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端對談電影

香港新生代導演通宵大對談:我們自己,定義我們的年代

香港電影金像獎前夕,導演林森、劉國瑞、曾憲寧、賈勝楓、何爵天、卓亦謙相聚把酒通宵,吐露新一代的心聲與思考。

香港年輕導演: 曾憲寧、賈勝楓、何爵天、卓亦謙、林森與劉國瑞。

香港年輕導演: 曾憲寧、賈勝楓、何爵天、卓亦謙、林森與劉國瑞。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紅眼 發自香港;錄音整理 馬碧玉

刊登於 2023-04-14

#香港電影金像獎

「別人看來,這班人好像很齊心地做電影,因為我們正面對相似的問題,但再過五年、十年,會見到一些不同,有些人會妥協,有些人會走,繼續對抗這個系統。但只要我們記得今晚,或你最初的那個模樣⋯⋯」

【編者按】去年下半年開始,香港電影在疫情解封後一掃陰霾,湧現票房佳績小陽春。其間當然有識途老馬賣力新作,卻也有批新導演,試圖走出新路。本週日,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即將舉辦頒獎禮。香港電影金像獎向由不同代際香港電影人參與構成,也是新血老驥相爭場域。但更重要的,是在金像獎外——社運退潮數年間,「香港電影」屢屢成為香港變幻晴雨表,其與日益嚴格的審查之關係,與合拍片之未卜前景,都令它承受了多於電影本身的目光。年輕一代導演恰在此時出道,又對前途作何觀想?

借金像獎揭盅前夕,大眾目光聚焦香港電影之時,我們齊聚六位香港新導演,把酒通宵,談論今日及未來的香港電影。今次半私密,亦是半公開,有花生,有義氣,更有酒後真言,香港新生代眾導演之今夜不設防對談實錄在此,以饗讀者諸君。

如果說《七人樂隊》是上一代香港電影名導細數當年情的一次聯誼,那麼過去一年包括《正義迴廊》、《窄路微塵》、《白日青春》、《燈火闌珊》等剛好片名都是四個字的本地作品,應該就是幾名年輕新導演的一次即場合奏。他們有不同學院派系出身,亦有半途轉投電影工業,據聞手機裡卻有個「四字導演」群組,在謝票場盛行的今日,有時會相約去隔壁院廳「探班」一起出席映後活動,甚至試過總動員一起謝票。

不過,要約齊他們殊不容易。何爵天、曾憲寧和劉國瑞正忙著四出巡迴謝票之際,林森剛從英國回來,而賈勝楓則帶著《流水落花》到芝加哥影展走了一趟,卓亦謙則埋首為《年少日記》剪接後製。風塵僕僕,難得一聚,這夜看著他們摸住杯底談電影,像是一個昏燈而喧騰的長鏡頭,爭辯乾杯,拍檯笑罵,亂舉中指,什麼都有。如果以為這是一場金像獎前哨的訪談,將會非常失望。對他們來說,獎項與名次都只是上一代香港電影的傳統遊戲。

晦暗不明的社會狀況之中,他們展現了不甘平凡的電影創作精神。面對將來的電影之路,特別是下一部作品的落腳點,他們有時同聲同氣,不分軒輊;但其實身世不同,各有籌謀。他們在這充滿變幻的一年相遇,時代把他們約在一起,然後又分道揚鑣。

——召集人:紅眼

以下為對談實錄

端:紅眼

林:林森,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導演系,執導作品《窄路微塵》獲選「mm2 新晉導演計劃」。
何:何爵天,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視電影學院導演系,執導作品《正義迴廊》、《死屍死時四十四》。
劉:劉國瑞,定居於香港的馬來西亞導演及編劇,執導作品《白日青春》獲選第二屆亞洲電影投資會「電影培訓計劃」。
賈:賈勝楓,曾為文化版記者,執導作品《流水落花》獲選第六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專業組。
曾:曾憲寧,畢業於巴黎索邦大學電影系,執導作品《燈火闌珊》獲選第五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專業組。
卓:卓亦謙,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執導作品《年少日記》獲選第五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大專組。

PART 1:導演夢幾時開始?

卓亦謙未來,暫時五位導演。威士忌開樽,好酒,未加冰,免得浪費。

端:曾經有什麼電影作品刺激到你們想成為導演?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