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國際Whatsnew

戰爭進入2024:烏克蘭罕見無差別襲擊俄本土平民目標|Whatsnew

俄羅斯很可能改變了空襲戰術:從去年冬季破壞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到如今主要瞄準軍工企業。

2024年1月2日,烏克蘭基輔被俄羅斯飛彈襲擊後發生火災。攝:Yevhen Kotenko/Reuters/達志影像

2024年1月2日,烏克蘭基輔被俄羅斯飛彈襲擊後發生火災。攝:Yevhen Kotenko/Reuters/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龔珏

刊登於 2024-01-17

#烏克蘭危機#飛彈#俄烏戰爭#無人機#俄羅斯#烏克蘭

俄烏戰爭進入2024年,這個新年對兩國許多民衆而言並不平靜。

早先軍事專家普遍認為,俄羅斯正在為冬季大規模襲擊烏克蘭後方積累巡航導彈庫存。不過不同於2022年10月俄羅斯即開始大規模轟炸烏克蘭的民用基礎設施,2023年俄軍直到12月底才開始以報復「新切爾卡斯克」號大型登陸艦被烏軍擊沉為由,展開類似行動。

12月29日夜裏,根據烏克蘭空軍的數據,俄軍向烏克蘭發射了122枚導彈和數十架自殺式無人機,一名烏空軍官員將其稱為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空襲。烏克蘭最大的幾座城市——基輔、第聶伯羅、哈爾科夫、利沃夫、敖德薩、扎波羅熱——都遭到襲擊,居民樓、行政樓、商場,乃至產科醫院被損毀的畫面大量傳出。

此外,生產軍工產品的基輔「阿爾喬姆」工廠也遭重創。在空襲過程中,甚至有一枚俄羅斯導彈深入波蘭領土40公里,持續3分鐘,引起波蘭方面抗議。據烏克蘭內務部統計,這輪襲擊一共導致烏克蘭平民53死170傷。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Vasili Nebenzia)則聲稱,俄羅斯只攻擊軍事目標,「若不是烏克蘭的防空運作,就根本不會有平民傷亡」。

12月30日,俄羅斯州府城市別爾哥羅德(Belgorod)遭到烏克蘭炮擊。俄國防部稱烏克蘭發射了數枚捷克援助的「吸血鬼」火箭彈和自產的帶集束彈頭的「赤楊」(Vilkha)火箭彈,對城市進行「無差別襲擊」,雖然火箭彈被攔截,但殘骸和集束部件落入新年前週末人流密集的市中心各處。現場傳來的圖片和視頻顯示,城市上空濃煙滾滾,樓房玻璃碎裂,街頭車輛燃燒,有不少人躺在人行道上,似乎已沒有生命跡象。襲擊共導致25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兒童,另有110人受傷。

這次襲擊與烏軍過去對俄境內目標的多數襲擾有很大區別。此前的襲擊往往在深夜進行,烏軍的「河狸」無人機甚至被推測有擊中指定目標才會爆炸的指令,以儘量避免傷及無辜,而俄羅斯人似乎也把烏克蘭的忍讓與剋制視為應然。俄當局也始終淡化威脅,刻意營造一種生活如常的假象,因而在距離邊境只有30多公里的別爾哥羅德,竟然仍在舉辦大規模室外聚集活動,防空警報在襲擊發生後30分鐘才拉響,而據一些報導,當地防空洞則全都上鎖。許多市民毫無應急常識,在窗口拍攝爆炸景象,結果遭炸傷。(延伸閱讀:《俄國行記:一個戰爭中的社會,如何當作戰爭沒有發生?》)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烏克蘭這次襲擊使用的武器遠少於俄羅斯的轟炸,破壞基礎設施的規模也遠不如俄羅斯的空襲慘烈,但造成的人員傷亡卻不亞於前一天俄羅斯的襲擊。

儘管烏官方一如既往不對類似事件表態,但一些匿名情報官員卻第一時間向媒體透露,這次炮擊是對前一天俄羅斯大規模轟炸的報復,烏軍的打擊對象是軍事目標,平民傷亡系俄防空部隊「不專業」和「蓄意挑撥」造成。

不少親烏軍事博主甚至質疑俄方提供的版本,認為造成殺傷的主要是俄羅斯的防空導彈,甚至系俄方自導自演的「假旗」行動,但一些立場較為公允的分析者(如衝突情報小組美杜莎揚·馬特維約夫)在綜合了各種證據之後,傾向於認為烏軍確實對市中心人口稠密地區使用了集束彈藥。

