對話;九成民眾支持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88.8%),並主張台灣的未來要由全體台灣人民決定。

「九二共識」一直以來被國共溝通體制視為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在今年1月的台灣大選中,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也多次主張「九二共識」,必批評民進黨「將九二共識抹黑成大陸那邊的九二共識」——亦即,2019年1月,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談話中,將九二共識詮釋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不再有國民黨稱的「各表」空間。侯友宜否定這個看法。

在馬習二會中,馬英九在提及九二共識的文字,使用的是「兩岸在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求同存異、擱置爭議」,但在他表示確認「1992年『九二共識』原汁原味」時,會議現場工作人員做出手勢,媒體直播畫面隨即遭轉向並切斷。馬英九在現場說了什麼無從得知。

面對馬英九前次的中國行,國民黨則持高度肯定的立場,並稱「擦亮了中華民國招牌」,不僅反駁馬英九「不敢在中國提中華民國」的批評,更強調在中國大陸人士面前提及「中華民國」、「總統」實屬不易。

不過,中國大陸媒體在去年報導馬英九中國行時,均未提及「中華民國」、「前總統」等頭銜,而是以「國民黨前主席」、「馬先生」稱之。實際上,國民黨也並未全數接受馬英九的發言,尤以馬英九的「一中」論述,國民黨並未提及甚或贊同。

對比2015年於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這兩次會唔,馬英九雖然身份不同,但皆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作出表述,更在此次的會晤中,馬英九在馬習會上提出「一中各表」的說法。其次,在這兩次發言裡,馬英九皆強調了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他也多次提及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在他的「中華民族」框架中,兩岸可以攜手合作、追求和平;反面來說,亦即輾平台獨的空間。

此外,馬英九此次「口誤」將「中華民族」說成「中華民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和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宏仁都認為這個口誤是「故意為之」,因為馬英九也必須在維護主權方面對台灣內部有所交代。

國際關係學者林泉忠在雙方會面前分析,這是馬英九第二次赴陸、第二次與習見面。時間點選在台灣總統大選後、新任總統接任前,是要「透過馬英九大陸行的統戰攻勢牽制賴清德的新政權」,這也是北京用高規格款待馬英九的背景因素。

林泉忠認為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三連勝」後,北京面對「民進黨長期執政」,有出台「新的對台政策」的動機,「北京能做到的,依然並非遙遠的『兩岸統一』,而是退而求其次的牽制當下台灣政治走向的『反台獨』工作。故只要能夠阻擾『台獨』的『猖狂』,每年的對台工作就可以鳴金收兵。」

他進一步認為這一局勢下,馬英九未來的大陸行或許會成為固定模式,並指北京統戰馬英九有三個原因:馬有強烈中華民族情感且反對台獨、主張兩岸終極統一、主張「九二共識」。

中國政治評論員、前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編審鄧聿文在雙方會晤前分析,在中國面臨內政外交難題下,習近平的首要目標便是要發展經濟,對內「少折騰」、對民企與外資表現友好,對外則要化解美國圍堵,創造對中國有利的地緣環境。

鄧聿文指,馬習二會另一政治用意,在於把中國和統「誠意」做足,達到官方輿論所謂的「仁至義盡」。如果台灣再不「領情」,屆時採用非和平方式統一台灣便具正當性。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中國研究員宋文笛向端傳媒分析指,馬英九與習近平的發言呈現高度共識,尤其是在國族認同、階段性政治目標,以及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等面向,不僅都強調兩岸是中國人,同屬中華民族,也都將共同追求兩岸和平發展視為共同目標, 而未近一步挑明和平統一,並且將「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視為兩岸持續良性互動的共同政治基礎。

宋文笛表示,馬習些微差別體現在習近平更加強調反對「外部的干涉」,重申對於台灣問題國際化的疑慮。而馬英九一向以在台灣總統任內能夠兼顧中美兩邊關係自豪,無法反對美台關係升溫,所以迴避了反對外部干涉的提法,只強調「擱置爭議,共創雙贏」。

相較此前2015年11月,總統第二任期將屆的馬英九無預警宣布將與習近平在第三地新加坡會唔,此次馬習二會,宋文笛認為,此為年過七旬的馬英九欲保護兩岸親善路線的政治遺產,並確認自己是唯一能與北京交往的台灣總統之歷史地位。宋文笛指,2024馬習二會等同為自己的歷史定位再買保險。

宋文笛分析,在新加坡的會晤,雙方強調的是兩岸領導人之間的政治對等,無主客之分。在北京會面,強調的是兩岸血緣與文化的共通性,在慎終追遠的清明節過後舉行,尤其具有尋根意涵。宋文笛說,馬英九至北京與習會面,主客之分明,隱隱然亦具有背書台灣乃小中華,大陸才是中華文化緣起的效果。

