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導演/畫家邱炯炯專訪:我們的時代缺少解風情的眼光

從《大酒樓》到《姑奶奶》再到《椒麻堂會》,邱炯炯再現了日子,填充了人生。

導演邱炯炯。

導演邱炯炯。 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張書瑋

刊登於 2023-04-04

#中國歷史#紀錄片#中國電影

生活的細節

2006年,邱炯炯通過繪畫有了一些積蓄。

於是他買了一台機器,打算做一些影像實驗,突然得知家裏的酒樓要結業了。

他連夜寫了一份大綱,「我當時想的是可以是虛構的,可以是扮演,可以是訪談⋯⋯」對這個題材的觸角很自然的展開了。他也看過很多實驗電影,對此不太忌諱,「而且第一次用這個東西的話我可能更勇敢,你懂我的意思嗎,我可能更加飢渴,特別想通過各種方式挖掘這個媒裁的可能性,以及實現夙願,畢竟是想了這麼多年的事情。」

那部機器之前他只用來隨便拍了點東西,甚至不算正式開了機。最開始的設想是在酒樓這個空間裏拍一個室內劇,拍兩個快三十歲的青年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那一年,邱炯炯也逼近了三十歲。後來,他乾脆直接用鏡頭面對真實,拍他的父母輩,拍他的朋友,這就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大酒樓》。

《大酒樓》從他的父親邱志敏拍起,拍了他所結交的親朋好友,再延伸到兩代人之間的對話,從自己的世代去觀看父母輩,問他們對朋友的看法,問他們對政治領袖和年輕偶像的觀點,也從自己的世代看自己,談接近三十歲的感受。素材以大量水的意象組成,游泳曾經是他父親的日常。酒也曾經是他父親的日常。最後的部分連續拍攝江水,那是邱炯炯的祖父輩撒下骨灰的地方。至此,《大酒樓》由親友的日常延伸帶上地方誌的氣質。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