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数据集:通关一年复常了吗?如何挽救投资信心?

“香港有没有这个能力反弹,要看香港会不会回复自己的本色。”
2024年3月8日,金钟海滨的蛋状艺术装置与湾仔商业区。摄:林振东/端传媒
香港 公共政策 发展 宏观经济 旅行 生活方式 经济 金融

编按:近期,最为香港网民熟悉的用语是:“咁系因为你悲观,我睇到由治及兴带嚟嘅好处。”2022年起,港府多次提到香港已经“由治及兴”。但近年有不少香港经济下行的新闻,民间甚至有“砖头(置业)神话破灭”、“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说法。端传媒以一系列专题报导,从宏观政策分析、数据整理到小市民访问,尝试理解香港的经济实况。此为“香港经济系列”第二篇,请密切留意后续报导。

这一年,香港经济能否追上预期?深港融合中的香港经济,未来要怎样走?由2023年全面通关起,经济复常是香港社会大众的长期关注点,也是港府除国家安全外,经常提到的重要工作。2024年3月23日,23条《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刊宪生效,李家超指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后香港特区可以轻装上阵,全神贯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香港历经国安法和23条落地、移民潮、疫情和制裁风险等等,经济处于多重的不确定之中。2023年初通关后,多项数据反映经济增长并未如预期,其中包括金融股市、楼市交投、旅游零售、物流运输、外资在港设立总部等等的下行数据。另一方面,财政储备连年减少、发债扩大。同时,劳动人口参与率为1985年以来最低。

香港的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占过半香港 GDP,但去年 GDP 增长低于预期。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预计今年实质经济增长为2.5%至3.5%,但香港总商会预测数字为2.9%,瑞银甚至预测或放缓至2.5%。经济前景未明,网民戏称看到“由治及兴带来的好处”,看不到好处的人实属“悲观”。

眼下的香港经济,前景是乐观或悲观?端传媒梳理七项香港经济的重点数据和指标,并访问经济学者、投资银行市场策略师、猎头公司和财经评论员,勾勒香港不同面向的经济图景,拆解经济现象与带出未来预期。

2024年1月31日,旺角女人街一个售卖行李箱的排档。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31日,旺角女人街一个售卖行李箱的排档。摄:林振东/端传媒

一、“国际金融中心遗址”?大陆、西方不讨好的困境

投资银行盛宝金融(香港)首席市场策略师黄永辉形容2023年复常后的香港股市表现,“伤透很多人的心。”

回顾上年年初,港股受香港与大陆全面通关带动,曾在1月27日升至最高位22700,其后接连下挫,在12月11日跌至全年最低15972点,全年累计下跌2734点,跌幅达13.8%,更是连跌四年。踏入2024年1月,恒指一度失守15000点关口,及后反复升跌。

今年2月,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前主席罗奇在《金融时报》以“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为题撰文,指相比1997年恒指仅升约5%,香港走势几乎是全球最差之一。他将港股表现归咎于受香港内部政治、中国因素及全球地缘政治发展原因。罗奇一直被视为中国友好,他发文引起社会热议,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反驳他指,“如果他想破坏香港这一方面来说,就真的他玩完喇,香港不会被他破坏到。”

2024年1月末,香港股市市值世界排名第八,亚洲排名第五,被上海、日本、印度和深圳超越。在大陆,有网民戏称香港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

黄永辉说,中港经济近年不停整合,这本来不是坏事,“本来内地经济上(升)的时候,我们和它越来越融合,那些壁垒越来越方便,是曾经对香港很好的。但问题是,现在内地经济比较差的时候,如果我们比较依赖它,那就会差一点。”

他解释,大陆经济增长早在2016、2017年放缓,同时面对很多结构性问题,包括生产力下降、国内能源供应樽颈,以及“去杠杆化”、减少影子银行而引发的烂尾楼危机等。大陆经济不景,连带香港经济受挫。他举例,大陆公司主导的港股转疲弱、投资银行为内地发债减少、大陆旅客未及疫情前数字、人民币受压,令南下买楼的人减少等,均不利港股。

