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性別平等教育的推進與同性婚姻合法化,過去十數年間,性別議題在台灣逐漸從街頭走向制度化,也愈來愈受主流世界的關注。然而時至今日,也仍然有許多被消隱在大眾視界之外的性別相關問題,當我們從波瀾壯闊的街頭運動回歸日常,一間寧靜卻蘊藏豐富的書店,便成為凝聚議題關注者,及令知識與議題交相流動的重要空間。
華語地區裡,台灣性別議題場景在日常層面也相對豐富,這次,我們走訪三家分別開設在台北、桃園、台中的性別議題書店,它們中有已將近三十年歷史的「華文地區第一家女性主義專業書店」女書店,也有座落於中部巷弄、自LGBT基地探索轉型的「自己的房間」,也有在「性別盲」地區專心向非同溫層傳遞信息與能量的「瑯嬛書屋」。而我們關心的,是它們在日復一日的書香與活動茶香裡,聽見了哪些曾被隱去的性別聲音?怎樣凝聚及擴散聚腳群落?又如何回應性別議題在當下環境中的流動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