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抗議潮大陸不重磅記者自留地香港深度端對談

中港青年對談反封控抗議:在斷裂和不信任裏,儘量建構公共的討論

「從此之後,不管你是什麼立場,都可以面對抗議這個選項了。」

2022年12月2日,銅鑼灣有一塊未有廣告展示的白色廣告牌。

2022年12月2日,銅鑼灣有一塊未有廣告展示的白色廣告牌。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編輯部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3-01-14

#反封控抗議#不重磅記者自留地#對談#年輕人#中港矛盾

「不重磅記者自留地」是端傳媒新開設的專欄,由來自不同地區的記者輪值書寫。這些故事也許並不重磅、也非必要,卻是記者生涯中,讓我們心癢難耐、不吐不快的片刻。

佇立在2023年的新開端,防控政策放寬、邊界重新開放,當初抗議的呼聲仍然在一些人的心底裏翻滾。這次自留地的兩位值班記者K,邀請了三位在中國大陸、香港生活的青年來對談。封控抗議為他們帶來了不同的意義,讓他們看到素未謀面但共同的臉孔,又或使他們重新斟酌對中國大陸、香港各種距離和關係的理解。沉澱過後,他們向我們分享對改變的期盼、個體察覺到「這樣並不對」的瞬間,與及政治創傷帶來的複雜感受。對談中點點細碎的碰撞,迸發出對話的可能性。

對談者:

小悶,身處北方城市,在大學參與抗議活動。他稱自己曾是小粉紅。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公共事件,覺得抗議從此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種選項。

王大壯,在香港讀大學,參與在地聲援行動。她說,個體行動的參與,在現場的感受、看見的面貌、打破的偏見,是行動中能留下最根本的東西。

Axel,曾在香港從事傳媒工作。最近剛從歐洲哲學研究所畢業,處於「失業、失學」狀態。抗議潮初期聽了Clubhouse一晚上,有種見證歷史的心情。在抗議潮中,他看到潛伏於香港社會的情緒,也看見自己的轉變。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