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風物

《黑暗榮耀》:為什麼男反派可以慘死,女反派卻一定要「在公眾面前」慘死?

在懲惡揚善中以性羞辱去貶抑女性價值,等於合理化了女性在日常與社群媒體中遭遇的同樣挫折,這也是它止步於「爽劇」的局限所在。


《黑暗榮耀》劇照。 網上圖片
《黑暗榮耀》劇照。 網上圖片

《黑暗榮耀》第二部(後八集)上線,再掀現象級收視風潮,不只在韓國、日本、香港、台灣等地毫無懸念位居Netflix收視榜首,更在全球79個國家都打入收視前十,短短三天就在Netflix全球Top 10非英語影集排行榜登頂。而在中國的豆瓣網站,《黑暗榮耀》的第二部的分數(9.2分)更高於第一部(8.9分),顯見後八集不負觀眾兩個多月的期待,不但沒有爛尾,而且暢快淋漓完成了復仇。

豆瓣有一條高讚短評:「壞人都得到了懲罰,主角開始了幸福的生活,這種理所應當的結局終於等到了一次,終於不再是主角原諒放下、壞人自己懺悔的爛俗戲碼了。」——這大概就是《黑暗榮耀》能成為現象級影集的最重要原因:觀眾終於等到了一部久違的「惡有惡報」之作:不原諒,不和稀泥,沒有幡然悔悟的反派,也沒有廉價狗血的和解,復仇爽劇就該這樣好好復仇。

《黑暗榮耀》可謂「有腦」爽劇的示範。看完該劇,我也懂了為什麼編劇金銀淑能拿每集高達一億韓元的劇本費。她不但有條不紊又不落俗套地收束劇情,而且道德尺度拿捏得極為精準,絲毫沒有逾越主流社會的接受底線。

為什麼與性相關的羞辱就能精準打擊女性到體無完膚,而男性犯下與性相關的罪行卻還能大搖大擺招搖過市?

《黑暗榮耀》劇照。
《黑暗榮耀》劇照。網上圖片

爽劇為何夠爽

爽劇其實一點都不好寫。成功的爽劇要讓觀眾大呼過癮,又不能讓觀眾覺得線索經不起推敲、智商得不到尊重。而且復仇題材的難點是壞人既要被懲治,還要讓觀眾全程站在主角這邊,不覺得主角報復得太出格,或是被扭曲了內心。

這些劇作目標,金銀淑在《黑暗榮耀》裏全部達成了。雖然也有瑕疵,但至少完成度頗高。

劇情的爽利過癮和線索的合理自洽,是該劇廣獲好評的基礎。尤其後八集,把第一部留下的草蛇灰線逐一收攏,避開了各種狗血的情節走向(像是觀眾很擔心的喬妹展開三角戀、靠「霸道總裁」完成復仇等等),結尾還加入出人意表的反轉(涎鎮被冤枉),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了復仇的KPI。

爽劇夠爽的前提是「惡人」必須惡得純粹,沒有理由,也不懂反省。

涎鎮的扮演者林智妍在開拍前跟金銀淑反覆確認過「涎鎮為什麼這樣做」,得到的答案是:「你不需要給涎鎮找『為什麼霸凌人』的理由,她就是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不用努力、不會道歉、隨心所欲,所以她的行為是沒有理由的」。而這樣的反派人設,如自媒體「虹膜」評論所說:能讓觀眾在觀賞女主角復仇時「不帶絲毫憐憫和愧疚,投入這場爽快的摧殘行動。」

但僅僅如此還不夠。更難的部分,是處理復仇的「正當性」和操作尺度。女主角既要成功雪恨,又不能因為「以暴制暴」被觀眾討厭。這也是很考驗編劇功力之處。所以首先,復仇的根基要過硬。

編劇一氣呵成完成了觀眾期待的「報復」,又保持了文同珢的正面人設。兵不血刃的復仇之路,充分體現了《黑暗榮耀》的爽劇特質。

殘酷黑暗的第一集就讓我們看到,高中時期的文同珢遭遇校園暴力卻求助無門。她作為「社會弱勢」,想靠制度途徑尋求保護,卻只會被變本加厲欺凌。她所面對的整個社會系統就是縱容和助長霸凌的幫兇。正常的制度手段根本無法伸張正義,私力救濟才成為她的唯一選項。

