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聲生不息》的「國貨港樂」:停在懷舊的風裏,和真實的香港越走越遠

當香港面目全非,獻禮回歸25週年的《聲生不息》捧起「港樂」懷舊。弔詭的是,中國和香港流行音樂的關係,也是前所未有的疏離。
中國音樂節目《聲生不息》。

(小田,業餘撰稿人,關心中國的香港和香港的中國)

首播破億收視、Youtube播放量超260萬、香港TVB收視超一百萬人,獻禮香港回歸25週年的《聲生不息》,甫播放便成為近兩年來中國大陸最有迴響的音樂綜藝節目,在牆內外掀起一股懷舊「港樂」的熱潮。

這個節目召集16組來自中港兩地的歌手,包括資深一代林子祥、葉蒨文,六、七十後的楊千嬅、李克勤、李玟,八十後的周筆暢、劉惜君,以及千禧後的炎明熹等,以「舊曲新編新唱」的方式演繹不同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經典。在4月下旬至7月這長達三個多月內,《聲生不息》每週播出,以造勢「香港回歸25週年」和營造「中港一家親」的氛圍。

作為回歸獻禮節目,《聲生不息》必然不只是舞台高級華麗、歌者深情獻唱的的純音樂節目。它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聯辦宣傳文體部特別指導,經大陸「綜藝巨頭」芒果TV、湖南衛視和香港TVB聯合製作,節目還未開播就收到超過6億的廣告收入。

這是個由國家宣傳、雄厚資本和成熟文化工業共構的重磅主旋律節目,一邊廂藉懷舊「港樂」意圖「文化凝聚」中港兩地人心,另一邊廂又藉機生產有關「香港」和「港樂」的宏大論述,承擔官方意識形態和國家宣傳的任務。而在這些節目的操演中,埋藏的是中港之間回不去的鴻溝和裂縫。

何以「港樂」,為何「香港」?

《聲生不息》誕生在簡中輿論場「貶港」和「去香港化」的兩股趨勢中,是官方輿論在回歸25週年前夕重建香港形象和重新「接受」香港的舉動。

經歷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和2020年以來的Covid疫情,香港的社會抗爭和「免於清零」的防疫政策讓自己「坐實」了中央「壞孩子」和「忤逆子」的形象。在意識形態部門的默許甚至推波助瀾下,簡體輿論場內的「香港」常常作為「中國模式」的異端而被嘲諷、貶斥、批判乃至仇視。香港的形象,可以說跌至八十年代以來的谷底。

中國音樂節目《聲生不息》找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錄製開場白。
中國音樂節目《聲生不息》找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錄製開場白。

與此同時,近年「香港」成為不能亂用的敏感詞,而「香港」在大陸的呈現也受到「去香港化」的待遇。2019年中央頒佈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官方便推動「大灣區」命名,強調港澳和珠三角九市之間的一體化,並以傳播力甚強的娛樂節目推而廣之(見孫小椒郭一路的文章)。因此,香港藝人雖然一貫在中國大陸娛樂節目登台,但「香港」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而以「大灣區」的面目出現。2021年的熱播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香港藝人張智霖、陳小春、林曉峰、謝天華和梁漢文被稱為「大灣區哥哥」,《乘風破浪的姐姐》中,胡杏兒、鍾欣潼、蔡卓妍也被稱為「大灣區姐姐」,而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亦在2021年首次播放了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題的「灣區升明月」中秋電影音樂晚會。相反,香港藝人若嘴快自稱來自「香港」而非「中國香港」和「大灣區」,就可能在大陸互聯網上遭到口誅筆伐

《聲生不息》正是誕生於這兩種輿論現象之上。當(官方有份造成)內地輿論貶抑香港已久,而官方要在回歸25週年營造氣氛,唱響「中港一家親」的主旋律,那麼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流行音樂——一種風靡全國的「非政治」文化產品,就正是值得被宣傳部門追尋激活、凝聚兩地撕裂民心的彌合劑。無論對宣傳部門還是大陸民眾,香港流行音樂都是一種香港的好,一種挑撥心弦的集體記憶,一種因當下現實不滿而要捧起懷舊的「老好香港」。這樣的「香港」,既滿足全國人民的情懷,又似乎可以促進兩地感情交流。