若這種判斷為真,則很可能意味着烏軍的這次報復襲擊帶有殺傷平民的意圖。(延伸閱讀:《俄烏戰爭一週年|一紙動員令,讓他們決心離開俄羅斯》)

當晚,俄軍即對烏克蘭的報復襲擊展開反報復,從別爾哥羅德向鄰近的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發射數枚 S-300 防空導彈,造成至少28人受傷,住宅樓、商店、醫療設施遭到破壞。外國記者經常光顧的哈爾科夫宮酒店也遭襲,至少一名外國記者受傷。

12月31日夜裏,俄軍向烏克蘭發射了「創紀錄數量的」自殺式無人機,又向毗鄰前線的地區發射了各類導彈。儘管烏空軍稱擊落了90架無人機中的87架,但仍造成1人遇難,利沃夫的20世紀烏克蘭民族主義領袖舒赫維奇(Roman Shukhevich)故居博物館亦遭炸燬。

2024年1月7日,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飛彈襲擊,波克羅夫斯克鎮附近的羅夫諾村地區,廢墟中躺著一張照片。攝:Oleksandr Ratushniak/Reuters/達志影像
2024年1月7日,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飛彈襲擊,波克羅夫斯克鎮附近的羅夫諾村地區,廢墟中躺著一張照片。攝:Oleksandr Ratushniak/Reuters/達志影像

在其新年致辭中,普京儘可能淡化戰爭,隻字不提別爾哥羅德遇襲。但在1月1日會見俄軍傷兵代表時,又開始大談此事,將其稱作「恐怖襲擊」,稱自己「怒火中燒」,並承諾對烏克蘭「加大打擊力度」。

1月2日清晨,俄軍對基輔和哈爾科夫發動大規模空襲,組合使用逾百枚包括自殺式無人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匕首」超高音速導彈在內的各類彈藥。烏克蘭防空部隊聲稱擊落了超過90%的目標,但「漏網之魚」仍對兩地的居民住宅和能源基礎設施造成嚴重損害,並導致5人死亡,119人受傷。一枚俄軍巡航導彈甚至在俄本土沃羅涅日州故障墜落,炸燬當地七座民宅。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29日與1月2日的襲擊中,俄軍都被發現使用了朝鮮的KN-23(火星-11)彈道導彈。

1月3日清晨,烏克蘭再次報復襲擊別爾哥羅德。俄國防部稱攔截了烏軍發射的全部六枚「圓點-U」彈道導彈和六枚「赤楊」火箭彈,但仍有一名平民身亡。1月6日,俄軍對烏控頓涅茨克州波克羅夫斯克的導彈襲擊導致至少11人遇難,其中包括5名兒童。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羅列的還只是新年前後的大規模「額外」轟炸。而在平時也常遭到襲擊的毗鄰前線的「熱點」地區,新年前後的「例行」炮擊也造成了至少30人死亡,其中多數系俄軍導致。

儘管俄羅斯始終用報復烏軍行動來為自己的大規模空襲正名,但事實上,這種複雜的襲擊往往需要長時間積攢彈藥、安排路線。英國國防情報局發布的報告指出,近期的轟炸表明,俄羅斯認識到了國防工業能力在長期戰爭中的作用,因而很可能改變了空襲戰術:從去年冬季破壞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到如今主要瞄準軍工企業。換言之,俄羅斯的空襲屬於戰略層面的決定,烏克蘭的反擊只不過是其行動的口實。

相比較而言,烏軍12月30日對別爾哥羅德的襲擊更像是一種情緒化反應,且對於襲擾俄羅斯後方的一個重要目的——分化俄羅斯社會,加深民衆反戰情緒——而言,很可能只有負面作用。而普京顯然也不會因為顧忌俄羅斯平民可能受報復就不再空襲烏克蘭,1月2日的襲擊就是一個明證。類似事件如果經常發生,可能會進一步動搖西方盟友對烏克蘭本已漸趨式微的支持。(延伸閱讀:《戰爭與責任對談(上):俄羅斯普通人應該對俄烏戰爭負有責任嗎?》)

這次襲擊後,盟友暫時還在言辭和行動層面繼續支持烏克蘭。俄羅斯在襲擊當晚召開安理會緊急會議討論此事,但西方國家都將責任完全歸咎於發動侵略的克里姆林宮。1月3日,北約還宣布,將幫助成員國購買多達1000枚「愛國者」導彈,從而使它們可以將自己的防空系統轉讓給烏克蘭。然而,隨着雙方的消耗戰進入愈發殘酷的新階段,俄軍可能會發起更多大規模襲擊,而烏軍也可能做出更多情緒化的報復。對於兩國平民而言,2024年恐怕不會是平靜、祥和的一年。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