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何處是吾家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端傳媒社群組

刊登於 2021-09-17

#讀者十論

1. Detective、雨田,回應《9/11二十週年:普世主義的終結,與「隔離而平等」的新冷戰

Detective:這不禁讓人想起19世紀中葉的歐洲,法國大革命的結果讓自由主義和普世價值開始受到質疑,德國、意大利、俄國等國家的民族主義開始興起,隨之而來的是反理性風潮的到來。這一切促成了新興國家的崛起,卻也為半個世紀後的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筆…但願人類能吸取教訓,但願歷史不會重演。

雨田:與樓上Detective同感。畢竟人類最大的進步都是因著開放而來,稍有理性思維或者看歷史數據的話,都不會想走閉關自守那條路。但正如「快思慢想」的行為心理學家卡尼曼所指出,人就是會受框架效應影響,作出非理性的決策。

只能說生而為人,我們都很無奈。

2. cphen,回應《溫哥華華人的流散變奏曲:走出唐人街,但走出族群飛地了嗎?

把來自不同族群的海外華裔一概放於華人框架下其實也漠視了華人移民的歷史。華裔移民一向以同鄉會的形式維繫,這類組織不單為來自同一家鄉的移民提供服務、協助剛到埗的移民適應社會,更對外維護族群的利益。族群的劃分遠比現今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更為複雜。近代中國較大型的移民族群有潮洲、福建、客家、廣府和四邑等,它們在移民地點各有自己的組織,不同的城市中的族群分佈也不同,就如文中介紹的溫哥華,台山人的勢力明顯較為龐大。

時移世易,現代的移民模式已經不同。過去的人移民多數為避開中國的社會動盪,從而在海外謀求生計。因此男人把家人留在家鄉而獨身漂洋過海,再把賺到的錢匯到中國供養家人,故要長期保持與同鄉的連繫。現今移民多為讀書或政治原因,少有過去的「太空人」模式。此外,超越族群差異的中國人身份認同在中國成為主流,這種意識形態自然也在海外排斥以原生地為基礎的族群思想。是故海外華人的身份認同漸漸由本身的族群轉為中國。

至於文中所說由對中國認同而來的矛盾問題,其實過去也有發生。一百年前海外華僑就已十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外地華商也會積極投資家鄉的基建,新加坡的富商陳嘉庚就出資創立了廈門大學。這也許是第一代移民的共同心理,他們早已對家鄉建立深刻認同,卻因為一些現實原因而決定移居外地,但這從不減他們對故土的關切。正如今天移民外國的香港人,心中仍視這城市為家。只有正式在外地落地生根,他們(尤其是移民後代)才會放下對故鄉的歸屬感而把出生成長的國家放於首位。

3. 第十一個觀察者,回應《小心翼翼的《尚氣》:當一部電影避開了所有辱華的可能

長評論一下吧,因為本人也混跡簡中互聯網數年,大概歸納了國內認為尚氣辱華的幾個點【不完全代表本人觀點】

1.【自古以來】:雖然這是個外交辭令衍生的玩笑話性質的東西,但是國內確實有很多人認為尚氣本身就是對華人刻板印象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中國面貌的「遺留物」,所以在這基礎上改編就是辱華的延續,當然這個邏輯站不站得住腳也要看群體,漫威粉絲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論戰,認為只要改編後沒有這類問題就行。

2.【男主太醜】:很對大陸觀眾認為對比起梁朝偉,男主角看起來更像個反派,主要體現在「刻板的小眼睛形象」「單眼皮」「陰鬱的眼神」「面相不善」等,這一點我想說,主觀上來看確實不太符合「中國大陸」觀眾的主流審美,中國觀眾似乎更希望看到傳統港片李小龍,成龍那種類型的選角,或者近代一點,如同《流浪地球》《紅海行動》中硬漢的形象,通俗點說就是要有「精,氣,神」。男主角似乎沒有做到。

3.【女主太土,且有刻板印象】:這一點我比較認可,女主的服裝打扮給我的第一直覺就是「底層第一代移民」,可能還是黑過去的那種,完全就是90-00年代跑過去的底層勞動者形象,或者做點小生意的那種人,特別是那個腰上的「小包」,簡直是刻板印象屬性爆棚。當然,要真拍底層勞動者我倒沒什麼想說的,但是她又是名校高材生。這種「反差的土氣」被部分大陸觀眾認為是「刻意的侮辱」「刻板印象」,這一點不難理解,現在網絡開放,各外國名校留學的中國學生都成為了視頻主播,展現他們的精緻生活,所以很多大陸觀眾認為名校出來的學生完全可以「打扮精緻」的在「白人世界」有「一席之地」,而不是打扮的和個第一代移民一樣土裏土氣的扮豬吃虎。

4.【上述兩點綜合】:上述兩點綜合起來,一些人得出了結論:這片子是討好海外華人的,那種「文化根性」是移民一二三代的「根性記憶」,不是為中國大陸人的「根性記憶」。所以引起了國家主義者的不滿。