北望神州不顺,向外亦有困难。“海外的投资者将中港差不多看在一起,当问中国的股票是否 Investable 的时候,当然亦把 Question Mark 放在香港。”黄永辉指地缘政治下,外国将香港和大陆看齐,从前香港作为大陆和外面接轨的角色变困难。据他观察,欧美投资者信心尚未回复。

黄永辉补充,香港现时受制裁风险,例如美国去年通过将中港澳视作“海外敌对势力”,同时美国、欧洲、日本等股市亦较香港畅旺,都影响海外投资者意欲。

曾位列全球第一的港股,IPO 集资额亦在2023年录得逾20年来最低,IPO 数量亦处于多年来低位。在第三季,香港在全球 IPO 集资市场排名中跌出前5大,仅排第8;第1、2位分别为上海和深圳,余下的包括纳斯达克、纽约、阿布扎比、印度及印尼。

对于大陆的交易所的排名比香港高,黄永辉解释这与香港市场流动性大,资金较易沽出,以及两地股市成分有关。香港股市以金融为主,亦有互联网和地产股,三者表现不佳,但大陆股市有制造业、技术性科技行业,以及受中央支持的企业加持。

据彭博报导,香港继2022年历史性录得49家券商倒闭后,2023年再有30间倒闭,耀才证券行政总裁许绎彬表示这波倒闭和裁员潮是其见过的“最严重的一次”。大华继显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王琪亦指,全球投资者在过去两年抛售了大部分的香港股份,现在许多人认为从全球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中国“无关重要”。

2024年1月,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发布《香港经济政策绿皮书2024》,序章指香港会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而新加坡会成为“除中国以外的亚洲中心”。

不过在前有线新闻财经台台长、财经评论员颜宝刚看来,香港现时在大陆和西方之间“两边都不讨好”。他解释,除了西方减少来港投资,本来大陆希望利用香港的金融基建和法律基础与国际接轨,但大陆城市竞争大、“内卷化”,深圳广州本身发展迅速,当香港的法律体制受外界质疑时,“他们是不是还需要用香港这个城市去对接海外呢?”

他又指,过去几年大湾区合作融合似乎放慢,“香港要变成中国的金融中心”这说法有难度。“不是说你想做,内地就让你做,可能中央的层面就很想推动,但是地方的层面怎样呢?你和地方官员的关系怎样呢?”

2023年10月27日,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举行“香港美酒佳肴巡礼”。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0月27日,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举行“香港美酒佳肴巡礼”。摄:林振东/端传媒

香港大势差,入行逾30年的黄永辉觉得香港人一向有活力反弹,但是仍有点担心。他说,现时管治气氛愈趋政府主导和干预,香港办盛事经济、办夜市振兴市道等等,但香港的成功一向不是政府主导,而是一个自由空间让人找生路。但是,“香港有没有这个能力反弹,要看香港会不会回复自己的本色。”他所指的“本色”,是经济活动的自由空间,“不是要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推动什么。”

他认为香港和大陆经济整合的同时,金融业应保持开放,维持门户角色,而不是“只是和内地经济揽埋,两个关上门自己玩,或者纯粹跟外地做生意。”他补充,这些整合要小心地处理,不要影响开放,譬如一些跟大陆的协议和政策,或会影响对外关系。 他举例近年香港与大陆的跨境数据转移,“最重要是 make sure 还有一个 China wall,防火墙要做得好一点,否则令到海外没有信心,就连你金融业都会受影响。”

另据 BBC 今年报导,有投资银行员工指公司在2023年6月解雇一成人,“现在香港通街都是没工作的 banker。”

猎头公司 Michael Page 副总监罗怿希说,这波裁员潮从去年和前年开始,针对薪酬高、高层的投资银行家,估计未来会持续。这源于投行的银行家在资本市场协助公司融资,以前最赚钱,年薪达300万港元,但现时资本市场差,上市和发债市场低迷,他们连带被炒,“市场根本就不需要这班人。”

