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右翼民粹能量暗湧,台灣反印度移工浪潮中的張力與微光

「關於移工,我們還要學的事情還很多。」

2023年12月3日,台北,「反對增加新移工國」集會。攝:張國耀/端傳媒

2023年12月3日,台北,「反對增加新移工國」集會。攝:張國耀/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蕭函青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12-19

#Dcard#認知作戰#印度移工#移工#種族歧視#性侵#印度

錫人告訴桃樂絲:「我想要有心,因為有頭腦是不能使一個人感到快樂的,而快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奧茲國的偉大巫師》

12月10日週日下午,台北氣候乾爽,天空晴朗無雲,人潮熙來攘來的西門町,一群不同膚色、操持著不同語言的東南亞移工,在勞動部直聘中心前整隊等待出發,這是每兩年一次由台灣移工聯盟 MENT舉辦的台灣移工大遊行,隨著台上主持人用中、英、印、越四國語言輪流高喊:「跨國聘僱沒正義、政府責任在哪裡」、「政府承擔、仲介滾蛋!」的呼聲中,遊行隊伍敲鑼打鼓地緩緩出發。

在隊伍的尾端,有幾位年輕人小跑步趕上,他們是「反對增加新移工國」的成員,包含總召 Yuna、上班族毛毛,還有在北部就讀大學的志工殭殭;今早,他們分別從台中、桃園搭車北上來參加移工遊行。Yuna 氣喘吁吁地追趕上隊伍,看著遊行人龍蔓延一兩公里,不禁感慨:「好羨慕,他們人好多。」

就在一週前,離此處不遠的凱達格蘭大道上,Yuna 和她的夥伴也剛辦完一場遊行,但主題截然不同——他們要求台灣政府「暫緩引進印度移工」,現場約一百餘人出席。

但 Yuna 也許沒意識到,他們和今日的移工大遊行,最大的差別不是參與人數,而是涉及台灣的跨國勞動政策,卻提出截然不同的訴求。他們所代表的,是台灣社會迎來的第一場清晰的、以反移工為訴求、且以青年為主體的社會行動。儘管這場行動飽經台灣輿論譏諷與批判。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總召Yuna。攝:張國耀/端傳媒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總召Yuna。攝:張國耀/端傳媒

網路群相:青年行動背後的恐懼和無助

「對,我們就是種族歧視,我們不用迎合那些『高尚』的價值觀,反正他們出事也不會出來扛⋯⋯」

事件源起於11月初,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Bloomberg News)報導,台印即將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最多將開放10萬名印度移工來台,在社群平台 Dcard 上被熱烈討論,部分網友除了提出移工本身的犯罪疑慮,也有人把印度藍領勞工與性犯罪連結。蓬勃的網路能量,醞釀出實體集會——11月18日「反對增加新移工國」的團隊便在這樣的背景下粉墨登場了。

他們宣布即將在12月3日走上凱道,公布了「123、別印來」的口號和四點訴求(註1),邏輯清楚、分工完整,新聞稿也寫得煞有介事,還開賣遊行募款小物,包含貼紙、T恤、胸針和飲料提袋,手繪圖可愛,線條風格清新,寫著「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不是種族歧視,只想政府做事」等標語。除了 Dcard 帳號,也建立了臉書專頁、IG 帳號,同步更新。短短兩週內,他們的 Line 群超過五千人加入,人數龐大到甚至需要分成四群。

從 Dcard 延燒的議題,成功突破同溫層,引發各界嘩然。除了印度社群公開聲明表示遺憾,媒體人范琪斐也在自己的 YouTube 節目上痛批這場活動「就是種族歧視」,她在影片中舉例:「(部分參與者)說引進印度移工台灣會變成性侵之島,如果換成外國人說台灣是詐騙之島,對其他台灣人不是很不公平嗎?」

除了歧視爭議,台灣國安單位也向媒體披露,在反移工活動前後湧入勞動部臉書留言批評開放印度移工的帳號,確實有模組化留言的操作痕跡,這也是台灣政府定調為認知作戰的依據。連行政院長陳建仁都出面澄清,與印方還在 MOU 準備階段,「10萬移工為境外團體散播的假消息。」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