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審查紅線與威權剪刀:解嚴前台灣電影同樣經歷,但結果是⋯⋯

只要觀看的慾望湧動,影像創作需求仍在,滲透與抵抗就會存在。

「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開幕,某某某的工作箱劇團在當天演出,呈現電影在審查制度下的無奈。

「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開幕,某某某的工作箱劇團在當天演出,呈現電影在審查制度下的無奈。圖片來源: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特約撰稿人 楊懷澤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1-11-01

#轉型正義#電影

踏入臺灣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的經驗,不怎麼使人安適。由惡名昭著的警備總部「景美看守所」轉型而成,園區仍保有戒嚴年代的圍牆鐵網、哨塔,以及除政治標語外毫無綴飾的建物群,層層複阻,教人無從一眼望穿;其中一棟低矮的建物,即是審訊「美麗島事件」被告的軍法處第一法庭。為紀念2021言論自由日而籌劃的「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正於此內出展。

自2016年起,臺灣行政院宣布鄭南榕逝世的4月7日為國定「言論自由日」,以紀念對於「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的追求。臺灣文化界近年持續推進轉型正義,這次的年度特展也秉承這樣的思路,大量使用典藏影片等史料,希望重探臺灣戰後電影發展中這段刪修頻繁的文化軌跡。

字字句句,刪改的盡是劇組與影人們的心血與生計,也對應著那個被認定為「卑瑣陰沉」之人不見容於公眾視角的威權時期。

一切從嚴:膠片被剪掉的聲音

「當國家審查體系刪剪電影,會是什麼樣的聲音?」

放映機喀喀轉動,錯落有節奏的叮叮響,搭配滿牆盡是油印字跡的審查文件,策展人蘇致亨表示這是靠檔案所重現的電影檢查處審片氛圍。身處其中,頗有置身於手工工廠的感受,甚帶幾分適人的閒逸,只不過此間看片之人,卻非電影愛好者,而脆亮的叮叮響,則是刪裁影片內容的剪片聲。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