她补充,这些人才最聪明,但短板是“大陆 Focus、很房地产 Focus”—— 但两者现时都不景气。她解释,以往香港市场由大陆主导,银行家出差跟大陆客户做生意,都谈大陆民生饮食和台海局势,但现在要有国际视野,转去谈中东或越南等新兴市场。不过她觉得香港人的 skill sets 存在,只是正面对新的转型点。

金融业各行业也在经历“人才转型”。罗怿希说,过往银行、私募股本公司、对冲基金和保险等,“只是靠跟大陆做生意已经找到钱,基本上无忧做”,香港也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为大陆投资者和海外接洽。不过,她说香港正放眼其他市场:APEC 国家、印度、北亚和中东等,雇主亦看重 AI、大数据等的知识和技巧,人才也有“sense of urgency”转型。

她说,“过往那一年没有大陆,那些人很怯,‘死啦,我条大水喉现在没有开水。’现在就是要找回其他水喉,那些水喉是小一点、分散一点,但加起来都可以养得住香港人。”

二、供过于求的楼市前景未明

“其实股市对普通人的影响未必太大,只要如果你不是股民,或者你不是很大部份的资产放在股市。”颜宝刚说,“但是楼市对一般人的影响就比较显著、也很直线。”

中原地产发布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从香港大型屋苑的二手成交价格获取数据,指数愈高、楼价愈高。数据可见,楼价从1997年创立新高后,历经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 SARS 爆发和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的低位,此后多年不断飞涨,造成香港人上车难的问题。

然而香港楼市达2021年高位后下跌,跌势甚至促使政府逐步取消在2010年所提出、为压抑楼价增长过快而设置的印花税(辣招),并在2024年宣布全面“撤辣”。不过香港大学经管学院讲师阮颖娴接受端传媒时表示,撤辣是逆周期宏观审慎措施,“纯粹一个逆周期的事情,但只是其中一样影响市场,最重要的都是供应和需求。”

香港楼市目前面临供过于求的困境。根据土地注册处资料,对比2021年约7.5万宗一手及二手住宅交投量,2023年全年只有4.3万宗,总交投合约价值亦从7339亿港元跌至3892亿元。已落成但未卖出的新楼单位、即“货尾盘”数字高企,中原地产曾预计2023年落成的私楼,截止于去年第四季有逾一半单位尚未售出,创10年新低。

从2014年到2021年,每年第四季的同年落成新楼宇售出比例平均近八成,2018年的高位更接近九成,但近2023年降至只有47.4%。2024年,中原指私人住宅落成量估计有25063个,将是20年以来的新高,私楼供应过剩的局面或会持续,预计2025年落成量亦将达2万以上。

“北部都会区有一大堆地准备发展,虽然你看到一些地产商并不乐观。”阮颖娴说。2024年初,长实及恒基等财团在北都申请的6宗原址换地,但不愿补地价,与政府磋商拉倒。发展商向《星岛日报》透露,其中原因为未来楼市前景未明,向银行借贷有难度,“计唔掂数”。中原地产创办人施永青撰文指,“政府对后市过度乐观,才导致政府在估价上与地产商出现了重大的分歧。”

2023年9月17日,启德工地一个兴建中的楼盘。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17日,启德工地一个兴建中的楼盘。摄:林振东/端传媒

“他们(政府)经常期望大陆人可以带钱来港狂买,就好像2008年——整箱现金拿出来要24间屋那种——但是中国大陆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跌很多,他们(潜在买家)的财富萎缩,不会像以前。”阮颖娴补充,大陆买家仍可能对香港楼房较有信心,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其实拿钱来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镜头回到香港买家,她提醒还要从香港人口、移民、婚姻、生育率等状况看楼盘需求。

颜宝刚则有另一个担心:目前负资产宗数正在上升。负资产这种资不抵债的状况,与楼价下跌和高成数按揭息息相关。2024年初,金管局公布2023年第四季负资产达2.5万宗,创自2004年第四季以来新高;涉及负资产的贷款亦按季大升1.2倍。

他说,“如果楼市持续没有起色,负资产宗数会不会倍升,之后到三四万?”颜宝刚指,单单负资产并不会令楼市崩溃,但是会否引发银行 call loan(追债) 仍然有待关注。

