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亞裔影視題材旋風:2022年,美國影視作品開始真實描繪亞裔移民了嗎?

亞裔旋風已經進入不同的電影類型,屢獲好評。其中亞裔角色現在的形象如何呢?

《彈珠人生》劇照。

《彈珠人生》劇照。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張哲

刊登於 2022-05-21

#媽的多重宇宙#美國電影#華裔#亞裔美國人#亞裔#家庭片#家庭

亞洲和美國分屬地球兩端,文化差異原本甚大,亞裔在美國歷來不如非裔等少數族裔受重視,以亞裔為主要角色的影視曾經寥寥無幾。但自從 Crazy Rich Asians(《我的超豪男友》/《瘋狂亞洲富豪》/《摘金奇緣》)2018年在北美創下賣座紀錄,目光老辣的片商便競相表現出對亞裔題材的濃厚興趣,亞裔影人也落力參與(本文採用牛津辭典的定義,以「亞裔」一詞指代僅有東亞血緣的人)。數年間此類作品激增,The Farewell(《別告訴她》)、Minari(《農情家園》/《夢想之地》)自不必說,甚至連超級英雄大片 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 (《尚氣與十環幫傳奇》/《尚氣與十環傳奇》)也史無前例地由亞裔擔綱。

2022年,亞裔旋風更以幾何級數擴張存在感。Turning Red(《熊抱青春記》/《青春變形記》/《青春養成記》)、After Yang(《人造眷戀》/《楊之後》)、Umma(《母親》)、Pachinko(《彈珠人生》)、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媽的多重宇宙》/《瞬息全宇宙》),涵蓋動畫、科幻、恐怖、歷史、奇幻,爭奇鬥豔。而且不同於當年《我的超豪男友》在中、韓等國遭遇票房與口碑的雙重潰敗,上述新作大多收穫佳評。

亞裔在美國影視中如今顯著地可見了。現實中升溫的種族平權運動為這旋風提供了社會面誘因,而且全球化越是陷入低谷,旋風便越是強力,仿佛要為之招魂。不過有些事仍需詰問,例如這些作品是如何看待不同族裔文化的對立與融合、保存與同化?它們描繪的亞裔形象是否接近事實?

《母親》劇照。
《母親》劇照。網上圖片

削肉還母仍嫌未夠

《熊抱青春記》和《母親》一中一韓,主題卻孿生般相似:母親在少女時期曾想擺脫外祖母的控制,終告失敗;當她自身也為人母,對女兒展現出同樣的操控欲,年輕的女兒反抗得更加激烈。不過,這不僅是簡單的代際矛盾與青春期逆反,血緣上的母系紐帶其實指向母國的文化與價值觀。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