由此,《聲生不息》和近兩年言必稱「大灣區」的娛樂節目截然不同。在節目中,「香港」這個命名被重新「接受」,可以被「光明正大」地言說和談論,以此彰顯香港的「獨特性」,而並非一味強調和中國的「同一性」。顯然,關於香港的稱謂並非無關宏旨,而是精心考慮的權力操作,當中政權需要香港叫什麼名字,香港就要被叫什麼名字。這次政權需要突出「港樂」,「香港」這個舊詞就能復活。當然,這也跟節目的獻禮特質有關:畢竟回歸25週年的是香港而不是大灣區。

「傳奇國貨」: 港人(不)參與的「港樂」敘述

在重用「舊詞」的同時,《聲生不息》也創造了一個新詞:港樂,並首次將其形容為「傳奇國貨」和「中國製造」,從而為香港流行音樂貼上國家和民族的標籤。

因為不符香港的語境,「港樂」這個新的說法是節目的爭議之一。「港樂」在香港多指香港管弦樂團,而不是節目指代的香港流行音樂,後者在香港多被稱為「粵語流行曲」或「廣東歌」(Cantopop)。但節目還是採用「港樂」說法,似乎更貼合大陸語境,因為既類近「港片」和「港劇」的說法,也比「廣東歌」更符合「香港回歸25週年」的主題。

在這樣的新命名下,也許是中國電視節目的首例,《聲生不息》藉機建立了一個關於香港流行音樂的宏大敘述。在節目近二十分鐘的先導片中,一個「港樂」從萌芽到黃金時代的故事經主持人何炅頗為浮誇的旁白被這樣講述:

「在厚重的編年史上,香江的詩歌是『歸家』的引言。伴隨著我們相同的脈搏聲,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時刻,香港流行音樂將再度回蕩在每一寸有華人的土地上。文脈賡續,血脈相融;湘香與共,擲地有聲。2022年的這次歌唱,我們帶著澎湃的心,開箱港樂『傳奇國貨』,為中國製造搖旗吶喊,共著唱出來的港樂史,收藏聽得到的中華情。」

隨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突然」現身,大談香港音樂是香港人美好的集體回憶,繁盛期在內地、台灣風行一時。其後,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音樂人和學者開始輪番上場言說,追溯港樂的起源是粵曲,然後在七十年代發生轉變,不僅發展了敘說社會心態的通俗歌曲,另外也始終不忘家國,表現中國人的精神和思想和民族大義。

中國音樂節目《聲生不息》。
中國音樂節目《聲生不息》。

先導片繼而敘說,港樂經影視劇和外來文化的傳播,在八十年代進入黃金期,九十年代風靡亞洲。最後,先導片以「港樂新篇章」作結,加插香港回歸25週年的重要時刻(中聯辦易名、自由行、港珠澳大橋、國安法立法、中央支持香港抗疫)和林鄭月娥的講話,為歌手登場和節目拉開序幕。

這種港樂敘事至少有三處可議之處。

首先,論述強調香港音樂和中國音樂的同根同源,追溯香港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一脉相承。舉例而言,節目將港樂追溯到中國的地方文化粵曲之中,而填詞人鄭國江評價自己的詞講「中國人不怕艱難、很堅毅、對事物的包容」,盧國沾就有很多「民族大義」的歌(如《萬里長城永不倒》),黃霑則「對唐詩宋詞滾瓜爛熟,很容易傳遞(中國)最傳統的各種思想」。在這一層敘事底下,片段和講述卻也分明顯示,是香港和中國的「區隔」和「分離」(所以有外國文化影響),而不只是「文脈賡續,血脈相融」,才造就了香港流行音樂的榮景。這不便點明,但片段卻很難完全掩蓋這些香港流行音樂的真實歷史。