三、连年财赤,港府扩大发债投资未来基建

香港政府连年财赤,新一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财力和扩大发债的动作成为大众关注点。自2018/19年度,港府的财政储备下跌至今,2024年3月底的财政储备预计为7332亿港元,相当于政府12个月的开支金额;对比2018/19年度,财政储备为11709亿元,等于26.4个月的开支金额。这个年度的预计综合赤字为1016亿元,下年度预计将继续有481亿元的赤字。

政府预计2024/25年度的财政储备为6851亿元,仅为政府11月的开支,接近2003年 SARS 后的水平。翻查2003年财政预算案介绍,政府表明“财政赤字非常严重”,“如未能解决,会对整体经济造成影响”。

过往,政府以卖地和楼市的印花税收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然而去年卖地成绩并不理想,政府共推出9个地皮项目,当中6个流标,为香港史上出现最多流标的一年。2023年初,陈茂波预计卖地将带来850亿港元收入,但最终只有194亿元,仅为预计约两成多。

“在很繁盛的时期,20%多的收入是来自这些,但是现在的楼市、或者卖地(的收入)都一般般,未来几年,这些收入未必会像以前那么多。”阮颖娴指出比起发债,结构性财赤的问题影响社会深远,更应关注——这关乎“整体香港未来想用什么策略发展。”

港府于2019/20年度开始透过发债筹集资,额度从2020/21年度的193亿元大增至2024/25年度所预计的1200亿。新财政预算案公布后,前财政司长曾俊华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忧虑香港将“借贷度日”,库房空虚将影响信用评级,而为了支付债务利息,会陆续出现加税加费,各项公共服务大缩水,“这些事都会由子子孙孙去承受”。

“这个发债是要还的,变成把债务给了下一代。”颜宝刚也有相同看法,港元多年靠著联系汇率支撑著整个金融中心,财赤问题要是不断恶化,“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持港元的时候,会不会有一天,评级机构以至外资都对联系汇率失去信心?”他指这是他过往评论中常提到的“终局”,“但我们当然希望避免这个终局出现。”

2023年12月14日,中环的建筑工人在街上闲聊。 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2月14日,中环的建筑工人在街上闲聊。 摄:林振东/端传媒

政府表明发债集资不会用于日常开支,而是推动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的基建项目,“投资未来”。阮颖娴提到投资基建是基于相信未来能把钱赚回来再还债,但她认为目前要在项目收益上画问号:政府的交椅洲人工岛咨询文件参考2022年11月时地价计算土地收入,但是现时地价下跌不少。

她指出,明日大屿是前特首林郑月娥任内的建议,现时和北部都会区同时推行也会出现互相争夺人力的忧虑,同时也有重新检视需求的必要:“(发起项目)那时候财政非常好。但是,现在香港需不需要这么多的容量?尤其是人口老化。政府本身想打的策略是——我们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和钱走,会觉得人口一直上升,要越做越大。”

在人口老化的情况下,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开支和收入水平或会走向两端。政府在新年度公布不少节流方案,也有传出内部消息,包括考虑调整大学学费,医管局也宣布将减少单次派发给病人的药量,阮颖娴认为作用有限,“你削减这些最尽就是几亿元,但是现在的财赤是几百亿、一千亿,帮助是杯水车薪,因为你的财赤实在太大了。”

四、外资撤离,中资流入能否拯救跌势?

2023年,李家超提到要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海内外公司到港设立总部业务,并引入公司迁册机制,便利外地公司将注册地迁至香港;又让外国在港公司人员可“一签多行”到内地,“发挥香港联通世界与内地的角色”。

据政府统计处数据,2023年有1336间跨国企业在香港设地区总部,比去年减少75间公司,跌幅为5%。其中,在港设总部的美资公司相较去年的跌幅为11%、英资公司为14%。在2019年,在港设总部的跨国企业共有1541间,数字每年下跌至今。

若从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去看,仲量联行的数据指出,2024年1月香港有12.9%甲级写字楼空置,比2018年同期的5.10%大幅增加。世邦魏理仕的数据则指2023年底甲级写字楼空置为16.4%创下历史新高,面积达1430万平方呎,等于7幢中环 IFC 2期的楼面面积。