在台灣社群媒體上,網民聚焦於雙方互稱的頭銜、是否握手、握手的秒數以及會面的地點。新聞發布後,因馬英九曾經在網絡文化中擁有「死亡之握」的戲稱(台灣網民調侃稱許多人與馬英九握手之後都會出事、出糗),台灣的論壇 PTT 網民格外注意兩人的握手環節,也有人留言稱讚馬英九說出「中華民國」。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期間數度落淚哽咽。圖:影片截圖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期間數度落淚哽咽。圖:影片截圖

馬英九行程11日,覆蓋多個省份,首次訪問北京

此次馬英九的中國大陸之行為期11日,4月1日從廣東省開始。當日,馬英九乘坐包機抵達深圳,隨後會晤了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後者「轉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馬英九的親切問候」,陪同馬英九一行參觀了騰訊、比亞迪、大疆等深圳科創企業,並遊覽深圳灣公園等景點。

隨後,馬英九在4月2日赴中山市參觀孫中山故居,期間向孫中山銅像敬獻寫有「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敬獻」、「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花籃。之後他發表感言,表示孫中山先生致力於創立一個「自由、團結、均富、統一」的中國,為人民某幸福。

4月3日,馬英九一行抵達廣州,期間會見了中共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並參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舊址,及率團在廣州中山大學和當地學生交流。在黃花崗,馬英九朗讀林覺民《與妻訣別書》內容,還談到包括兩名台灣人在內的「七十二位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慷慨就義,感動無數人,才有後來推翻清朝、創建民國的辛亥革命。」

4月5日,馬英九率團在陝西出席「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前後陝西停留4日,當地行程還包括了到扶鳳馬援祠尋根、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陝西省國家版本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及同中共陝西省委書記趙一德會面等。

4月7日,馬英九一行乘坐高鐵由陝西抵達北京。這是其此次中國行的最後一站,行程包括行程包含會見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參觀八達嶺長城、北京故宮、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奧林匹克公園,在北京大學參訪交流等。

其中,馬英九於4月9日率團到北京大學交流,獲北大校方領導接待和座談,他未如多數國際政要慣例向北京大學學生發表講話。在座談的致詞環節,他提到傅斯年和「五四」,並表示「推動兩岸學生交流是他此行最重要的初衷,也是努力的目標」。

馬英九在整趟行程出發前曾在桃園機場發表講話,表示希望在「當前兩岸情勢緊張時候」傳遞台灣人民「愛好和平、希望兩岸交流、避免戰爭」的心聲,「盡一己之力,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推動兩岸間減少敵意、累積善意」。

2015年11月7日,台灣總統馬英九(左)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會晤前合影留念。攝:Tomohiro Ohsumi/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15年11月7日,台灣總統馬英九(左)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會晤前合影留念。攝:Tomohiro Ohsumi/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15「馬習會」在政黨輪替前登場

此次馬習會面,是兩人的第二次會面。2015年11月7日,時任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馬英九和習近平在新加坡首次會見,是中國大陸和台灣領導人在1949年之後的首次碰面。

在會面中,雙方握手長達「81秒」,在隨後的會談中,雙方確認「九二共識」為兩岸和平的基礎和2008年以來雙方關係發展的基礎,並就共享史料、共編輯史書,推動高層熱線和貨品貿易協議達成共識。

馬英九當時在發言中表示兩岸「對於各自堅持的敏感議題,需要雙方正視現實,以智慧、耐心與誠意務實處理」,並呼籲「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而根據當時台灣方面的發布,他還在閉門會議中提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並討論了對台飛彈、護照通行權和教育交流等議題。

習近平當時則在公開致詞中稱「我們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兩岸雙方應該從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中得到啟迪,以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擔當,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正確選擇。」

前次會面正值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和政黨輪替前夕,當時呼聲較高的蔡英文針對馬習會發表多次談話,批評馬習會的決策不夠透明,也指馬英九沒有做到「確保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選擇權、交往沒有政治前提,以及對等尊嚴。」她還指「兩岸之間的橋,一定要有台灣的民意和民主為支柱,兩岸關係的發展才能長久穩固」,「兩岸關係的發展,要遵循『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以及『不涉政治前提』三項原則」。

而在當時的「馬習會」前,台灣街頭也出現抗議活動。其中,綠黨和社民黨聯盟向高等法院檢察署遞狀告發馬英九觸犯「內亂與外患罪」。當時代表「時代力量」參選立委的黃國昌則號召民眾包圍立法院。當時代表綠社盟參選立委的范雲稱和中國交流要「透過正當的民主程序、社會有共識後,兩岸領導人會面」,而非此種「馬習會」舉行前3天,在馬英九支持率低迷的情況下,以突襲告知的方式會面。

