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一月天,儘管是這個城市最冷的月份,但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午間依然維持宜人的溫度,相當適合出門走走;以「新動物園運動」為口號改造、月前重新開幕的壽山動物園,正是這樣的好去處。
試營運初期,壽山動物園入園門票採取預購制,閉園一年多、新設施加上限額的吸引力,讓許多民眾對「新動物園」充滿期待,近一個月過去,於平日前往參觀的人潮不減。不過每個人對於新動物園寄予的想像都不同,2022年12月下旬,在開幕的第一週,就有一名遊客因為「期待落空」引起騷動,佔據新聞版面。
這位帶著女兒來參觀的爸爸,因為遊園體驗不佳在臉書社團發文抱怨:他雖然第一時間覺得新建築還不錯,但在搭乘遊園小火車繞園區一圈後,卻發現動物欄舍變化不多,認為改建似乎著重在人用空間;接著感嘆壽山動物園已經多年沒有長頸鹿,該欄舍改由伊蘭羚羊使用,飲水台卻還是原先的長頸鹿斑紋彩繪;最後話鋒一轉,提到了動物多是老面孔,而且「又老又殘」,其中一隻公獅還瞎了隻眼,令人鼻酸。
「以前去看覺得壽山動物園好像動物的養老院!整修完去看,覺得是接待中心重新裝潢的養老院⋯⋯」
其實,這篇抱怨文對動物所處環境的觀察比許多遊客都仔細,也有關心動物之處,但是又老又殘、動物養老院的說法引來爭議,眾多網友紛紛批評發文者不尊重生命。上述兩種描述,也因為極具話題性,被許多網路媒體截取入標,傳播得更廣;壽山動物園隨即出面回應,說明文中所指的瞎眼老獅「二哥」如何醫療,對老病動物的悉心照顧獲得了大眾讚賞。
這場意外的小插曲,讓重新開幕的壽山動物園討論度更勝網紅行銷。雖然有像發文者這樣,期待看到更多動物的遊客;但從網友留言,也可看出許多台灣民眾對動物園的期望,已不再只是過往單純的觀賞奇獸。
一個場所的改建,當然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但是動物園的轉型、更新,仍有許多標準可評判優劣。你對動物園的想像是什麼?在一座翻新的動物園,你會想要看到什麼樣的場景?什麼樣的動物園,又可被稱作是「現代」動物園?
動物園,為何而養?
現代動物園指的並不是「現在的動物園」,新蓋的動物園也可能完全不符合現代動物園精神。
「現代動物園指的並不是『現在的動物園』,新蓋的動物園也可能完全不符合現代動物園精神,這類動物園和現代動物園最大的差別是,它們存在的意義首先是滿足遊客,接著才去考慮動物。」在台灣從事動物園推廣、經營「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臉書專頁的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MMU)動物園保育生物學碩士蔡穎昌說道。
蔡穎昌表示,世界上有一萬多座設施自稱是動物園,其中約莫僅有1,600座獲得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WAZA)、美國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ZA)等機構的認證,用中性的語言來說,這些受認證的動物園才可被稱作是現代動物園。
台灣有台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壽山動物園三間公立動物園,分別隸屬於台北市教育局、新竹市產業發展處和高雄市觀光局。其中,台北市立動物園是WAZA、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EAZA)、東南亞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SEAZA)的會員;壽山動物園在2015年也成功加入SEAZA;新竹市立動物園則尚未加入任何國際動物園機構。
要獲得國際動物園機構的認證,動物園的人力、動物的飼養狀況、空間、教育推廣資源都會受到評估;但從更專業的角度來看,直接將「受認證的動物園」和「現代動物園」畫上等號,是一個過於簡化的說法。
