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何處是吾家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端傳媒社群組

刊登於 2022-05-14

#讀者十論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rsk,回應《我們為什麼閲讀(4):我關掉了自己的書店,繼續建立書與人之間的連結

我不知能否稱之為「能量」……但從閱讀中,我得知與自己身處的世界不同的經驗和感受。這些閱讀經驗,對我而言,對人、對己帶來某種「寬容」。

我天生性格是有些亞氏保加,一直以來同理心偏弱 —— 一言敞之,不太容忍與自己不同的想法,對他人的痛苦不太有共感。

舉一個例子,以前我是覺得「宗教是精神鴉片」。但因為閱讀,想法多少有改變——比起是否精神鴉片,我更有興趣這些宗教基於甚麼因素、經歷,演變成現在的模樣。

我發覺,閱讀,無論相不相信某樣事物,只要清楚的他的歷史、演變,就會對他有某種寬容、感情。喜愛的事物會變得理性,厭惡的事物會變得理解。

閱讀,對他人的痛苦未必會感同身受,但知道他人「痛苦中」——這個是很重要,因為世界很多衝突,往往連對方痛苦中也不知道。

說到底,人的價值觀就充滿偏見和先入為主,要改善他,閱讀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書是好方法。當然,一般人不會買這樣書(書可不是便宜的……),而書店就可以做到推薦的功能。書店越來越少是件壞事。

2. JyyYun,回應《長沙自建房坍塌後:被改變的街道和無家可歸的工人

不安全的住宅倒塌,造成的損傷只是其一。另外還有一大部分,是第一線的政府各崗位人員只想做好工作、不想照顧好民眾。沒預告就封街封房,無法回家拿財物,商店裡的食材跟生財器具也不准去搬;黃碼的人沒有便宜旅店住,政府也沒安排;3千米以外的旅館也被斷水斷電不准營業;

其實以上事情都跟救援工作不衝突啊,只需要一點體貼民眾的心,就能讓大家生活好過很多。

3. Jack_Huang,回應《滬上老外:封城後我開始思考,「怎樣逃離曾經深愛的上海」

在上海住了幾年,對上海的喜愛在於,上海是中國大陸離這個世界最接近的城市。要是在北京、西安、成都之類的城市,可以很快感受到「這就是中國的城市」,但是上海給人的包容跟人文特質可以感受到這是「世界的上海」,很多老上海人常跟我驕傲地說,上海被日本人描述為魔都,被歐洲人描述為東方巴黎,是一座華人與世界各地居民共同建造的偉大城市,這不是建立在他的經濟成就,而是他的文化成就,吳越文化跟來自各地的歐美日韓南洋拉美中東;各種充滿上海夢的文化來源,在這座城得到很大的交織發展。大家可能對中國夢不抱期待,卻很享受上海夢給人的滿足。

然而中國政府顯然不希望中國有這麼一座特別、這麼超然獨立、這麼不中國的偉大世界大都會,中央顯然更希望他就好好當一座「中國的上海」,如同香港前幾年的遭遇一樣。

4. 盤絲大仙、Bitterly_Swing,回應《滬上老外:封城後我開始思考,「怎樣逃離曾經深愛的上海」

盤絲大仙:這個法國人不明白「十里洋場上,法國梧桐下,來一杯咖啡,聊一下文學、藝術,這在過去的上海簡直司空見慣」是少數上等人的權利。現在被剝奪了特權,和上海市民一起體驗下真正的接地生活,才幡然醒悟,很東方主義,之前的想象也很一廂情願。

Bitterly_Swing:@盤絲大仙:can't agree more. 懸浮感與其說是上海的一場騙局,不如說是他們為自己設計的泡泡,雖然這並沒什麼錯,還是覺得很好笑。能夠&願意來中國的歐洲人,看到的世界,顯然與來到中國的越南新娘,以及來到中國的一帶一路留學生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他們都是老外,Or,是嗎?

5. CZK、EricChan,回應《產業鏈外遷、脫鉤加速:政治抗疫下中國經濟不可逆轉的代價

CZK:在討論大陸放開之前,有兩個問題恐怕不容忽視。

首先是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城市地區也許可以仿照香港或者新加坡等地以專門的醫療機構分流處理新冠患者。但農村地區的醫療資源遠遠不及城市地區,甚至還有很多農村還依賴背著一個藥箱踏遍一條村的村醫解決整個村子的醫療需求,顯然面對疫情時無法提供適切的醫療服務。大陸的人口流動性極強,加上傳播力極強的Omicron,城市地區放開幾乎必然會將農村地區拖入醫療資源擠兌的深淵。

可能大家會說,其實Omicron也沒有那麼可怕。從現有研究和身邊友人的經歷來看,感染Omicron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並非大事(至少就短期而言)。然而大陸媒體對國外疫情的持續負面報導,已經讓民眾對於Omicron有著極不理性的恐慌。即便是加強針覆蓋率上升,這一種恐慌恐怕依然難以消除。因此,放開後一旦迎來爆發,所有地區都將要面對上海疫情初期的恐慌與醫療資源擠兌,而這一情況在農村地區可能會更為嚴重。

儘管我們都知道中共執政對於「穩定」有強烈的執念,選擇放棄「動態清零」走向放開依然有很多與政治無關的現實問題需要面對。

EricChan:@CZK:但現時各地的封控措施也會對醫療資源造成嚴重的擠兌,不存在只有動態清零才能防止醫療系統被擊穿的狀況。

CZK:@EricChan:感謝提醒! 封控期間大量的醫護被調去進行核酸檢測也同樣擠兌了醫療資源。但封控是否擠兌醫療資源似乎也和疫情的嚴重程度有關,廣州和深圳在最近的封控期間由於感染人數較少,就沒有出現嚴重的醫療擠兌。