在當時的會面上,馬英九與習近平二人論及「九二共識」的重要性,被當時分析認為是在預料到民進黨將政黨輪替上台前,劃出兩岸交流的「底線」。蔡英文在2016年當選總統後則提到「在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了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理解和尊重這個歷史事實」,其後則在「520」就職演說中提到了相同表述。但中國國台辦其後表示蔡英文「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兩岸關係其後轉淡。

值得進一步留意的是,馬英九在2015年的馬習會中緊扣「一中」框架,被視為為彼時聲勢如日中天的蔡英文「套上緊箍咒」,讓在2016年勝選上台的民進黨政府必須依照「一中路徑」與中國往來。而2024年的馬習二會,馬英九和習近平的表述依舊圍繞在「一中」的概念,同樣為接下來520新任總統賴清德就職上任再次「提醒」底線的存在。不過,此次會談中,習近平在「一中」框架上首次加入了一則稱為「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補充解釋,這一論述是否意味著對「底線」有不同的解讀空間,有待進一步觀察。

讀者評論 1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不同的語言文化。互相尊重也能維持友誼。同為中國人,同為漢人,交相賊盜,砍殺械鬥,台灣與大陸的史冊裡,斑斑血跡還不夠多嗎?何況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幾十個民族哪來的炎黃共祖?炎黃根本是圖騰罷了,根本是神獸,不是人類吧。民族信仰,一統霸業,是中國的精神鴉片。共黨給自己專政的存在理由。

  2. Respect马总统,确实告诉大陆,两岸尚有一家人的情结,应当友好相处。但在未来的30s, 40s,如果岛上70%,80%认定中华文化不是native culture,中华民国是”殖民政权”,两岸之间不再有共同认可的故事和现实,和平还能维持吗?不知道,但至少在当下谋求和平和友好并没有错。

  3. 他是有点傻吗……还能和习近平谈笑风生….

  4. 寫一些題外話,我在香港的新聞見到馬英九見習近平,居然敢說「中華民國」而無和諧,有兩個感想:
    1)香港新聞一直都說國民黨前主席甚麼甚麼,香港新聞卻無和諧「中華民國」,真意外;
    2)馬英九是否想搞「台獨」? 畢竟馬英九是在香港出生的「香港人」,搞不好這個「香港人」想弄死國民黨……

  5. 什么两岸一家亲,最讨厌看到这令人厌恶的语言。只要绿党在就不会有两岸一家亲,一厢情愿,单相思。还得多强调打独促统,更得要有实际行动。

  6. 針對『相信習近平』,馬辦當時的回應: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馬英九擔任總統時,習近平就是中國領導人,當時兩岸有深厚的互信,和平、穩定、繁榮,沒有戰爭風險,相信台灣人都歷歷在目。蕭旭岑說,如果沒有互信,這些有可能做得到嗎?如果沒有互信,兩岸如何推展關係?』

  7. 看到樓下留言也是挺搞笑的。
    針對 You have to 說文解字,好像大家都不懂英文一樣,這麼簡單的英文居然還需要解釋,我真是扶額。
    馬英九確實講 You have to,但也完全不是客觀上、或不得不的意思,而是馬英九一直以來一貫的親中立場與作為,跟他講了什麼英文關係沒那麼直接,而是他的發言更坐實了他、以及他所象徵的國民黨一直以來的主張。
    如果德國之聲毫無操守,那麼在馬英九講完這句後紛紛跟其切割的國民黨諸君顯然也是毫無操守。
    選前之夜侯友宜原本還要邀請馬英九站台,因為這句 You have to 直接謝謝再聯絡。
    謝謝你的英文課。

  8. 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做,現在也只有馬英九願意做這個小丑,起碼臺灣還能放心說中共還沒打算那麼快翻臉

  9. 回楼下,德国之声的报道根本就是为了新闻效果毫无操守。马的原话是英语”You have to”,应该是客观上“你不得不”的意思。暗指习的想法在台海问题上有着无法忽视的巨大影响力的现实。翻译成“你必须相信习近平”,传递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10. 馬英九好似把自己結凍在時光的老人,不管兩岸關係地緣政治大相逕庭,他仍做著兩岸和平使者的大夢。
    在總統大選前接受德國之聲訪問的那句「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習近平」。現在如此積極地實現,實在不解他是笨還是壞

  11. 人人都在与马英九做切割,但人人又想保有与他的联系。中共不想他提中华民国,又需要他来展示和平统一。国民党、民进党不想他影响选票,又需要他来与中共沟通。

  12. 马英九是习近平唯一认可的人,这是马英九在两岸都是唯一的政治资本了。这么依赖习近平,所以期待有什么平等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