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於去年底中港同步壓軸上映,斥資3.5億港元鉅製的《金手指》,最大賣點離不開梁朝偉與劉德華兩大影帝繼《無間道》後20 年再度聯袂合作。對於兩人為何20年來再不曾交鋒,又為何偏偏選中《金手指》讓他們聚首,網上內容農場已有太多似是而非的說法,但這些花邊八卦都不是《金手指》所真正戳穿的重點。
鋪天蓋地的電影宣傳標語中,倒有一個比較接近重點的說法,從莊文強編劇的《無間道》到編而優則導的《金手指》,梁、劉兩人彼此交換了正反角色。稍為溫故知新一下,在《無間道》的時空裡,香港剛回歸不久,梁朝偉飾演一名提心吊膽,做了三年又三年的忠良臥底,名叫陳永仁;劉德華則是賊喊捉賊,想洗白歸正的劉健明。
來到《金手指》身份對調,梁朝偉是七十年代末的香港股壇大鱷、詐騙高手程一言;劉德華則演一個為了打倒大鱷,幾乎弄得家散人亡的廉署棟樑劉啟源。角色設定以外,更值得細味的是,從《無間道》到《金手指》同班底卻已不可同日而語的時代背景 —— 準確一點而言,是從故事所發生的時代背景,到電影上映的時代背景。
最初那句「中國是沒有黑社會的」,言下之意就是,香港回歸之後已成為中國一部分,中國不可以有黑社會,香港以前有,但以後沒有。
《無間道》的完結,就是合拍片的崛起
回到遙遠的 2003 年,梁朝偉與劉德華對上一次合作,就是《無間道》系列的第三部曲。在《無間道 III:終極無間》的故事裡,拆開了兩條時間線,分別是臥底探員陳永仁過身之後,劉健明逐漸變得精神分裂,最終舉證自滅;以及陳永仁生前的另一段故事——圍繞黎明與陳道明飾演的兩個新增角色。黎明飾演的警隊保安部警司楊錦榮,是陳永仁警校時期的同班同學;而陳道明飾演的神秘男子沈澄,最初自稱是大陸企業家,專門走私軍火,九七回歸之後抓緊機遇來香港做生意。
與此同時,香港黑幫老大韓琛(曾志偉)也有意開拓業務,返大陸發展。中港聯誼,先在天壇大佛下見面,電影裡兩人見面,劈頭就是一句「中國是沒有黑社會的」。那一年風平浪靜,琛哥倒沒放在心裡,只是許多年後翻看這一幕,才想到它言簡意賅,斷定了往後 20 年許多秘而不宣的事情。
所謂《無間道》三部曲,說得好聽是要締造一個香港版的《教父》系列,但說穿了明顯是《無間道》第一集票房大收之後的衍生作品,醉翁之意,志在添食,尤其第二、三兩集都在一年內趕拍完成。剛好 2003 年香港疫後經濟重創,特首董建華作媒人簽了 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帶動中港合拍片興起,於是,幾個月後上映的《無間道 II》和《無間道 III:終極無間》便開始有中國電影公司注資加盟,亦成為 CEPA 實施後第一批在內地上映的合拍片。
按照合拍片條款,兩片都相繼加入內地演員及「符合國情」的故事元素,在那個摸索階段——就像高瞻遠足的琛哥,勢要返大陸做生意但心裡又不踏實,於是找阿仁探路,剛好遇到大陸商人沈澄要來香港賺錢一樣。
沈澄的出現,是基於 CEPA 條款需要,橫生枝節略顯突兀,但配合回歸後中港形勢的改變,其實講得通,至少比那一年許多亂扣內地情節、強行拍成古裝片的廉價電影出色。而且劇本處理得很小心,電影裡雖則沒明確交代身世,但沈澄的真正身份並不是賊,而是大陸公安臥底,與陳永仁是不打不相識。兩個臥底,盜亦有道,舊友過身之後仍念念不忘,要為對方討回名節。
《無間道 III:終極無間》當然沒有《無間道》經典,也沒有《無間道 II》那暗喻香港主權移交的政治指涉;但陳永仁臥底故事的收結,沈澄隱形公安的浮顯,卻成為合拍片的楷模,香港電影收編於中國市場及政治意識形態的開端。
至於最初那句「中國是沒有黑社會的」,言下之意就是,香港回歸之後已成為中國一部分,中國不可以有黑社會,香港以前有,但以後沒有。沈澄這個臥底是帶著國家任務專程來香港——來香港電影,撥亂反正的。《無間道 III:終極無間》當然比不上《無間道》那麼經典,也沒有《無間道 II》借前傳描述黑幫貴族倪家衰落,黑幫首腦易主,暗喻香港主權移交那樣鮮明的政治指涉;但陳永仁臥底故事的收結,沈澄這個隱形公安的浮顯,卻成為了合拍片的楷模,香港電影收編於中國市場及政治意識形態的開端。