其次,這種港樂論述的營造是有港人高度參與其中的,節目受訪人物之「本土」、粵語使用程度之多,都是大陸節目所少見。香港研究領軍學者朱耀偉、音樂人鄭國江、郭偉亮(Eric Kwok)、劉卓輝和譚詠麟等人都主要以廣東話言說香港流行歌的歷史發展。節目大幅引用港人的話語,意在以香港人的聲音,彰顯香港流行音樂的獨特性和輝煌歷史。

但港人參與的敘述自然不是要導向一種挑戰國家文化的「本土」文化認同。恰恰相反,節目試圖視「港樂」為中國的地域文化,港人聲音的出現是為了被篩選、剪裁、整合到更宏大的國家敘述裏。也就是說,節目越是強調「港樂」的獨特性,其實越是和中原文化和國家認同掛鉤。此所以節目突兀地稱「港樂」​​為「傳奇國貨」和「中國製造」。

不難想像,「港樂」的整體論述工作是湖南衛視和國家意識形態部門把關的結果,香港代表TVB並沒有太大的論述主導權——就算香港音樂人和學者的訪問由TVB負責。細閱文案,便知道《聲生不息》頗有湖南衛視「百萬文案」的影子。而王祖藍亦在訪問中稱,湖南衛視對節目有主剪輯權。

有趣的是,就連部份國內觀眾也不買帳港樂的「國貨」包裝。《騰訊網》載有一篇名為《港樂是「傳奇國貨」?我不覺得,但願意為這份回憶熱淚盈眶》的文章,內文批評「傳奇國貨」的指代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因為「港樂可不算『真國貨』,多數歌曲是拿日本和歐美的歌曲改編翻唱來的。」

同樣饒有趣味的是,在香港的語境裡「國貨」另有所指,將其套在「港樂」相當反諷。一般來說,香港的「國貨」指左派背景國貨公司出售的產品,包括中國各地特產、手工藝和名牌產品(如「回力」牌運動鞋等 )。這些國貨雖然物美價廉,但予人老土過時的印象,以致國貨公司由全盛時期七十年代的300多間大幅減少至現在只有數間掙扎求存。換言之,《聲生不息》將「港樂」稱作「國貨」是類比失當,甚至完全跟節目主張的「生生不息」背道而馳。難道節目想說,「港樂」會像香港國貨一樣凋零?

中國音樂節目《聲生不息》。
中國音樂節目《聲生不息》。

只談前世,不講今生

在《聲生不息》中,「港樂」論述的最大爭議是整個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在90年代的「黃金年代」戛然而止。對於香港流行音樂在2000年代到2010年代的發展,節目輕描淡寫,對廣東歌在近年的復興,節目更隻字不提。這個取向,同樣表現在歌手的選歌上。

根據統計,至今五期節目共重唱55首金曲,當中出現最多的是1990年代的22首和1980年代18首,兩個年代合共佔去74%的選歌。與此相對,2000年代和2010年代的歌曲分別只有8首和4首,沒有一首歌出自2020年代。而從選歌的原唱來看,《聲生不息》同樣以主流的舊明星為主,當中林子祥佔4首(《長路漫漫伴你闖》、《蝶變》、《男兒當自強》、《我愛你》)、張學友佔4首(《夕陽醉了》、《遙遠的她》、《寂寞的男人》、《月半彎》)、陳奕迅有4首(《無條件》、《單車》、《最佳損友》、《Baby Song》、Beyond有3首(《大地》、《海闊天空》、《情人》)、張國榮的3首(《沉默是金》、《夢裏藍天》、《今生今世》)以及王菲的3首(《執迷不悔》、《愛與痛的邊緣》、《夢中人》)。