似乎有很多人希望看到「中國英雄」是政治精英或者權力核心的角色,而不是「白人世界」的「外圍人」形象。

5.【在這部全面由華裔掌舵的超級英雄電影裏,片方顯然是要製造一個「辱華真空」的「無塵無菌」實驗室環境。】是錯誤前提,因為貿易戰等一系列問題,現在中國國內存在比較重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在中國論壇上經常出現一個詞,就是「二鬼子」。這個詞代表着,即使你是華人,只要你的「核心文化」不是「大陸傳統」「華夏傳統」你就可能涉嫌成為「二鬼子」或者「香蕉人」,進一步衍生成「叛變」「崇洋媚外」「跪舔西方制度」等比較極端的說辭。在國家主義者面前似乎「華人」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政治正確身份標籤」反而成為一種「更需要審查」的意識形態。所以即使全華人陣容也無法完全逃離「辱華」的風險。

6.【誰是中心?】:這是一些比較深層次的政治批評,早在黑豹出來之後就有一些政治評論家認為,「黑豹」只不過是白人中心主義下的某種帶着刻板印象的施捨與憐憫,瓦坎達經濟科技非常先進但是政治結構落後無比,「白人世界」認識發現瓦坎達還是「殖民主義那一套」。本質上非常傲慢且充滿偏見。同時因為非裔並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且有被白人殖民的歷史,所以即使現在他們的歷史也還在被白人世界肆意【玩弄】,塑造出一個虛構的政權,如同馬戲團裏過家家的小丑一般讓人可笑。而中國人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和【歷史文化根性】等等東西。在這些東西的加持下,中國人不需要【融入】【討好】西方人,而是【對等交流】或者說是「平起平坐」。在這些觀念的加持下,女主男主選角和外觀設定本身已經套上了一層「華人看起來低人一等而導致辱華」的陰影。

7.我的觀點:文娛消費品夠好看且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大是大非問題」,對我來說就沒什麼問題了。(當然有問題我也可以偷偷看,只是公開場合評論就比較困難罷了)

政治批評類的我也會寫一點,但是我不會用這種東西去裹挾影片在大陸的上映問題或者對觀看者進行人身攻擊。就像吃左宗棠雞,首先是嘗味道,好吃是最重要的。正宗不正宗的問題並不是很重要,本來就是左宗棠雞,是中西餐口味合併的產物,有什麼正宗不正宗呢。要吃正宗我可以去吃正宗的北京烤鴨,但是用「正宗的北京烤鴨」批評左宗棠雞不夠正宗然後把隔壁吃飯人的桌子掀了,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4. max2124,回應圓桌話題《因受隱私爭議,蘋果延後推出iCloud兒童色情影像偵測功能,你如何看?

我認同個人隱私權應該盡量受保障,但若有算法能有效識別兒童色情影音的話,我認為侵犯一部分個人隱私權是無妨的。而至於資訊被利用管控的部分,我是抱持悲觀的。在資訊流通愈加快速的時代,安全機制再多也沒法完全保證安全。如同抗生素再強也只會讓抗藥性細菌肆虐,再好的防護也比不上小心在網上留下敏感資訊。與其一說到可能侵犯隱私權就否定,不如討論一個能將傷害減至最低的方案。

5. 炸魚尾巴,回應圓桌話題《象徵著白人至上主義、美國南軍將領李將軍銅像被拆除,這能促進種族平等嗎?

覺得這篇可以對台灣轉型正義有更多的梳理會比較好。

先講一下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的基本定義,所謂的轉型正義即是在國家從威權過渡到民主時,針對過去政府對人民所做不義之事做出審視和調查,包括找出真相、追究加害者責任(究責機制)、道歉賠償受害者、以及確立防止在未來不再發生此不公義的機制(制度性改革)。

拆除蔣介石銅像只是「清除威權象徵」的一環。如果去看民國64年發布的《塑建總統 蔣公銅像注意事項》,對於銅像的塑造(服裝採用他最愛的中山裝為主、高度要170公分以上、台座不得低於2公尺等等)都有明確規範,第一條更寫「為對總統 蔣公表示永恒崇敬」,不就是要民眾崇拜、瞻仰嗎?台灣已經民主化20多年,為何還要留下以前威權時代用來崇拜、宣揚統治者權力的銅像?

更不用說中正紀念堂本身就是充滿威權意義、國民黨意識型態的空間,紀念堂坐東面西,代表「遙望中國大陸」,階梯共89階,代表「蔣中正享壽89歲」,還有很多東西啦自己去紀念堂走一遭就知道。

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會留下這些東西嗎?檢視台灣歷史,有228、白色恐怖等事件,許多無辜人民犧牲。在戒嚴時期這些事情只能禁聲、被迫遺忘。舉一個例子,在政治犯的軍事審判的程序與法律條文有許多不合理之處,有些人原本被判坐牢幾年就好,結果公文到蔣介石手裡變成「親批槍決」。

要說的話,關於轉型正義的工程,國民黨身為威權時期的統治政權,應該要自己主動推動、道歉和究責才對。對於許多白色恐怖的後代而言,中正紀念堂就是他們一輩子的傷痛。不談「究責」的台灣社會,更不見「加害人」只見「受害者」,我們要如何尋得「真相」?那些受害者家屬能夠有平反的一天嗎?

