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臺灣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的經驗,不怎麼使人安適。由惡名昭著的警備總部「景美看守所」轉型而成,園區仍保有戒嚴年代的圍牆鐵網、哨塔,以及除政治標語外毫無綴飾的建物群,層層複阻,教人無從一眼望穿;其中一棟低矮的建物,即是審訊「美麗島事件」被告的軍法處第一法庭。為紀念2021言論自由日而籌劃的「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正於此內出展。
自2016年起,臺灣行政院宣布鄭南榕逝世的4月7日為國定「言論自由日」,以紀念對於「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的追求。臺灣文化界近年持續推進轉型正義,這次的年度特展也秉承這樣的思路,大量使用典藏影片等史料,希望重探臺灣戰後電影發展中這段刪修頻繁的文化軌跡。
字字句句,刪改的盡是劇組與影人們的心血與生計,也對應著那個被認定為「卑瑣陰沉」之人不見容於公眾視角的威權時期。
“审委依据四大款删剪标准——损害国族尊严;破坏公共秩序;妨害善良风俗;散步迷信神怪……”,“散步”应为“散布”。
历史再度重演,只是换了江山
日占台湾没电影审查吗
關於電影《賭聖2》,到今天才知道有兩個版本。<- same for me
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
關於電影《賭聖2》,到今天才知道有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