由此可見,節目主力憑「回憶殺」販賣情懷、感動觀眾。從流量和討論熱度來看,這個消費情懷的策略取得不俗成效。根據澎湃網的統計,4月24日上線當日,《聲生不息》就拿下綜藝日播量市場佔有率第一。截至5月17日中午,芒果TV站內播放量累計達到12.57億。微博上,#聲生不息# 話題共獲得閱讀量22.9億,網友討論數超過338萬;而每期節目播出當日,微博話題閱讀量總能直線攀升至破億。

諷刺的是,《聲生不息》捧起八九十年代的金曲,也得小心翼翼,以符合最新的政治紅線。儘管節目宣稱致敬港樂,但對支撐香港流行音樂黃金年代的林夕和黃偉文卻避之則吉:前者是一歌不選,後者雖然選了五首歌曲,卻刪走歌曲填詞人一欄,極盡不敬之能事。

更令人反感的是,《聲生不息》諧音生生不息,有復興港樂的寓意,但節目卻只談前世,不講今生,和香港時下最火熱的流行音樂完全脫鉤。在節目中,如今的香港流行樂壇一片沉寂,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但這顯然不是事實。恰恰相反,2019年後香港樂壇破舊立新,改朝換代,湧現令人欣賞的新面孔,曲風、題材也較多樣化。可以說,香港樂壇終於走出緬懷「黃金時代」的階段,迎來另一個新的世紀:香港人再聽廣東歌,支持香港新歌手,買唱片看演唱會,關心頒獎典禮的賽果。而香港流行音樂亦繼續訴說年代、貼近民心,很多歌曲或是唱出「香港大離散」的集體經驗,或是言之有物(弦外之音)地訴說「美麗新香港」的種種情緒悸動。

這些真實的香港流行文化故事,正如近年的其他香港故事一樣,是不方便、不允許被牆內聽見和傳播的。當《聲生不息》藉懷舊金曲拉近兩地民心的時候,中港民眾對香港流行音樂的感知已截然不同:中國和「港樂」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緊密;但中國和香港流行音樂的關係,也是前所未有的疏離。

由此觀之,無論《聲生不息》的舞台有多五光十色、歌手表演有多厲害,中港歌手或新老歌手的合作多有火花,在很多人看來,整個表演都始終貫穿者一種抱殘守缺的空洞繁榮。

餘論:國家級「虛火」?

在香港最近一波的流行文化討論中,名嘴陶傑曾指MIRROR的爆紅只是「虛火」,實際上毫無內涵同深度。這個說法似乎更適合形容《聲生不息》:一次國家、資本和文化工業堆砌出來的浮泛繁華。《聲生不息》可以什麼都好,但就是沒有靈魂。

然而,這個節目對香港音樂工業的形塑未必就是「虛火」,更可能帶有實質且深遠的影響。乘著港樂熱,中國大陸市場將可能(又一次)為香港的歌手打開大門,但這次的對象不是「再就業」的上一代的歌星,而是新生代的歌手,畢竟大陸觀眾對舊香港歌手可能太過熟悉,需要新的臉孔、新的刺激。《聲生不息》便捧紅了炎明熹和曾比特這兩位香港新生代歌手。炎明熹是TVB選秀節目的歌唱選秀節目《聲夢傳奇》三料冠軍,而曾比特則憑參加ViuTV節目《全民造星II》選秀出道,但聲勢比同期的Edan 呂爵安及MC張天賦相差甚遠。《聲生不息》是兩位香港新歌手在中國大陸的首次登台,即獲得廣泛的關注和喜愛,不但登上微博熱搜和音樂榜,兩人翻唱的歌曲《蜚蜚》和《初戀》亦在Youtube獲得超過200萬的觀看次數,前途無可限量。

歌手曾彼特在微博上恭賀中國共青團成立100週年。
歌手曾彼特在微博上恭賀中國共青團成立100週年。

可以說,《聲生不息》開啟了一條為TVB系統和香港樂壇新歌手在大陸發展的路徑,
而連續4年虧損的TVB也可能藉此路徑尋求改善公司財政的方向。未來這種路徑走得多遠,將影響香港流行文化的版圖。對中國的統戰部門來說,這也是「廣泛爭取和團結香港文化界人士,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的大事。看一下曾比特在微博發文賀「五四青年節」,寫道「#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 喜迎二十大##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就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

