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際深度端對談

福島核災復原(下):如果沒有出口,也沒有終點,該如何寄望?|端對談

「有一位災民說的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是『心的復興』。」

2019年3月10日,福島縣浪江町一個廢棄公園內生鏽的遊樂場。攝:Yusuke Harada/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19年3月10日,福島縣浪江町一個廢棄公園內生鏽的遊樂場。攝:Yusuke Harada/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符雨欣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3-11-30

#災區復興#端對談#福島核廢水排海#福島#福島核災

(續上篇:《福島核災復原(上):經歷核災,日本人也是第一次|端對談》

本篇標題取義自馮蘊妍的散文《在工業廢墟中寄望植物》,她提出這個問題:在工業污染的持續後續(aftermath)中,如果既沒有即時的出口,也沒有終點線,我們該如何希望?工業污染災難「之後」,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時間和存在?(英文原文可見Critical Asia Archives)

日本政府將這些措施無窮無盡地放大,就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做法,也可以說是一個最符合這個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利益,因為這樣的話就可以用最快的時間去證明給所有人看——日本的除染已經成功了,所有東西都回到正軌了。

「除染」的假象

端:政府自己有一套對污染的測量,不過我們也看到民間有自己的測量方法,例如在污染水上都有不同參數的爭議。這些測量結果可以如何借鑑呢?怎樣看政府和社會在科學和專業問題上的這一類博弈呢?

譚萬基:政府的除染工作是參考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切爾諾貝利時的一些所謂除染的技術,但是如果追回原始文件的話,其實現在所謂的農地除染、又或者是剛才蘊妍說過的用水壓槍洗這些技術,當時IAEA是不鼓勵廣泛大型應用的。例如你家後花園,如果有一個被污染的地方,你就可以刨一些泥,(文件)說得很清楚,如果那是你家後花園的話。

但是日本政府將這些措施無窮無盡地放大,就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做法,也可以說是一個最符合這個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利益,因為這樣的話就可以用最快的時間去證明給所有人看——日本的除染已經成功了,所有東西都回到正軌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