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芭比》,以及永遠對《芭比》不滿意的你

明明已取得卓越票房,掀起了全球級別的討論,超額完成了合家歡任務,卻因爲講的是女性議題,而遭到最挑剔的評價

《芭比》劇照。圖:網上圖片

《芭比》劇照。圖: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孫小椒

刊登於 2023-07-31

#Barbie

玩具商美泰和我們,其實都心知肚明,芭比可以代表一切女權觀點,但不可以不漂漂亮亮。

要討論電影《芭比》於各個層面引發的性別爭議,我們有很多視角可以切入,因爲不同社群都對《芭比》不滿意。

有擁護父權傾向的男性群體顯然對《芭比》不滿意,我們已經在轟轟烈烈的網絡「破防」大潮看見了,他們認爲女拳都要上天了;但對女權有比較深入瞭解和基礎知識的女權主義者也不滿意,《芭比》淺顯溫和,內容基礎,老調重彈,給不了深刻的新鮮的啓發;激進女權社群對《芭比》更不滿意,因爲角色們「服美役」,鼓吹外在形象美,還特別愛男人,基本觀點都還是以前自由主義女權那一套。

資深影評人們不滿意,因爲《芭比》是簡單的商業流水線公式喜劇,沒有高深的可解讀的手法和底蘊,卻被普羅大衆捧上天;酷兒群體有些人不滿意,因爲當中的酷兒形象雖然有,但刻板、臉譜又邊緣化;關注種族議題的人士不滿意,因爲《芭比》很明顯有白人女權的傾向,它基本只看見、闡釋了白人女性運動者理解中的女權主義。

總之就是,這部在全球掀起極大討論、創造票房奇跡的電影,所有人都不滿意,但凡你讀過點書,你都不能對這部電影滿意。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