不过在港设立总部的中资公司数字并未见大跌。“其实你会看到是外资的 headquarter 走,中资的 headquarter 进来——他们替代了这个东西。”阮颖娴说。这个数字在近十年一直上升,至2021年高位的252间,近两年微跌至2023年的247间。

“政府说已经成功引入30间大型企业,但是当中很大部分都是中资机构、部分是英资。相比新加坡的增长是明显大幅度,包括地区总部以至家族办公室,都是新加坡远远跑赢香港。”颜宝刚指出,“中资机构的数字完全弥补不了外资包括美资、日资,或者是新加坡资金。这个多少反映,中资很多大型机构都已经在香港设立总部,你叫它再增加吗?它在哪里来呢?”

“特别近年,内地经济复常以来其实出现一个比较大、缓慢的增长。”他指,近几个月内地通缩对消费和投资都有影响,“就算是中资的地区总部,都未必是可以救到很多。”

根据彭博报告,新加坡于2023年有4200间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比香港的数字多出两倍。报告提到,在地缘风险升高的当下,企业认为新加坡的政治局势稳定,中国企业如 TikTok 和 SHEIN 也选择在新加坡设立总部。

2020年10月6日,香港货柜码头的日落时分。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0年10月6日,香港货柜码头的日落时分。摄:林振东/端传媒

五、香港货柜吞吐量下跌,转口港功能仍在吗?

香港港口的货柜吞吐量持续大幅下跌。按香港海运港口局统计,2023年全年港口的货柜吞吐量为1440.1万个标准箱(TEU),为1996年以来的新低,同时录得2009年来的最大按年跌幅,业界预料将跌出全球十大。

另外,香港主要货柜码头、面积达279公顷的葵青货柜码头录得全年货柜吞吐量下跌14.3%,是多年低位。对于九号货柜码头大部分用地已经停用的传闻,和记港口信托属下、营运葵青四号、六号、七号及九号码头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HIT)曾在2023年11月发声明,否认有关消息,指该码头只有以北一幅占地约19公顷的用地自2020年起陆续停用,及后在2022年整体停用,原因为市场需求不足。同时,网上不时流传泊位清空的照片。

HIT 亦提到,葵青货柜码头堆场的平均使用率只有约50%,未充分利用的土地约80公顷。对于葵青货柜码头吞吐量持续下降,HIT 归咎于近年全球经济放缓、贸易需求下跌、地缘政局、疫情恢复缓慢,以及邻近港口竞争等多项因素。

翻查资料,香港在90年代曾多年蝉联全球港口吞吐量排行榜冠军,直到2005年被新加坡超越,再陆续被上海、深圳、宁波–舟山等港口追及,2020年起滑落并停滞于第九。2023年 Lloyd’s List 全球货柜港排行榜上,上海排名第一,其次为新加坡,香港维持在第九位。

据《明报》报导,香港2023年首7个月货柜吞吐量按年减近16%,但邻近的深圳港口只录得4%跌幅。背后原因或与香港的码头多年未有扩建有关,加上目前不少货物可绕过香港直接输入大陆,疫情时部分货物亦流失至大陆港口。经济学者庄太量则表示,大陆与很多东南亚盟国有免关税协定,虽然大陆港口未必会完全取代香港,但分薄了货源,唯一寄望或是香港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透过大陆与东南亚的贸易量带动香港转口量。

不过,运输及物流局长林世雄指绝不同意香港是“转运港遗址”。他说,香港成为“全球十大港口码头”得来不易,又指成本高等的限制不可能一时半刻改变,环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亦有影响。

另一方面,香港国际机场2023年的货物量为4.3百万公吨,较2018年的5百万公吨稍逊。而乘客人数录得近4千万人,未及疫情前的7千多万人。

2023年12月14日,中环一个手持外卖的上班族。 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2月14日,中环一个手持外卖的上班族。 摄:林振东/端传媒

六、人才涌入,能缓解劳动力人口下降的焦虑吗?