蔡穎昌說明,「WAZA曾明確提出,為野生動物開創未來(Building a future for wildlife)是現代動物園的本分,或者說是願景。現代動物園帶給遊客的娛樂、滿足,甚至是自身的炫耀功能並不會消失,但相比這些,它們會將園內的動物福祉放在第一順位,並思考能對園外的野生動物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對現代動物園來說,「為何而養」比起「養了什麼」重要許多。蔡穎昌特別提及,與現代動物園發展息息相關的學術理論「保育心理學」,便是透過提供體驗來激發觀者心中的保育意識,進而帶動對環境有益的日常行為。
而現代動物園最想要傳遞給遊客的資訊,其實就是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所說的那句:「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有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
現代動物園想要推行的理念,有沒有辦法透過好的資訊設計或宣導好好傳達給遊客?遊客如何看動物園、對動物園抱有什麼樣的期待?兩件事實際上互為因果,現代動物園若想發揮教育的功能,雙方都需要做的更多。
「如果動物園的核心理念,是以教育為目的,或以保育為宗旨,那在照顧動物、支持保育計畫的過程中,動物園有什麼是可以分享給遊客、讓他們來動物園也可以有所成長的?如何讓展示內容從自己的動物園裡『長出來』,而不是網路搜尋就能有的動物百科?這個是作為教育單位需要去思考的事。」國家教育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蕭人瑄說道。
蕭人瑄指出,引起騷動的壽山動物園抱怨文中,有個很好的概念被忽略了:那位遊客指出了「羚羊的欄舍還是用長頸鹿彩繪」,他無意中關心到了環境陳列和遊客間的關係。雖然大多數遊客並不會細究動物圈養環境中的彩繪內容,但這些細微之處,都可看出動物園想要傳遞給遊客的訊息,是否經過仔細思考。她說,動物園中「友善動物的環境」和「友善遊客的環境」可以如何巧妙地融合,除了需要各方用心,也需要主事者的智慧。
走一條現代動物園的路
二十多年前,台北市立動物園會需要在每年4月的兒童月掛出紅布條,呼籲遊客不要餵食動物;現在有人想餵動物,其他遊客會馬上制止,有時候還是孩子阻止大人。
隨著時代更迭,動物園的任務不斷發生變化,雖然生活在21世紀,大多數地區的人們已經離蒐集珍稀動物、展現權力的動物園已然遙遠,但消費主義的影子仍充斥在許多展演動物場所中。若要轉型為現代動物園,彰顯動物園的保育與教育功能,則需要整個社會共同付出努力。
在動物園任職超過二十載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前園長金仕謙,分享了一段幾乎要被世人遺忘的過往:「二十多年前,台北市立動物園會需要在每年4月的兒童月掛出紅布條,呼籲遊客不要餵食動物;兒童月時、假日過後,我們(獸醫)還常常要急救一些肚子裡塞滿了餅乾、蛋糕的動物。現在有人想餵動物,其他遊客會馬上制止,有時候還是孩子阻止大人。我們花了這麼多時間才走到現在。」
要讓遊客認知到「這個場合」不能做這樣的事,硬體的設計、動物園的內部管理,以及社會氛圍的塑造都很重要。金仕謙表示,有些遊客去新加坡動物園不會亂丟垃圾、亂餵動物,但在台灣就是會這樣做,要扭轉這樣的現象,就要先確立動物園本身扮演的角色。
台北市立動物園作為台灣最大的動物園,規模放在全亞洲也是數一數二,但這些年來,園區飼養的物種正在有計畫地減少。金仕謙說明,台北市立動物園在1970年代的規劃階段,專家學者的建議是七百多種動物;1980年代剛開園(由圓山搬遷至木柵)實際飼養的動物數量為五百多種;他卸任園長時,數字已降到約350種。
「我的目標其實是降到250種。很多人問動物園為什麼不引進更多的『明星動物』,但明星是被打造出來的,」金仕謙說,在空間有限、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動物園就必須思考要對什麼樣的動物,付出更多的關注?
後來,台北市立動物園選擇讓資源做適當分配,以提供珍稀物種更好的環境,不再沒有計畫的繁殖各種動物。金仕謙說,當動物數量下降後,展場的草都長出來了,「以前全是爛泥巴,因為動物太多了。」
動物園本身先擺脫蒐集奇獸的思維,遊客才能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動物園。其實,若有動物園被遊客形容為「動物養老院」,是值得讚許的走向,近年來,談到台灣動物園的保育貢獻,雖然多數民眾會認為是主導國際交流的台北市立動物園一枝獨秀,但台灣各動物園間,事實上已經有了角色分配的輪廓。
