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陰影不重磅記者自留地台灣深度

從自己的身體到戰爭的身體,我在三個月內參加了五場台灣民防訓練營

民防訓練,與其說是抗敵,不如說是為了抵抗自己對自己的姑息。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園參加民防訓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園參加民防訓練。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黃奕瀠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10-26

#民防訓練#全民防衛#台海局勢#不重磅記者自留地#健身#戰爭

【編者按】「不重磅記者自留地」是端傳媒新開設的專欄,由來自不同地區的記者輪值書寫。這些故事也許並不重磅、也非必要,卻是記者生涯中,讓我們心癢難耐、不吐不快的片刻。我是本次值班的記者黃奕瀠,這篇自留地,來自我連續參加民防訓練營的經歷。

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訪台期間,我確診Covid-19。依據當時台灣政府規定,確診者必須居家隔離。網路成為我對外界的唯一感知,輿論氣氛急遽轉換,於我甚是鮮明──人們前一刻才歡喜目送美國重要政要座機離台,下一刻就見到中共軍機飛來。

儘管媒體記者盡職報導此刻緊張情勢,但這危顛氣氛沒有擴散到社會上。朋友們願意跟我分享他們從陽台上搶拍到的裴洛西座機起飛的影像,卻對中共軍演沒有什麼討論的慾望,一轟而散各自忙活去。那種感覺有點像是:「派對」過後,還是要回到「日常」。

中共武力威脅,就是台灣人的日常。相較過往,這次中共大規模實彈軍演,確實是個「新聞」,台海幾乎被封鎖,船隻無法出航,漁民難以出海。然而,此前的每一天,此後的每一日,中共軍機軍艦都在台海周遭侵擾,數據落成國防部發佈的報告,每天定時送到記者手上。我總說,早上叫起我的不是鬧鐘,是國防部訊息。

一般民眾就算無法清楚感知台海現況,但都不會否認中共架設數千枚飛彈對準我們的事實;打從二十年前,我首次赴陸起,結識的中國人也都不忘提醒我:有幾千枚飛彈對準台灣。甚至有人會撂下這麼一句:「真要,隨時可以把台灣打下來。」

政治上,兩岸總無法達成共識,但戰爭上,兩岸是有主客位的共知。對岸傳播的訊息,大自國家,小至個人,都會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等著挨打的那一方。

若真要被打了,怎麼辦?

隔離在房間裡的我,看著網路新聞,花了一分鐘,望著天花板思考一下:「如果真的有個什麼萬一,我是不是還得繼續隔離,不能跑出去逃難?」

平時這不成個事,但當你被公權力限制行動,無事可做只能任由思緒漫走時,這就是 to be or not to be 的問題。疫情指揮中心詳細制定Covid-19確診後的各種指引,但沒有提到:戰爭發生時,疫情控制應該怎麼做?

我不太確定是戰爭可怕還是病毒可畏,當時唯一清楚的是房間剩下餅乾一包,沒有飲水沒有囤糧,如果真有個萬一,只能依賴家中二老,但這又讓他們置身於危險之中。問題跑馬燈似地在腦袋快速跑過一輪,但也僅止於此,倒有一事可以肯定:我絲毫不具風險意識,戰爭準備簡直是零。

如果這不是演習,而是真正的戰爭,恐怕我真的只能繼續待在家裡,無能為力。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