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青春養成記:華人媽媽最難頂?為何社會總要求一個情緒穩定的女人?

為什麼一定要成為一個能完美自控、時刻情緒穩定的女人呢?換句話說,為什麼女性的情緒總要被污名化呢?

《青春養成記》(Turning Red)劇照。

《青春養成記》(Turning Red)劇照。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賈選凝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2-03-19

#Turning Red#女性

在Disney +上線播映的皮克斯動畫《青春養成記》(Turning Red,陸譯《青春變形記》,港譯《熊抱青春記》)是華裔加拿大動畫導演石之予的首部長篇作品。石之予不但是皮克斯的首位華裔女導演,更曾以《Bao》(包寶寶)奪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不到八分鐘的《Bao》,將華人家庭裏那種偏執的母愛噩夢表達得十分到位,而《青春養成記》則可看作是對這個主題的延伸和一次更為豐沛的闡釋。

只拍給小眾的電影?

《青春養成記》把背景放在2002年的多倫多。13歲的華裔女孩美美本來是個從不違逆母親的乖乖女,但步入青春期後,她的身體發生巨變,只要情緒失控,就會變成巨大的紅熊貓(Red Panda)。其實,這是她家祖傳的獨特「女力」——媽媽、外婆以及家中所有女性都經歷過這種「變身」。但面對宿命,美美的選擇卻與女性長輩們截然不同。

雖然故事主角是華裔少女,但CinemaBlend的總經理Sean O’Connell認為這部動畫「只是拍給多倫多的亞裔觀眾看」的Twitter卻備受爭議。Sean O’Connell表示:有些皮克斯動畫是普世的,但《青春養成記》不是,它的受眾面很窄,他自己就毫無共鳴。

這番言論一出,片中的幾位主要配音演員都出面反駁,認為該片的重點並不是「亞裔」。導演石之予則表示,這是一封寫給青春期、多倫多和女性共同生命經驗的情書。雖然Sean O’Connell因言論涉及種族歧視很快出面道歉,但Twitter上仍有不少KOL呼籲讀者「取關」CinemaBlend。《娛樂週刊》的編輯就認為:網路有記憶,道歉無法抹煞種族歧視的不當言詞——關鍵在於,這不是初級小編犯的錯誤,這代表一家媒體負責人的立場,那這種媒體還能看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