「約20年前,台北市立動物園開始和國際搭接,邀請國際的專家來指導我們進步,導入對的照養和管理方式。」金仕謙說,這些訓練課程同時也對台灣所有的動物園夥伴開放,因為當所有動物園的水準都提升時,他們在保育的路上才不孤單;國際間的保育合作計畫,也都需要國內其他動物園協力,後援才會足夠。
金仕謙說,「大家必須放下你的、我的、他的、可愛的、明星的,這樣的壓力,讓研究單位專心做研究;讓有醫療、繁殖專業的單位專心做這些事;讓其他有照養能力的單位分擔照顧老化個體。」而這樣的團隊合作,金仕謙認為,經過多年溝通已逐漸在台灣動物園界內部成形,並作為動物園日常運作模式。
「新」動物園與「舊」遊客
無論是遊客拍打展窗、提著塑膠袋被獼猴攔截或追逐、物品掉入展區,種種意外狀況並非特例,許多入園的遊客,似乎還沒準備好應對這場「新動物園運動」。
談回部分遊客執著於違規餵食動物的心理,金仕謙認為,「這些民眾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動物)、可以藉此獲得動物的親近,讓自己與眾不同。」
這類遊客很難完全消失,就在幾天前,台北市立動物園才剛發生有家長丟洋芋片餵食鬣狗的事件,但其他遊客也主動出聲譴責,在多年的教育宣導和整體社會風氣的轉變下,現在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已經不需再由園方掛出紅布條警示。
不過,明目張膽的餵食少了,遊客的微小脫序行為仍每日在動物園上演,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工作人員每天開園前都需要撿拾花圃中的垃圾。實際走訪園區更新後的壽山動物園,刷票進場後,迎面而來的第一個展區,就是可愛的狐獴家族,包圍玻璃展窗的成年遊客克制地用眼欣賞;但偶爾,也會有尚不懂事的幼兒拍打展窗,有些家長立刻阻止,有些則放任,在一旁的閘門指引遊客入園的工作人員,也未能分神注意展區狀況。
向右側的動物小徑走去,在截尾獼猴的展區旁,則圍滿了野生台灣獼猴,形成「猴子逛動物園看猴子」的奇特風景,但一位提著塑膠袋經過的遊客打破了寧靜,塑膠袋裡的食物立刻引起猴群關注,雙方展開了追逐戰,所幸台灣獼猴很快就放棄,回到截尾獼猴的籠舍旁。
再往前來到草原動物區,一團衛生紙不知何時掉進了鴯鶓展區,兩隻鴯鶓爭相叼起把玩,最後在遊客的驚呼聲中,其中一隻迅速把衛生紙吞下肚——無論是遊客拍打展窗、提著塑膠袋被獼猴攔截或追逐、物品掉入展區,短短兩小時內發生的種種意外狀況並非特例,而是壽山動物園的日常,許多入園的遊客,似乎還沒準備好應對這場「新動物園運動」。
其中,「邊走邊吃」是最被難察覺的不適當行為,尤其是幾乎人手一杯的手搖飲,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表示,「這次壽山動物園的更新,沿途都設置了看版,提醒遊客食物放進背包、不拿塑膠袋,但是還是有很多遊客用塑膠袋提著食物或飲料進場,入口處的工作人員也沒有加強提醒,」林美吟說,協會平日來宣導時,至少會勸阻20到30組遊客,假日更會多達100組以上。
在壽山動物園此次的更新中,一個鮮少被提及、但卻相當重要的小變化,就是增加了不少「食物不外露」的教育宣導牌面,合作設置看板的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初期也會在重要節日來到動物園現場,協助提醒遊客。林美吟強調,壽山動物園是一座蓋在自然環境中的動物園,來到此處的遊客,其實是進入台灣獼猴棲地的「客人」。
邊走邊吃在台灣是生活的日常,逛動物園時也不例外。從動物園落腳壽山開始,遊客就不避諱地將食物展現給這些原生住戶,園方近年則選擇以氣槍驅趕靠近遊客的台灣獼猴,老舊的「扒手出沒請注意,小心獼猴」告示牌,至今也仍未取下。衝突的引信何止早已埋下,以鬱積多年來形容,或許更為貼切。
如今想要達成新動物園運動中「讓動物與人類友善共存」的目標,勢必——本也應該如此——需要由人類做出妥協,將食物收起,避免引發人猴間的衝突。
然而,動物園走起來動輒一、兩個小時,要遊客完全不吃東西,其實有些強人所難。不過,壽山動物園的獼猴並非全園區出沒,沿著動物小徑一路走到餐廳的路徑,是猴群最常聚集的區域。這樣的路線,源自於沿路的草食動物區為半開放空間,猴群可以和草食動物們「共享」餐點;再往前的餐廳,對猴群來說更是長期存在記憶中的美食供應地。
壽山動物園此次更新並未將餐廳移位,目前用餐區域也仍保持開放式,因此遊客在園區的餐飲區進食時,只能眼觀四面,小心不要被獼猴搶食。不過,即將於今年開張的「光室咖啡」,採用的是園區的黑猩猩舊籠舍,這次被關在籠子裡吃東西的,換成了遊客;據了解,壽山動物園方也有意將目前的餐飲區改為封閉式,未來遊客在園方的用餐空間遭搶食的問題,有望大幅改善。