很多年前,在2014年初,中國大陸綜藝也出現「香港歌手」熱。那時香港歌手鄧紫棋((G.E.M.))參賽《我是歌手》而聲名大噪,一夜之間成了全國樂迷的新寵,而大眾女神謝安琪則參加深圳衛視的《中國音超》節目,同樣技驚四座。如文化評論人阿果所言,那時候香港人百感交集,一方面為香港歌手感到自豪,樂於見到她們在更大的舞台發光發熱,為港爭光,另一方面又怕兩人跟內地音樂工業「行得太埋」(走得太近),最終離港人而去。

到了2022年,香港已面目全非,樂迷恐怕早已分成兩個世界,不再有當時那種複雜的心情。不再有多少人計較哪位香港歌手可以唱響全國,更著緊的是誰更能唱出香港而此時此地的聲音。而香港的樂壇,中國和香港的距離,已越發演變成兩個平行的世界——《聲生不息》不可能拉近,反而顯露了這種鴻溝。

參考資料

1.程美寶:《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8。

2.阿果:《當日出日落同步上演:致香港流行文化2012-2017》香港:突破出版社,2018。

3.阿果:《失聲香港》香港:突破出版社,2020。

讀者評論 28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你近兩年香港樂壇攞獎嘅歌,首首都係打擦邊球語帶雙關支持黑暴港獨,大陸節目製作人仲點夠膽講而家香港樂壇而家仲有出新歌:)萬一啲人睇完上網搵首留下來的人聽點算

  2. 幾年前,鄧紫棋也在台灣被青少年族群喜愛,然而我們並不會說台灣出現「香港歌手」熱。在討論兩岸三地的問題時,適時把藝人從國族視角中分離開來是必要的,否則我們仍舊只會陷在以中國為首的民族主義辯論之中,而無法以「邊陲地帶」的角度重新思考。

  3. 这个国家不能指望它多好,只能说,屎里淘金吧

  4. @mydearying
    理解也尊重曾比特的選擇;但同時買單與否歌迷或大眾對他的看法也是他人的選擇。

  5. 你可以同情地理解曾比特的選擇,但不能抹掉《聲生不息》的政治意涵

  6. 更令人反感的是,《聲生不息》嘅廣東話諧音並唔係生生不息,一睇就知係普通話人唸出來嘅。這篇文章的作者估計也不諳廣東話吧,提出了那麼多個角度評論都漏了這個。。。

  7. 曾比特面临的选择是:在mirror当道的香港乐坛,因为不靓仔只能唱惨情歌做下靶王;或是听从公司安排参加节目,发挥实力。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只可惜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容许任何中间选择,Mirror仅仅因为代表年轻人立场被神化至此,真正有实力的年轻歌手因为北上被批判。对端的文章,只能说越来越失望。如今立场已经逐渐超越了理性和清醒,变成了充满高级用词,傲慢无比的另一种爽文。

  8. 林夕先生和張敬軒先生在香港廣東歌樂壇中,可以說是代表者。
    但在政治操作下,兩人並不在「港樂」中。BTW,都2020年,為什麼還要沉迷在80年代?好歌應該傳唱,但不應該成為全部。

  9. 自由的香港人还在,就永远有生生不息的香港歌曲。篡改记忆拼接歌词去重新赋予港乐意义,被这些满足的那些人本身就不懂港乐。他们需要的是用八九十年代的灿烂辉煌来安慰自己被审查的面目全非的娱乐生活,感动自己罢了,而香港人和新一代的香港歌曲早已和大陆割裂。

  10. 抹杀林夕真是刷新下限的智障操作

  11. @tmwc_ks 張敬軒以我所知,在香港出道前已經在廣州有一定知名度,我會定義他出道初期算是廣州式廣東歌,當然,自2014後甚至2019,令他變成大陸外宣的所謂港獨歌手,又是另一回事

