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十歲了,邀請你填寫 2025 年度用戶調研問卷,讓我們更了解你的需求,一起走向下一個十年。
- 完成問卷即可獲得十週年電子書、年度調研視覺化報告
- 前 100 位完成的讀者,將獲得「一年份尊享會籍」或等值禮物卡。
- 隨機再抽 100 位用戶贈送相同福利。
2025年7月19日,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正式結束為期6日的訪華行程。是次行程中,他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強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並參觀北京長城與成都的大熊貓研究基地,亦訪問了幾間在中國經營的澳洲企業。
在成都,阿爾巴尼斯回答記者提問時指,「此行的目標是推進澳洲的國家利益」。他稱,儘管兩國政治體制不同,這次訪問具有建設性意義,是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一步。他又強調,並不表示所有問題上完全達成一致,這不是雙方的目標。他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訪問,「可以就多方面議題,包括安全、雙邊關係、人民交流,最重要是貿易,有建設性討論的機會。」
阿爾巴尼斯預告,趙樂際即將於下半年率團訪問澳洲。同時,他也期待李強可以到訪。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對於雙方會面,習近平稱:「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澳關係近年來走出低谷、實現轉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福祉。」
阿爾巴尼斯的是次訪問被視為中國與澳洲關係基本回到2017年水平的一個標誌。自2017年起,中澳就南海、新疆等多項議題不斷爭執,中國更對澳洲產品實施多項制裁,雙方關係降至冰點。
2022年,阿爾巴尼斯領導工黨在大選中勝出。中國外長王毅後續在印尼峇里島參加G20外長會議時會見了新任澳洲外長黃英賢,成為中澳外長三年來的首次會晤。同年習近平和阿爾巴尼斯也在印尼峇里島參加G20峰會期間舉行會談,被視為中澳關係5年來的破冰之舉。
其後,阿爾巴尼斯於2023年11月訪問中國,李強則於2024年6月訪問澳洲。中國更陸續解除了對澳洲產品實施的數項制裁措施,2023至2024年與中國的雙向貿易增長2.6%,總額達3250億澳元。
根據阿爾巴尼斯出訪後,澳方公佈的《聯合聲明》,中國已同意啟動《中澳自貿協定》十年審議,並設立鋼鐵減碳政策對話。同時,雙方的數個政府部門簽訂了合作備忘錄。但是,聲明中未有任何具體協議。
儘管關係回暖,雙方在重大議題上仍存在分歧。阿爾巴尼斯與習近平交談時,曾提及中國軍艦在今年二月進行實彈演習時繞行澳洲但未提前通知,以及因「間諜罪」被中國判刑的的澳洲籍作家楊恆均。此外,中國一直批評現屆澳洲政府因國家安全考量計劃收回由中國企業嵐橋集團租用的達爾文港,不過習近平沒有在阿爾巴尼斯訪問時提及這一問題。
澳洲廣播公司(ABC)分析,中國試圖透過是次訪問展現中國是「確定性與穩定性的典範」,更突顯澳洲的傳統盟友美國目前的政策多變。
對澳洲來說,阿爾巴尼斯強調,自他上任以來已有超過200億澳元的對華貿易障礙被移除,「現在我們的出口量很大,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以前更多」。他又多次特別提及「中國生產了全球超過 50%的鋼鐵。如果我們要解決全球所需的減排問題,那麼鋼鐵脫碳必須成為其中一環」並期待中國與澳洲鋼鐵企業進行合作。ABC形容,這貫徹了阿爾巴尼斯一貫主導的外交原則,即「在能合作的地方合作,在必須分歧的地方堅持分歧,並以澳洲的國家利益為原則。」
此一原則也體現在阿爾巴尼斯訪華期間引發的台海議題上。

據《金融時報》7月12日報導,美國正施壓日本和澳洲,要求兩國明確表態若美中因台灣爆發戰爭時將採取什麼立場。報導又引述知情人士指,澳洲對美國在未改變其對台灣「戰略模糊」的政策前提下提出這一問題表示不滿。
阿爾巴尼斯在訪華期間曾多次被問及這一問題。在他會見習近平後,新華社報導指,阿爾巴尼斯表示「澳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不過,阿爾巴尼斯在會見記者時澄清,記者所引用的是「一段他從未見過的中文稿」,他亦補充道:「澳洲不支持任何針對台灣的單方面行動,這一直是澳洲政府長期以來的立場,沒有改變。」
在接受ABC採訪時,阿爾巴尼斯強調,「美國在這些議題上採取了戰略模糊政策。澳洲也採取了相同的立場。我們不希望看到現狀有任何改變。」他又指,「美國同盟一直是我們最重要的同盟,至今仍然如此。但這並不代表澳洲在自身的國防與安全關係上,沒有發言權。」
對相關問題,他在訪華時接受採訪強調,澳洲已增加國防支出,並肯定「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對三國都有利。
不過,澳洲目前的外交也面臨挑戰:如何在澳洲「最重要的同盟」、「最大的貿易夥伴」與自身的「發言權」之間維持平衡。
澳洲金融評論指出,「政府不能忽視其對中國『穩定』策略的侷限性,真正的穩定不僅需要在可能的情況下合作,更需要有勇氣在必要時挑戰北京。」《金融時報》形容「澳洲在中美之間走鋼絲」,並引用專家分析指出,如果阿爾巴尼斯過度迎合中國的接觸,可能會冒犯川普政府內的鷹派,「這對澳洲來說並非易事」。
評論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