林美吟表示,在這條猴群出沒路徑上,遊客最好避免邊走邊吃。而裝食物的袋子,也不能是塑膠袋等透明包裝;帆布袋、便當袋等能完全擋住內容物的包裝則能減少被猴群發現的機率,簡單來說就是「不要被看見食物」,想要吃東西時,也可以先看看四周,沒有野生獼猴再進食。
客觀上來說,動物園就是一個需要控制動物生活的場域,差別在於如何恰如其分地符合動物需求,滿足動物福祉,壽山動物園改造主軸之一的「動物的自由之地」,是一個能不斷接近但無法摸到終點的目標。
另一方面,也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讓這裡住著真正擁有自由之身的動物居民,若是反過來要求野生動物「守規矩」,不僅不切實際,在動物權口號的映照下,也會成為一部荒誕鬧劇。
動物園的、遊客的「角色設定」
動物園給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保育、教育場所,還是遊憩之地?如果要兩者並重,兩個功能打架時,動物園的回應又要以誰為基準呢?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要約束人們習以為常的行為,只靠看版被動提醒遠遠不夠,何況是在動物園這樣解說牌林立的設施之中。
蔡穎昌說,國外有些動物園會在入園時檢查遊客攜帶的物品,不能隨意帶食物進入,雖然這大多是為了避免遊客餵食園內動物,壽山動物園的狀況也相當特殊,和其他有野生動物穿梭其中、但和人保持距離的動物園不同,需要找到自己的出路。但至少,在遊客入園時積極的主動宣導,是目前動物園方可以直接做到,卻沒有執行的工作項目。
台灣的三間公立動物園中,蔡穎昌認為,壽山動物園的定位最不明確——台北市立動物園是一間大而全的城市動物園,改善目標是把規模做小、讓細節到位;位於公園之中的新竹市立動物園,設計上確實有滿足到市民需求,是一間遊客逛起來舒適的動物園,最大的問題在於對動物不友善;但壽山動物園在改建後,在遊客體驗和動物生活環境的改善上,表現都不是很亮眼,雖然動物欄舍的問題沒有新竹市立動物園大,卻也只是勉強堪用。
蔡穎昌以他過去參觀英國達德利動物園(Dudley Zoo and Castle)經驗指出,該動物園圍繞著市中心的城堡建立,而城堡是一座不能動的古蹟,動物園的設計需要配合城堡、與它共存,「這有點像是獼猴的存在,只是建築不會和人有衝突。讓野生獼猴變成動物園的正面特色,或許是壽山動物園可以發展的方向。」他說道。
由於沒有遇上相同狀況、大眾文化類似的國外動物園可作參考,壽山動物園若想要改善問題,只能多方擷取經驗嘗試。曾在美國的黑猩猩與人類交流研究所(CHCI)擔任黑猩猩照護員三年多的蕭人瑄,回到台灣後,她仍時不時會到台北市立動物園,隔著玻璃窗和園中的黑猩猩互動,做著旁人看起來怪異極了的「黑猩猩禮儀」:露下齒笑、點頭、手臂前伸打招呼、上半身下彎。
這些對黑猩猩來說友善或非威脅性的行為,在CHCI不只照護員要會,所有參觀遊客也都必須學習,不過該設施的參訪是專人導覽、小團制,蕭人瑄坦言,在人來人往的一般動物園,直接教導遊客「動物禮儀」的成效可能很有限,困難點在於人們是否抱持尊重動物的態度而來,並且可以接受動物的不回應,「學習動物的語言,只是建立友善關係的敲門磚,讓兩邊比較容易開啟一段關係,之後如何互動則因人而異。」
其實,專人導覽對動物園來說並非不可行,「校外教學很適合啊!」這樣的做法,林美吟表示可以先在團體預約進園的族群中推行,像是許多學生參訪本來就有老師導覽或帶領,直接整團宣導,或提供給導覽人員正確的資訊,讓團體能夠有所依循,都可以有效地避免一部分人猴衝突。
此外,學習動物語言雖然不一定能獲得友善回應,但至少能減少誤會造成的傷害——壽山動物園大門附近一面大大的看板,就提醒著遊客:台灣獼猴咧嘴露出牙齒是威嚇或害怕的表現,不是在對人笑,因此,遊客也要避免對獼猴露出牙齒。
動物園在人類社會的角色不斷的轉換,在轉型為現代動物園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矛盾,蕭人瑄舉例,光是動物組「把動物照顧好」和推廣組「回應遊客需求」的任務,就很可能彼此衝突,在面對不同聲音的遊客時也難有共識,也因此,動物園在經營上,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把動物放在首位,才能站得住腳。