或者我們可以提煉一個簡單的模型:醫療缺口 = 醫療需求- 醫療資源

前述的第一點就是提到農村地區的醫療資源極度匱乏,而@EricChan則補充了現有封控措施同樣會攤薄醫療資源或使之無法發揮作用。在疫情不嚴重、醫療需求穩定時,醫療資源擠兌的問題就不嚴重。

而醫療需求 = 新冠就醫需求 + 日常就醫需求,前述的第二點就是提到放開後新冠就醫需求會爆發式增長,可能是遠超歐美和香港的程度,因為目前的宣傳策略可能會導致新冠患者就醫比例畸高。結合@EricChan的補充,結果將是一個巨大的醫療缺口。

我並不想為動態清零開脫,實際上動態清零更接近一個政治任務而非科學目標。我比較好奇的是,在面對這些看上去比較「中國獨有」的問題時,要如何放棄"Zero COVID"實現「放開」?城市與同村地區分開處理會不會效果更佳?讓民眾理性認識Omicron的危害是不是一種方法?

6. LDOJr,回應《產業鏈外遷、脫鉤加速:政治抗疫下中國經濟不可逆轉的代價

關於醫療擠兌這個問題,從20年年初疫情大爆發以來直到現在,兩年半的時間裡大陸明知自身醫療存在缺陷的情況下,並未對整個醫療行業做出重大改革與完善,反而傾注幾乎全部精力用於核酸檢測相關服務。目前來看,抗疫相關產業儼然已經發展成重要的經濟支柱。上海當前遭遇的一切,都是曾經其他城市在封城期間早已遭遇過的,比如社區團購,就是當初武漢政府癱瘓後武漢人自救的一種形式;另,倒賣抗疫物資在武漢封城時淪為世界笑柄,如今的上海依舊重演。諸如此類的例子,數不勝數。

疫情以來,大陸在醫療上沒有任何進步,反而抽調大量醫護力量用於核酸檢測,這也造成了上海「除了covid是病,其他都不是病」的慘象。

避免醫療擠兌,大陸可以說是比其他國家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完善相應的缺陷的。但是,利字當頭,政治優先(強調在抗疫方面大陸的政治制度更優於西方的民主制度,尤其優於美國),才最終造成了如今騎虎難下只能一條路走到黑的結局。

大陸,錯過了最佳的有效防疫時間,也錯過了最佳的開放期。國門即將關閉,在大陸的所有人,且行且珍惜吧。

7. 蚊子不吸血,回應《尊重誰的生命?拿掉誰的選擇?限制誰的自由?三位美國女性的墮胎經歷

宗教就像一個「桃花源」,剛進來的時候,你會感覺這一切是在太美了,比外面不早知道好多少倍,這之震撼會遮蔽你對於其中問題的敏感度,長久待下去你覺得自己在這篇「桃花源」中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實際上是變成了有另外有點和缺點的人,而你周圍的人都和你有一樣的缺點,所以你們不會認爲這是個缺點,反而有人指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們會捍衛它,說「這是我們的特點」。

8. 灰衣旅人,回應《「含撚」是屈辱,離開要內疚?19歲香港青年摘英詩大獎後,為何成為網絡熱話?

這個故事的前半段就和我的一樣,加拿大是個氛圍和環境都比故國更好的地方,而社科人文專業的新移民在這裏卻很難在短期內找到對口的工作,作者有PR可以能夠多花幾年去探索,而更多的人卻要麼轉碼,要麼去做那些缺乏wlb和意義感的工作以期先拿到身份,要麼黯然回國。這可能也是夾在其中許多海外華人們共同經歷過的兩難:故國不堪回首,卻是部分血肉神魂縈繫之所;新世界很美好,而異鄉人總是要花更多時間,去翻越當地文化結構裏有些甚至屬於偏見性質的藩籬才能適應。

9. bluefall,回應《「潤」加十年記:我一度逃回中國,最終又回到加拿大入籍

類似的經歷,同樣移加又回流最後決定還是選擇回加。最有共鳴的居然不是最初幾年的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徬徨——因為這是絕大多數移民必須面對的挫折,於我而言,最有共鳴的是這一句:選擇適合自己居住的城市。我最先選擇多倫多,但和OP類似,在多倫多既沒有建立社交群落,也沒有獲得事業上的發展,心情一度鬱悶無比。一度回流,最後回加選擇了溫哥華。雖然溫哥華房價和消費指數高企,但近幾年所積累的政治悲憤和失望,都被BC省的山水化解,小時候在書上讀到古人在失意落寞後寄情山水,如今可謂親身體會。選擇適合自己國家和城市,人生之重。

10. Ron324,回應《「潤」加十年記:我一度逃回中國,最終又回到加拿大入籍

看完也有一點共鳴,雖然我是筆者口中不用為簽證煩惱的一群。作為殖民地時代成長的我,對回歸一事一開始是有點恐懼和迷茫。後來感覺是好像也還好,當成是揭開新的篇章吧,也彷彿看到改革開放和民主進步的曙光。不料局勢急轉直下,一切原來只屬幻想和一廂情願,大批大批的人又再像97前一般急急逃離。沒有勇氣離開者如我,感覺自己就像是處身於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看著身邊不少人逃難,留下來的朋友心態卻更像是「港飄」。 有一點羨慕作者,因為目前自己沒有什麼簽證或移民的困難, 可是總感覺今天世上所有地方都不是自己的家鄉,於是只能在熟悉的陌生土地上生存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