《金手指》:反派作主的廉署故事
促成梁朝偉與劉德華再次碰面的《金手指》,未必能超越《無間道》的香港影史地位,卻可以是理解20年後中港電影關係的重要教材。
如是者,過了將近 20 年,合拍片從蓬勃、轉型、氾濫,盛極到沉寂,又在中國電影審查制度整改之後換了風氣。部份北上發展的香港電影人無所適從,過去行得通的進路,如今已經堵塞。
或者,琛哥早已陰溝裡翻了船,但《無間道》的編劇莊文強則穩守突圍,似乎適應了這些氣候劇變。促成梁朝偉與劉德華再次碰面的《金手指》,同樣都是一部《捉智雙雄》式的犯罪片,它未必能超越《無間道》的香港影史地位,卻可以是理解 20 年後中港電影關係的重要教材。
莊文強筆下素有濃厚《教父》情意結,從《無間道》到近年《無雙》和《金手指》皆見一斑。像《金手指》電影海報上的英文片名「Gold Finger」,配上梁朝偉的Al Pacino簽名坐姿,不就是God Father的「錯體」?剛好暗示了故事主人公是個股壇騙子,就算他想做香港教父,也是假的、高仿版的教父。
不過,電影確實改編自真人真事,梁朝偉與劉德華所扮演的角色都有原型,分別是佳寧集團創辦人陳松青,以及調查「佳寧案」時的廉政公署調查主任朱敏健。陳松青曾是一代股神,惟風光日子很短,隨著八十年代香港主權進入談判階段,政局不穩,港股大跌,退潮才知誰在裸泳,佳寧集團的造市行賄手段亦繼而曝光。財技再高都敵不過時勢,陳松青最終在九十年代被廉政公署控告串謀詐騙,定罪入獄。自《金手指》上映,網上已有大量文章將電影情節對讀「佳寧案」舊事,略過不贅。
《金手指》表面上重塑七、八十年代殖民香港一場驚世大騙案,相信在《沽注一擲》和《華爾街狼人》這些荷里活作品身上取了經。也不用多說,廉署打大鱷、邪不壓正的歷史故事,是近年中港犯罪片的常見題材,譬如過去幾年林德祿執導的《反貪風暴》系列及麥兆輝的《廉署風雲》系列。又譬如去年梁朝偉主演、翁子光執導的《風再起時》,更以廉署成立為背景,將港英時期「四大探長」的貪污傳奇重新演繹。
千穿萬穿,廉署不穿,在中港合拍片市場中,無疑是一張雙重的安全牌。
而廉署故事之所以於中港合拍片市場受盡青睞,一方面是劇情可以配合中國政府肅貪倡廉的政治意識形態,另一方面,貪污舞弊的黑警又是英殖前朝醜事,沒忌諱可言。千穿萬穿,廉署不穿,無疑是一張雙重的安全牌。
再反觀前幾年像《赤道》(原片名是更大膽的《赤盜》)和《寒戰》這些作品,明顯指涉當代香港執法機關受到幕後勢力支配,新舊權力班底暗中較勁,建制內鬥,則題材敏感,時效性太近,而且過於接近管治核心的紅線。像《寒戰 II》還提到劉德華飾演的保安局局長有意參選香港特首,都已經不是電影情節了,因為前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已經做了特首。這些作品,相信未來難以復見。
境外犯罪新常態
攤開世界地圖,過去一兩年中港犯罪片,情況就跟程一言的幕後金主傳聞一樣,多如繁星,且有股不可抗力將犯罪源頭全部踢到中國境外。所謂中國電影市場近年「境外犯罪,雖遠必誅」的主旋律。
然而,廉署故事穩陣(穩妥)又如何?都已經說到很悶,所以《金手指》不說廉署,戲中劉德華這個廉署調查主任只是過場,是作為股壇大老千的陪襯品。剝開廉署故事、雙雄鬥智這些安全牌的表皮,原來反派作主,而故事另有一張底牌,就是「金手指」語帶相關的雙重意思。
所謂「金手指」,其一是點石成金,指股壇大鱷精於投機,能令股票變鈔票;另一意思是「篤背脊」(戳脊梁骨),到身家蒸發大半,大勢已去,劉德華又悄悄慫恿他協助廉署調查,做「金手指」交出幕後真正金主。