「動物園給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保育、教育場所,還是遊憩之地?如果要兩者並重,兩個功能打架時,動物園的回應又要以誰為基準呢?」蕭人瑄說,一旦確認自己是保育場所,就算制定的措施會讓遊客心生不滿,但也能有堅定的理念去解釋,她認為,這也是一種社會教育及環境教育。
而遊客來到動物園,也應該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蕭人瑄表示,她自己在帶朋友或學生去動物園拜訪黑猩猩時,有個很重要的環節是讓團員知道「我們是客人,而長住在園區中的動物才是主人」,她說,「在我們的文化裡,『有禮貌的作客』這件事受到支持,告訴民眾該怎麼做之後,他們對動物可能有的反應就會受到引導。所以,至少要告訴遊客,要怎麼當一個有禮貌的客人。」
老、病、死,看見真實的動物生命歷程
圈養動物生、老、病、死的生命歷程,隨著現代動物園的發展,「老、病、死」也脫下商業的隱形衣,開始在大眾面前展現。
回到前文父親發文提及的「又老又殘」獅子「二哥」,圈養動物生、老、病、死的生命歷程,隨著現代動物園的發展,「老、病、死」也脫下商業的隱形衣,開始在大眾面前展現。
「動物養老院」事件發生後,壽山動物園、合作醫療動物的屏東科技大學獸醫教學醫院接連在社群媒體發文,說明二哥的醫療歷程,並告訴人們,「生老病死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環,老年野生動物的存在更是對動物園照養的肯定。」
野生動物的醫療充滿不穩定性與挑戰,需要許多單位共同合作,動物健康狀況是否有異,也仰賴平時照養的保育員細心關注。
「在整個過程中,開刀是最簡單的,如何把獅子安全地麻醉後放在手術台上,才是困難之處。」負責執行二哥眼球摘除手術的屏東科技大學獸醫教學醫院小動物外科主任、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副教授鍾承澍表示,保育員對動物健康的日常觀察不可或缺,而動物園獸醫的角色,就像是家庭醫師,可以處理一些小狀況,但若需要更精密的檢查,就會和外界的獸醫合作,有時,甚至會向人醫諮詢。
在去年8月完成眼球摘除手術後,高齡20歲的二哥恢復良好,很快就回歸正常生活,現在遊客來到壽山動物園,很容易就能看到牠在戶外展區放鬆地呼呼大睡的身影。壽山動物園獸醫師池苑鈴表示,園裡的大型動物除了約二到三年會進行一次麻醉健檢外,幾隻年紀偏大的獅子和老虎,因為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老年病,在日常的伙食中還會加入鈣粉等關節保健品,動物園對老年動物的照顧,朝著維護生活品質的方向進行。
這些照養的資訊的細節,也逐漸被透露給大眾知道。對少了一隻眼睛的老獅子,發文抱怨的父親雖然以又老又殘形容,但也寫下了「令人心酸」的評語,能窺見其中隱藏對動物的不捨,這樣的情緒,也許是因為過去在動物園的展示區中,遊客鮮少能真實地看見動物的生命歷程。
歷經一年多的改建,如今壽山動物園帶著「新動物園」的理想重新開放,提升動物福祉的目標,有些展示區有所前進,有些仍原地踏步;動物園方、遊客和野生獼猴的相處,也尚未取得共存的平衡。
對動物園來說,新壽山動物園如何定位自己?這些目標,是否能融入園區的體驗之中?在和壽山「原生動物居民」的應對上,動物園方能否回歸現代動物園的精神,以「將動物放在首位」的方式教育遊客、學習人猴共處之道?
又對遊客而言,參觀動物園時,你想看到什麼?你所期待的現代動物園,是一個什麼樣的場域?你會願意為下一次參觀動物園做好哪些動物禮儀?當然,如果你來到的是壽山動物園,那麼就先為台灣獼猴做好準備吧。
好文章,触及了很多围绕动物园的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希望未来能在端上看到对这些问题进行更进一步深入讨论的文章
我心目中的理想動物園。
動物園功能:
1)瀕危物種的棲息地及繁殖埸所。
2)教育人類如果和動物公平相處。
3)在不傷害動物下,提供娛樂。
4)設置空鐵籠,供遊客裸體進入籠內飲食休息,給其他遊客觀望。
頭三項建議不用解釋,各位也明白。第四建議的設立,用意提醒人類脫去衣服後與動物無異。另外給人類一個機會去感受一下被別人觀望的感覺,學懂謙虛。
可惜,我有生之年也不會見到這樣的動物園。
引人省思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