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台灣文壇衝擊者王文興:留給AI時代的禮物,《家變》只是文字實驗?

《家變》等用「劣等中文」打造「高等文學」,但在AI也可瞬間完成小說的年代,慢讀一頁留白與記號,還能有多少啟發?

台灣小說家王文興。圖:台大出版中心

台灣小說家王文興。圖:台大出版中心

特約撰稿人 鴻鴻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10-06

#背海的人#家變#王文興#在島嶼寫作#台灣文學

【編者按】10月3日消息傳出,以小說《家變》衝擊台灣文壇的經典作家王文興於早前9月27日辭世,享年84歲。王文興於1939年出生於福建,1946年隨家人遷台。其作品《家變》被譽為台灣文學史上現代主義流派代表作品,此外的重要作品還包括長篇小說《背海的人》、《剪翼史》等。我們為此邀請到台灣作家鴻鴻撰文,解讀過去與當下,帶我們深入王文興的創作世界,及其閃耀至今日的文學魅力。

鴻鴻:作家、詩人,電影及劇場導演。《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作者之一並參與電影演出。多次擔任金鐘獎、金馬獎、費比西獎評審團委員。

我讀小學的時候,是1970年代之初,也就是王文興寫《家變》的年代。那時台灣開始有人開設速讀班,有實體課程,也有函授。我因為愛看書,恨自己讀書不夠快,去上了幾堂速讀課,發現重點無非就是「略讀」,一目十行,取其印象即可。讀速沒增加多少,反而讀書的樂趣全沒了,隨即放棄。

然而,王文興就是從那時開始,氣定神閒地推動他的「慢讀」理論。他在《家變》1978年洪範版序中聲稱:「任何文學作品的讀者,」──請注意,是「任何」喔──「理想的速度應該在每小時一千字上下。一天不超過二小時。」

這種對讀者的「橫征暴斂」,其實對作者的要求,比對讀者更苛──你的文字能不能經得起這樣細讀?恐怕許多作者都要捏把冷汗。慢,表現在王文興的創作時程上:一生伏案不輟,只完成了三部長篇小說;表現在他的美學上:用各種倒裝詞、錯別字、甚至造字、注音、記號、字體變化、重疊、反覆、逆反文法、空白,來製造閱讀的障礙,認為「流利是最大的敵人」;也表現在他的行為方式:他的演講和課堂,不論談別人或自己的作品,往往一堂課只能講幾行,一學期只能講幾頁。

楊德昌在《一一》中說:「電影發明了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至少三倍。」王文興的哲學剛好相反:「我一分一秒地感覺人生,便是延長人生。」他不是要把別人的人生據為己有,而是要用力地、認真地、分分秒秒把自己的人生嚼出滋味。

台灣小說家王文興。圖:目宿媒體YouTube截圖
台灣小說家王文興。圖:目宿媒體YouTube截圖

怪文字:引發軒然大波

這是第一本跟白話文運動以來文學家們苦心追尋建構的「優美中文」正面對決的小說。

還在念台大外文系的1960年,王文興和同學白先勇、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因缺乏發表園地,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藉著推介西方現代派作家及作品(第一期就做卡夫卡),鼓吹文學主題及技巧的創新,影響匪淺。王文興是其中走得最前,也走得最遠的一位。留美歸國之後,他開始寫作《家變》,歷時七載,於1972年完成,先在台大外文系學刊《中外文學》連載,隔年出版,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這道大波有其時代背景。1971年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正統中國」的代表性一夜潰散,舉國面臨信心危機。這時候居然有人出版一本小說,衝撞家庭的道德倫常,推翻中文傳統的標準,從內容到形式都顯得無比刺眼,活該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可以說,這是第一本跟白話文運動以來文學家們苦心追尋建構的「優美中文」正面對決的小說。

當時謾罵者不少,積極擁護者則如楊牧、朱西甯、以及「新批評」的推動者顏元叔;也有些人持保留意見,如林海音:「《家變》中的怪文字有的地方是文不文,白不白,看到最彆扭的地方,我自然不免要停下來推敲推敲,後來我索性不管它文字的變化了,因為我急欲了解的,是它的人物,它的動作,這樣一來,這些怪文字對我來說就有些視若無睹。」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