當然,電影最後翻了幾翻,程一言(梁朝偉)的幕後金主眾說紛紜,人人版本不同,足跡遍布全世界,俄羅斯、意大利黑幫都有,還要每一個疑似傳聞都拍了一節情景誇張的想像片段,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全部都是,全部都不是。故事佈局跟莊文強前作《無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妙處不只在於劇情難分虛實,而是這個設計本身亦語帶相關。一方面,山寨教父心懷叵測,不只是狐假虎威的「白手套」,而可能是一隻披著狐狸皮的「狼人」,身邊無人摸到他的底子(觀眾也摸不到);另一方面又表明心跡,相當符合中國電影市場近年「境外犯罪,雖遠必誅」的主旋律。
如果攤開世界地圖,再看過去一兩年的中港犯罪片,情況就跟程一言的幕後金主傳聞一樣,多如繁星,而且有股不可抗力將犯罪源頭全部踢到中國境外。啊,又記起「中國是沒有黑社會的」這句台詞。境外犯罪逐漸成為一個富中國色彩的犯罪題材新常態,像去年上映的《孤注一擲》,便圍繞東南亞跨國人蛇販賣、緬甸 KK 園區的全方位詐騙案,電影更被中國公安部門頒獎讚揚,但同時被緬甸、柬埔寨政府批評惡意中傷。另一部《消失的她》同樣關於東南亞詐騙集團,故事原型是發生在 2019 年的泰國殺妻墜崖案,不過電影避嫌,改編為不存在的東南亞虛構國家。
無論時間、地點是什麼,最後自然又是中國公安跨境執法,扮演大東亞秩序的捍衛者。而各種跨境販毒片裡,毒品與香港,彷彿真的前世結下的不解冤孽。
無獨有偶,邱禮濤執導的《掃毒3 人在天涯》同樣又是去了金三角邊境販毒,下接中港軍警聯手剿滅泰國軍閥。說起邱禮濤,較特別的是同年他還有另一部合拍片《莫斯科行動》,由劉德華監製、主演,轉移北上,描述九十年代中俄跨境罪案頻仍,搶劫、強姦、販毒什麼都有,但無論時間、地點,到最後自然又是中國公安跨境執法,扮演大東亞秩序的捍衛者。
要數的話,還可以一直數下去,像林超賢回香港拍《爆裂點》,沒錯,是一部掃毒片,同樣劉德華監製、關智耀執導的《潛行》,又是跨境販毒。毒品與香港,彷彿真的前世結下的不解冤孽,難怪在《掃毒 3》裡,郭富城飾演的臥底居然望著泰國邊境的罌粟花田望出了一片鄉愁,想起香港的維港煙花匯演。
從金山大廈的錯位說起
回到《金手指》的後半部分,幕後金主終於現身。來者何人?都是東南亞,原來股壇大鱷背後有馬政府撐腰。這一點雖然說得有根有據,但真實案情是陳松青賄賂大馬國營銀行附屬的一間香港財務公司,從而獲得無限額貸款。詐騙是有的,廉署亦確實派員去了十多個國家搜證,但幕後金主一說,有待商榷,電影情節上亦只是含糊帶過,以至其他行賄、脫罪以至謀殺滅口的細節,都說得不清不楚。只知道程一言終於在香港回歸前認罪減刑,入冊一年多,回歸翌年獲釋。
一個英殖時期的罪惡都市,廉署無力,惡人勾結境外財閥、從「佳寧案」的真人真事之中篩選一些足以適應中國新常態與主旋律的素材,那才是《金手指》重寫香港故事的關鍵。
《金手指》時序跳躍,但僅到香港回歸為止,再沒下文。或者,緊接就是回到《無間道》的故事了,又是韓琛在天壇大佛底下說「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經典時刻。莊文強大概有意跟《無間道》做個小小的呼應,惡人多拜佛,因此《金手指》都有一幕說到,程一言用直升機空運一尊佛頭到金山大廈。
程一言於股壇嶄露頭角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豪言從英國大財團手上買起一整幢金山大廈。見有內地影評寫得甚有氣勢,形容金山大廈就是一根香港的金手指,買起它,就是要對殖民資本主義比中指。不過,這幢金色玻璃幕牆,被形容為香港商廈之王的金山大廈,事實上並不存在,只是買金山大廈這件事,有其歷史依據。陳松青確實在1980年以10億港元買下金門大廈,改名佳寧中心,數月後以近 17 億售出。而且這一筆交易無銀行借貸紀錄,意味著他可能一元都沒出過,無中生有就轉手賺了幾億。
位於金鐘夏慤道,如今名叫美國銀行中心的金門大廈,實物倒是白色方正,觀感樸實不華,毫不像電影裡的金山大廈那麼金碧輝煌——其實,金門大廈對面的遠東金融中心才是金色玻璃幕牆,估計是「金山大廈」的真正原型。當然明白是出於戲劇效果,一場猶如《大亨小傳》浮華急功的香港夢,是要憧憬一根英國人的黃金陽具才像樣。
