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李滄東首爾專訪:世上有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真相,而電影應該展現什麼?

「無論人生是什麼樣子,這就是隱藏在我們生活裡的秘密。這也可能,就是藝術的秘密。」

南韓作家及導演李滄東。攝:Woohae Cho/端傳媒

南韓作家及導演李滄東。攝:Woohae Cho/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金其琪 發自首爾

刊登於 2023-10-02

#光州事件#韓國電影

見到李滄東是在首爾的夏天。我們跟著這個夾雜少許銀髮,身穿黑色外套的沉默身影走上樓梯,推門,看見的是牆上韓文、英文、法文的《薄荷糖》(2000)、《生命之詩》(2010)、《綠洲》(2002)、《燃燒烈愛》(2018)電影海報。一幅巨大的白色油畫旁,再有一扇小門可進入。

小門內,窗邊的沙發背靠著巨大的《密陽》(2007)電影海報,畫面中的女子無力地臥倒。整面牆的書櫃塞滿小說,包括他最近在看的美國小說家Jeffrey Eugenides的新作《Complainers》。左側一個立櫃上,一張韓戰期間的黑白照片裡,一個士兵手提一顆人頭。桌上堆滿紙張,一張舊到有些捲邊的明信片立在一旁,是梵高1890年描繪農民午休的油畫《Noon - Rest from Work (after Millet)》。

這裡是韓國導演李滄東創作電影、劇本與小說的Pine House Film工作室,隱身在首爾合井站繁華商圈的街角。

1954年出生於韓國右翼保守重鎮大邱近郊安東縣的李滄東,卻是有著左翼關懷的電影導演、小說家。他童年窮苦,父親是當地所謂「失敗的社會主義者」。雖然中學就開始創作小說,但因家境所迫,他在慶北大學國語教育系畢業後就成為中學老師。

做老師期間,他業餘創作了小說集《燒紙》和《鹿川有許多糞》,多年後被翻譯成中文,在台灣與香港出版。40歲之後,他才開始拍電影。今年他69歲,電影的世界裡有了李滄東,李滄東的人生也更像是他自己的。

「我們人類之間有多少溝通?而通過電影,我們能夠進行多少溝通?」

李滄東說。年少時開始寫小說,是因為孤獨,想讓世上的不知哪一個人聽到自己。拍電影也類似。「我們人類之間有多少溝通?而通過電影,我們能夠進行多少溝通?」

他說拍電影很痛苦,渴望創作能改變社會,因此作品不多,平均五六年才有一部新作。但從1997年出道作品《綠魚》開始,他就一路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坎城影展最佳劇本,還有數個亞洲電影大獎、百想藝術大賞、青龍電影獎等,之後更受邀成為釜山電影節、坎城影展和金馬獎的評審。他還曾在後極權時代的韓國,被開明派總統盧武鉉任命為文化體育觀光部長,改革韓國電影制度。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