港府于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抢人才”,推出新的人才签证和输入劳工政策,多项计划在2023年展开。根据入境处数据,2023年七项人才签证批出13.5万。其中,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最引人注目,截止今年2月,近5.9万宗申请获批,有4.4万人抵港。根据港府估计,高才通人士能为香港带来每年340亿港元的直接经济贡献,约本地生产总值1.2%。

大陆申请者是香港获取人才的最大来源。在七项人才签证中,大陆的申请者总数高达近七成。其中,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科技人才入境计划这种面向全球的签证计划,大陆申请者均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均在九成上下。另外,政府亦推出输入外劳政策,2022年至2023年批出1.6万个申请。

尽管多项人才或劳工政策为香港增加不少劳动力,香港的劳动人口参与率下滑仍不容小觑。根据统计处2023年第四季数据,劳动人口参与率下跌至57.3%,为1985年以来最低。

香港近年面对低生育率和移民潮,劳动力人口呈下滑趋势。根据香港立法会整理的资料,香港2018至2022年期间,劳动力人口减少累积近22万。香港受到多重处境夹击,包括2019年社会运动、疫情限制政策,在疫情三年期间出现显著净外移的现象。最近政府公布2023年底临时人口数据,年底人口回升至750.31万,升幅主要由于居民净移入51700人,当中40800人为单程证持有人。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研究人口政策的叶兆辉受访时表示,在196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踏入2020年后进入退休年龄,当年一位妇女会生育多个小孩,故退休人口会更多。他还指香港人口正急遽老龄化,过去移民潮主要年龄人口集中在20至49岁,不少家庭会带走子女,对社会老龄化亦有影响。

值得留意的是,按年龄计算的老年扶养比率也显著上升。(注:即老龄人口扶养比率,指65岁及以上人口数相对每千名15至64岁人口的比率。)不过,按照人口扶养比率的算法,15-64岁中也有不少学生或未从事工作的人士,65岁以上也有在就业人士,此算法未能最贴切反应经济意义。若采用总经济扶养比,即非从事经济活动人口数目相对从事经济人口数目的比率,参考香港统计处2018年的香港扶养趋势,亦可见到经济扶养比在未来30年会呈上升趋势,可见扶养负担将加重。

七、旅游业复苏仍受大陆旅客和消费力主导

旅游业一直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由于疫情管制政策以及对大陆封关,香港旅游业在疫情三年期间受到强烈影响。2023年通关且调整疫情政策后,香港旅游业有明显复苏趋势。2023年访港旅客总人次接近3400万,为疫情前2018年的52.2%。

通关后第一年,港府相继推出多项措施,全球宣传“Hello Hong Kong / 你好,香港!”活动,又向全球旅客赠送50万张机票,提供旅客消费券,提倡夜缤纷、夜市活动,试图力挽狂澜。但经过疫情洗礼,在全球政经局势冲击下,旅游业要恢复到疫情水平并不容易。

在过去十年,旅游业高峰为2018年,访客旅客人数和入境旅游相关消费总额均达高峰。若将2023年对比2018年,入境旅游总消费额仅恢复53.8%。过夜旅客的表现亦未达疫情前水平,但过夜旅客人均消费额相若。不过,根据旅发局估计,过夜旅客人均消费额在2024年将较2023年下跌。

在香港的旅游业图景中,大陆向来具有最大影响力。2023年访港旅客中,大陆旅客占比一枝独秀、达到78.7%,情况与疫情前相仿,甚至高于2018年的72.3%。其次是南亚和东南亚的旅客7.1%、澳门旅客有3.5%,美洲则有2.7%。

大陆旅客的人数和消费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香港的旅游业表现。经历疫情三年,大陆的经济状况也面临滑坡,影响大陆旅客的消费欲望。根据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的数据,2023年3月至11月中,大陆旅行团花费500港元及以下占比最高、为38.77%,其次是500-1000元占比24.39%,2000元或以上的不到两成。

2024年2月15日,西环坚尼地城海滨的游客。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2月15日,西环坚尼地城海滨的游客。摄:林振东/端传媒