電影跟八十年代中英談判,對回歸前景人心離散的香港社會都有一些錯位,至少有其偏頗和穿鑿附會,跟今日香港社會現實就有著更大的鴻溝。
金門與金山的錯位,就像電影將陳松青改頭換面變成程一言,多少有些電影語言上的「技術性調整」。梁朝偉當然演得好,演技不需要質疑,但演員的好亦正正暴露了角色本身過於扁平和單薄。角色雖有原型人物,但梁朝偉本人亦在訪問承認,沒什麼參考資料,因為陳松青本人低調,極少露面;當然,這表示角色形象有很多憑空塑造的空間。
但程一言的形象並不出色,離不開食雪茄、戴墨鏡,衣著光鮮,像個特別刻板的暴發戶。刻板到令我一度覺得連他這個人物都是假的、高仿版。畢竟莊文強在《無雙》有過類似的處理,一直戲仿周潤發電影形象的偽鈔集團主腦「畫家」(周潤發飾演)其實只是一個假角色,作為某種璀璨年代的虛浮表象。
莊文強最近在一些媒體訪問裡剖白,指《金手指》劇本斷斷續續寫了十幾年,而且源於他的童年回憶; 在七十年代,他逐漸意識到身邊的成年人有些突然飛黃騰達,卻又突然一鋪清袋,人財兩空。受此經歷啟發,想重寫香港故事,推翻約定俗成的所謂香港奮鬥精神。
歷史已死,創作者的意志大過歷史論述,但《金手指》有時隱隱令人覺得,創作者之上還凌駕著一個更大的論述——就像程一言背後的金主。如果《無間道》是對香港觀眾說後回歸身份迷失,《金手指》這樽舊瓶新酒,似乎就是臣服於一種「金主」旋律下所定調的身份認同。
它並不是懷舊,也不是借古諷今,借的是紙醉金迷一夜致富,人為財死,然後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投機社會。一個英殖時期的罪惡都市,廉署無力,惡人勾結境外財閥、從「佳寧案」的真人真事之中篩選一些足以適應中國新常態與主旋律的素材,那才是《金手指》重寫香港故事的關鍵。
富裕風光背後,要不是有金主,要不是有外國勢力,一無所有。而點石成金的傳說只是虛有其表,狂潮一退,終究都要「篤背脊」變節自保。個人認為,電影跟八十年代中英談判,對回歸前景人心離散的香港社會都有一些錯位,至少有其偏頗和穿鑿附會,跟今日香港社會現實就有著更大的鴻溝。
當然,隔著鴻溝和錯位,電影仍然票房報捷,於中港與東南亞電影市場通行無阻。作為合拍片的新里程碑,那些「技術性調整」可能微不足道。說故事的人,有沒有欺騙和捏造事實,偏離多遠都不重要,目標只是說了一個觀眾喜歡聽的版本。畢竟《金手指》要面對的觀眾,不只是香港觀眾,按比例來說,甚至很大部分都不再是香港觀眾。
推翻歷史論述,重塑一個萬惡拜金,處處行賄的「大時代」,是創作者對過去香港的想像。殖民時期土豪騙子興亡,過去一切都是名不副實的泡沫假象,是今日中國電影市場即「金主」旋律,對香港歷史的想像。
促成中港合拍片的關鍵,跟梁朝偉有關,但並不是《無間道》,而是在香港比《無間道》遲一周上映,同樣有梁朝偉的內地電影《英雄》。由張藝謀執導的《英雄》,揚威奧斯卡之餘,還打開了中國商業片的新大門,亦有意開放門戶吸納港產片。啊,其實要說的是《英雄》這個刺秦的故事,電影總共反覆演了四個版本,每一個版本都有錯位,而最後一個不一定是真相,只不過是秦王贏政(陳道明)想聽的版本。(原來也是陳永仁和沈澄這兩個臥底的「前戲」。)他又要一個怎樣的香港故事呢?
買金山,有金主,鋪張逞強的白手套。一塊鍍金的遮醜布。而這塊遮醜布,是用來投射一個介乎真實與虛構的想像,而且是滿足了幾種想像的投射。推翻歷史論述,重塑一個萬惡拜金,處處行賄的「大時代」,是創作者對過去香港的想像。殖民時期土豪騙子的興亡,過去一切都是名不副實的泡沫假象,是今日中國電影市場,即「金主」旋律對香港歷史的想像。
當然,回到電影最大賣點,梁朝偉與劉德華再一次合作了,彷彿把《無間道》經典再來一遍,影迷一嘗夙願。但真的可以再來一遍嗎?是香港觀眾對這個時代的想像。
看最後二十分鐘劇情扭扭捏捏重複繞圈子,感覺就像創作者在摸索怎麼結尾才符合主旋律
最高三星,不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