其次是復仇的方式要精巧。換言之,就是不能髒了女主角的手——她可以精心佈局,卻不能實質違法,這才是高級的「惡有惡報」。文同珢的台詞也明示了這點:「雖然是我計劃了這一切,但這片廢墟是他們自己創造的。」她臥薪嘗膽十八年,終於成為了仇人女兒的小學班導。但用傷害對方小孩的方式實現報復,絕對會毀掉觀眾對女主角的認同,謹慎的編劇並不會選擇用突破道德底線的方式復仇,而是讓反派之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自相殘殺。

最後,復仇者一定要善良,這也是為了強化復仇的「正當性」。

合法途徑之外的復仇之所以能被觀眾接受,在於其本質是「懲惡揚善」實現正義,所以復仇者的「善」必須時刻在線。編劇也一直小心翼翼地拿捏分寸,確保女主角儘量不要波及無辜,也不要偏離主流社會的道德判準。

文同珢雖然沒有直接傷害涎鎮的女兒,但畢竟是她的復仇,害小女孩在學校被同伴孤立,所以她表達了非常真誠的愧疚。另一個細節是雖然文同珢當初是故意去接近男主角,但在知道對方的經歷後,她決定離開:「我怎能仗著自己是受害者,就覺得自己可以利用他呢?」

就連最後扳倒涎鎮的關鍵證物,也是由另一位受害者主動交給文同珢--從頭到尾,女主角既沒親自動手,也沒觸犯法律。編劇一氣呵成完成了觀眾期待的「報復」,又保持了文同珢的正面人設。兵不血刃的復仇之路,充分體現了《黑暗榮耀》的爽劇特質:各種助攻buff次第湧現,協助女主角一路開掛,借力使力完成報復。

《黑暗榮耀》劇照。

《黑暗榮耀》劇照。網上圖片

塑造「惡女」與懲罰「惡女」

為什麼男反派只要死得夠慘就行,而女反派則一定要在社會意義上、在公眾面前「慘死」?其中隱含的邏輯是:讓女性身敗名裂,更能有效摧毀她們。

很多大陸觀眾都提到,看這部劇特別解氣。編劇一個壞人都沒放過,包括女主角那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親媽,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如果放到陸劇裏,壞人做再多惡,恐怕最後也會出現情有可原或是顧念親情之類的戲碼。

但不少評論也指出了《黑暗榮耀》對反派所使用的懲罰手段在性別視角上難以忽略的缺陷。

豆瓣一篇劇評認為該劇是「以女性為主角的非女性創作」,因為劇作「透露出父權意識形態的痕跡」:女性反派承受了很多基於「性羞辱」的精神折磨,而男性反派只要被物理消滅就好,很乾脆很直接,一擊致命。

自媒體評論也有相似觀點。「羅嚴肅」指出:「同樣是霸凌,故事對於女性角色的懲罰是否比男性角色更嚴苛?三個霸凌女都受到了『社死』性質的懲罰⋯⋯但男性只是死了而已。」

《她刊》則質疑:塑造一個「惡女」時,「要寫她們的惡也好,要寫她們的『惡有惡報』也罷」,都該有更多的形式表達。

的確該劇無論是塑造「惡女」還是懲罰「惡女」,都不夠有想象力。三位女性反派,一個給老公戴綠帽子,一個吸毒後當眾自慰,還有一個被同伴嘲笑「胯下是公共財產」。出軌、失控、淫蕩,都是很陳舊刻板的惡女標籤。《黑暗榮耀》並沒有找到更有創意、跳脫刻板性別印象的方式去打造「惡女」人設。

編劇藉男主角之口告訴觀眾,女主角要藉復仇找回「榮耀與名譽」,所以讓反派失去「榮耀與名譽」合情合理——但只有惡女們經歷了名譽掃地的社會性死亡,惡男卻不用。大家都想看到壞人被懲治得越慘越好,但為什麼男反派只要死得夠慘就行,而女反派則一定要在社會意義上、在公眾面前「慘死」?其中隱含的邏輯是:讓女性身敗名裂,更能有效摧毀她們。

除了朴涎鎮,另外兩個女反派沒辦法因為校園暴力被公審,性羞辱和蕩婦羞辱就成了懲罰她們的方便法門。而兩個男反派明明都是性暴力的加害者,卻不會遭到社會譴責。孫慏梧強姦外加騷擾了一堆女性在劇中看上去只是穿插在劇情裏的小事,全宰寯那條高中線索最後直接不了了之,甚至沒有劇情交代。