另外,根据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讲师何志培的分析,大陆的不过夜旅客的消费也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2023年上半年仅有1300元,有社会运动的2019年为2200元,对比2015年则有2700元。何志培指出,长途市场及北亚旅客恢复缓慢,政府或应考虑针对个别市场消费实施微观策略。

目前看来,大陆旅客的确是生意盘上最重要的角色。中国2023年十一、2024年的新年长假期,均有百万大陆游客来港。BBC报导中,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就指,希望香港未来要配合大陆旅客口味转变。

随著大陆 City Walk 热潮碰撞香港散步学,许多年轻旅客用时兴的社交平台小红书探索城市,这将重新形塑旅游业牵动的零售业,尤其是遍布香港的百货商场和高价消费品。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China Trading Desk 的数据显示,中国年轻旅客已成为主力军,63%的旅客年龄低于40岁,调查还显示,中国年轻旅客越来越倾向创造个人旅行叙事,购物不再成为首选,中国旅客也倾向在国内购物。

港府也嗅到文化旅游的商机,2023年12月旅发局在小红书上推广五条深度游路线,短时间内吸引破亿浏览量。2024年财政预算案,政府更指会推动以“城市漫步”等为主题的沉浸式深度游。

挽救投资信心

面对不明的香港经济前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研判情况属周期性,“面对财赤我们要知悉、警惕,但同时亦不要过份自己吓自己。”

“其实是不是周期性呢?永远是事后才知道的。”资深传媒人颜宝刚想到以前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经常会见媒体,“见到有问题就跟市民发声,提醒外围哪里有问题、中国经济哪里有问题,或者香港的金融系统哪里出了问题。那时他经常用的字就是居安思危。”他觉得,“以前我做财经新闻的年代,官员比较愿意开诚布公。”

2024年1月26日,红磡一幢商业大厦。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1月26日,红磡一幢商业大厦。摄:林振东/端传媒

“但是眼前无论是内地的房地产的债务危机,以至通缩的问题,我完全看不到香港的官员会提及,但是这些正正影响著整个金融市场以至经济消费。你永远把问题说为周期性,会令人有一个错觉——周期好的时候,我们就好了。”他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这个已经不是周期性可以解释的了,是结构性的财赤。”

在中港的政经融合中,颜宝刚想到他在有线新闻参与设立的“大湾区新闻中心”,当时他认为大湾区可能是较好的发展——香港人退休、消费就回大陆,大陆人又来香港投资和消费。“但是现在,我们看到香港人北上就多,内地人南下投资和消费不见得很显著。”

他认为,“这不单单是经济的问题,可能是政治的问题。内地省市领导的眼中,是怎么看香港官员呢?融合是不是真的这么容易呢?”他又认为官员经常提及国家安全的同时,重点也要放在经济,“切切实实做好手头的工作,重新和西方外资、商会、领事做好沟通,才会逐渐挽救西方对香港的信心。”

“香港一直都是吃中国的水而已。”阮颖娴认为,“过去十多年,我们好像依赖了它,之后有做国际的(生意),不过比例上是中国多。问题是,暂时中国的经济复苏还没有去到以前很厉害的地步。”她认为,今天的香港需要中国的机遇和发展去带起经济,但现时中国经济不乐观,“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024年3月下旬,香港立法会以11天三读通过基本法第23条,新法在3月23日生效。2023年12月,阮颖娴写的评论文章提到,金融中心最需要资讯流通——而投资者的观感,是“信心问题”。她认为,解决方法是挽回大家对香港信心,政府有必要向国际社会解释国安法、23条等如何与资讯流通并存。

“现在全球经济的最大动力、最大的马车就是知识型经济。”但她指香港的科技产业相对较弱,“香港的底是做金融,而金融开始有些衰弱——它不是不好,它没有以前那么强——这真的是地缘政治,导致整个香港的地运有点差。”“地缘政治会令到有些企业选比较中立的地方落脚,这个考虑越多,就越觉得新加坡吸引。”

但她说,“地缘政治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控制得到。”

(端传媒撰稿人若冬、实习记者余达志对本文亦有贡献。)

读者评论 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香港做好旅遊業,主題是「瞻仰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2. 经济揽炒,也是揽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