  12. 劣質人民,劣質中國節目,變質音樂

  13. 之前是听话的香港,现在是听话的 “港乐”

  14. 皇后大道东上,已经有皇宫。

  15. 中國真係好煩,又要踩香港,轉頭又話要做一家親,想嘔

  16. 作為一個近年香港樂壇中興才開始聽廣東歌/香港流行曲新歌的香港人
    歌手在所謂“港樂”與“香港樂壇”之間只能二選其一
    曾比特,還有最近的林二汶,當然還有一眾TVB旗下歌手
    在我的Spotify裡面都是被Ban,永不考慮收聽的
    正如中共一方把林夕黃偉民排除在外一樣

  17. 源於七十年代中,極盛於八九十年代,香港廣東歌是中西文化交流激盪下的產物,沒有了當時香港的獨特環境,香港廣東歌這種流行音樂文化是沒法復製出來的

  18. @水火木 粗淺之見。廣州或澳門該有過自己的廣東歌,但我快快的想過,沒有哪首廣州或澳門的粵語流行曲曾在香港流行過。廣州的機會應該更大,但看來未曾有過,有的就如你提及,來的是人不是歌。那該是歷史和環境的影響使然,令香港的廣東歌,長年幾乎只有香港的廣東歌,沒有像華語歌般,九十年代起有兩三個甚至更多的中心向香港輸出,也有香港式的華語歌。

  19. 用殖民地時期創作的懷舊金曲慶回歸🙈?真心咩?定喺又低級紅高級黑,控訴隨著中共將手伸進香港,香港樂壇就越來越唔掂🙊

  20. “港乐”对于内地网络舆论场来说应该是通行说法了,大概十多年前,至少是雨伞之前就是微博豆瓣等平台的广东歌爱好者的通行称呼。当时我也感到某种不适,因为正如文章说的香港传媒语境下“港乐”有另外的指涉。当年那些喜欢钻研林夕,王伟文歌词的爱好者不知道对当下连林夕都已不在的香港和香港文化是什么体会。

  21. 發現一個有趣的差異:
    香港稱香港的音樂為廣東歌,源自用廣東話唱的歌,與之相對的是華語歌、外語歌,強調自身的獨特性。雖然是「廣東歌」,指涉的卻是香港樂壇,幾乎看不見源自其他以廣東話為主要語言的地區的音樂,廣東省和澳門都幾乎沒有。當然有一些歌手並非出身香港,例如張敬軒、陳蕾都來自廣州,但他們的音樂基地都是香港,亦自認為香港樂壇的一員。
    即使近年香港本土熱潮,不少人也一直沿用「香港樂壇做廣東歌」的概念。
    相反,中國的內宣以「港樂」為名,相信是取香港音樂之意,強調香港音樂是整個中國音樂中的一環。當中的內涵與此時此地的香港相距甚遠,為了政治目的由舊香港中割裂出一部分來強行詮釋。
    近來聽到「香港音樂」,是脫離了廣東歌的框架,加入了一些香港人(不管是否身在香港)的音樂,例如Tyson Yoshi、Luna Is A Bep等等,即使他們的作品是其他語言,甚至未必有歌詞。

  22. 等端出评论,果然说明的很多现象和问题。

  23. 文化挪用

  24. 廣東歌就廣東歌,港乜鬼嘢樂。

  25. 福建無福建炒飯,星洲無星洲炒米

  26. 端不講我也沒有聽講過,果然我的FB/IG等社交媒體很健康

  27. 或許旁支。《聲生不息》在翡翠台播映的時間是星期日晚上,在2021年前幾年,同時段已有不少懷舊歌節目,粵語歌的比重不少。多年老歌,直觀的是,不少觀眾怕且累了。
    而,在兩區以外,這節目也會是懷舊騷嗎?年輕人會談論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