為什麼與性相關的羞辱就能精準打擊女性到體無完膚,而男性犯下與性相關的罪行卻還能大搖大擺招搖過市?雖然《黑暗榮耀》的重點並不是性暴力,但這種缺乏性別意識的粗糙情節還是讓人不適。

另一方面,基於「性」的公開羞辱,究竟是否適合作為對「惡女」的報復方式,也有值得商榷之處。其實編劇一直想方設法讓復仇靠反派內鬨去推進,文同珢很少直接上場,而李蓑羅當眾吸毒,是少數由她直接策劃的懲罰。「私刑報復」的意義,是讓加害者獲得比「應有的」法律懲罰更多一步的報復,只是這一步未必要透過剝削女性身體(自慰被拍視頻)實現。

如果在「懲惡揚善」的過程中,以「性羞辱」去貶抑女性的價值,就相當於是隱晦地合理化了女性在日常生活與社群媒體中所遭遇的同樣挫折,這也是《黑暗榮耀》缺少鋒芒與真正的批判力度而止步於「爽劇」的局限所在。

《黑暗榮耀》劇照。

《黑暗榮耀》劇照。網上圖片

結構性暴力被偷換?

金銀淑過往的劇本雖然叫好叫座,但常被批評女性角色缺乏自主性、故事都靠男性角色主導。《黑暗榮耀》雖然的確還是有「父權意識形態的痕跡」,但金銀淑相比她自己還是進步了不少。

「虹膜」也指出,該劇的遺憾之處「不止於反派形象的粗糙。它把結構性暴力偷換為個體暴力,將制度問題塌縮為個人問題。」所以我們看到的,只是「善女」對「惡女」的報復。

不過從另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為結構性暴力沒法對抗、制度根本不保護底層弱勢,校園暴力才在韓劇裏高頻出現。2021年韓國教育部公佈的學暴調查後續處置結果裏,96%的案件都不了了之。《黑暗榮耀》也展現了現實的殘酷:如果朴涎鎮沒有跟兩條人命扯上關係,她用電捲棒燙傷再多人,也不會在法律層面得到嚴厲懲處。

校園霸凌並不是偶發現象,而是系統性的階層壓迫與叢林法則在學校這個小型社會裏的展演,而且與未成年犯罪、原生家庭、司法系統不公等一系列議題環環相扣。即使金銀淑這樣出色的編劇,面對如此複雜的系統性社會問題,也只能為受害者寫一部「爽劇」。

金銀淑過往的劇本雖然叫好叫座,但常被批評女性角色缺乏自主性、故事都靠男性角色主導。尤其在《太陽的後裔》之前,她筆下的女主角大多是坐等男神拯救的灰姑娘。《黑暗榮耀》雖然的確還是有「父權意識形態的痕跡」,但金銀淑相比她自己還是進步了不少。

至少《黑暗榮耀》裏,女性之間的情誼被大量著墨。女性互助所疊加的助攻效應,也遠比男人的協助更關鍵。從女主角的高中老師、工廠好友、房東奶奶到身為家暴受害者的助手阿姨,甚至是被霸凌後一直留在霸凌者身邊的金京蘭,是所有這些女性帶來的加成效應,協助文同珢得以完成復仇。而她也希望她們「去過理想的生活」、「去更好的地方」,別繼續留在被傷害的原地。

復仇,正是為了銜接起斷裂的人生。而曾在人生中遭受各種形式霸凌的「文同珢們」,內心的痛苦褶皺,或許也能被該劇所傳達的善意熨平一角。

參考資料
1.令頤,「《黑暗榮耀》,一場私人報復的勝利」,微信公眾號「壞姐姐來了」。
2.重木,「《黑暗榮耀》:復仇的『爽』與幻想的『坑』」,《新京報書評週刊》。
3.蘿貝貝,「《黑暗榮耀》:從殘酷現實連到瑪麗蘇」,微信公眾號「蘿嚴肅」。

《黑暗榮耀》劇照。

《黑暗榮耀》劇照。網上圖片

觸摸世界的政經脈搏
你觀察時代的可靠伙伴

已是端會員?請 登入賬號

端傳媒
深度時政報導

華爾街日報
實時財訊

全球端會員
智識社群

每週精選
專題推送

了解更多
韓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