這樣的「和解」,只是踩在台灣人血淚之上的「和解」。

6. DoraYou,回應圓桌話題《象徵著白人至上主義、美國南軍將領李將軍銅像被拆除,這能促進種族平等嗎?

可以拆除,也可以不拆,看民眾的意願,但是需要用現在的價值觀對其做新的闡釋和評判,包括指出歷史局限性。所以關鍵不在於文物本身,而在於當下人們如何看待和利用它。 文物的意義是可以被重新建構的:李將軍像可以被用來銘記一個「英雄」,也可以用來銘記一段充滿種族暴力的歷史,提醒人們歷史的錯誤。例如,《飄》這樣的經典作品也需要重新標註說明過後再上架。

7. Edvard,回應圓桌話題《象徵著白人至上主義、美國南軍將領李將軍銅像被拆除,這能促進種族平等嗎?

感覺這篇討論涉及到的問題太多,美國拆除雕像和台灣拆除蔣中正像也並非出於同一種原因,前者涉及種族平等話題,後者似乎更具有黨派競爭的色彩,顯得更具政治性。記得之前就有報導,美國對於拆不拆雕塑也是眾說紛紜,比如老羅斯福的曾孫支持拆除老羅斯福雕塑是基於雕像本身的「等級結構」,即認為老羅斯福比少數族裔高人一等,而為了破除種族等級的不平等需要推進這種「砸碎雕塑」的「進步」行為;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打砸行為不僅對種族平等毫無幫助而且容易引發暴亂升級種族問題。也許這個話題可以被視為多元價值觀念和保守主義之間的衝突。僅僅拆掉雕塑是不現實的,也無助於種族問題的解決,作為「歷史的見證物」這些雕塑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如果能用更和平的手段來解決,達到令雙方滿意的結果是不是會更好一些,比如說拆除擺放在大街上的雕塑轉移至博物館裏,並且加上對雕像建造前後及今日應當如何評價的解說,引導人們讀懂這些雕塑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8. EricChan,回應圓桌話題《母親要求女兒每天跳繩3000下引發骨傷,你還記得父母哪些「為你好」舉動?

深圳大劇院藝術總監 @徐霞 曾分享自己兒子學琴半途而廢的故事。徐霞說,自己從兒子四歲帶他練琴,無奈孩子不肯,一直哭鬧,上小學後在小朋友的抗拒和孩子父親的意見下,她放棄強迫兒子學琴,允許孩子轉而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然而,兒子長大之後卻責問她:「媽媽,您為什麼沒有強迫我把鋼琴學下去?」兒子認為自己小時候不懂事,媽媽當時應該替他決定,更發話:「以後我自己有孩子一定要強迫他,哪怕用鞭子……」

至於這位男士的這股言論真的是噁心到極點,他媽沒有逼他繼續學鋼琴是因爲在意他的感受,他之所以會責問媽媽沒強迫他學鋼琴和立志不惜用鞭子強迫他兒子是因爲他不在乎他母親和他未來孩子的感受。

如果徐霞作爲他母親在他四歲時就放棄就算了,可是徐霞是到了他上小學才放棄強迫讓他學琴的,那還想怎樣?從6歲上小學到自己長大他有提出過自己想再去學琴的意願,甚至是付諸行動嗎?想必也沒有吧?(我想一個大劇院的藝術總監也沒什麼禁止兒子學鋼琴的動機吧?)聯繫到徐霞的身份,他兒子大抵不過是後悔自己沒有趁早學琴,享受鋼琴作爲一種技能和母親的資源爲自己帶來的名與利。如果學鋼琴真的只是爲了提高藝術素養,你現在也可以學啊?這種人不過就是一個巨嬰,自我爲中心,只會要求別人強迫自己和自己強迫別人,不會想着自己怎樣主導自己的行爲還有爲自己負責。

9. EricChan,回應圓桌話題《母親要求女兒每天跳繩3000下引發骨傷,你還記得父母哪些「為你好」舉動?

「徐霞母子的觀點是代表一部分人的縮影:他們認為,父母有責任在必要的時候強迫孩子堅持,因為小孩子缺乏自制力和判斷力,如果任由小孩自由選擇以後會後悔。」

有時候覺得很多這類看似很有爭議性的網絡議題討論都非常的空泛,無聊,又無意義。所謂必要的時刻又是什麼時刻?不做運動下個月就會死?還是這次不做運動就會黴運纏身?還是什麼時候?

而作為孩子他們反抗被逼運動的原因是什麼?追求自己的自主性,討厭被擺布的感覺?不喜歡某項運動?還是無法體驗運動的樂趣?世界上又不是隻有 「任由小孩自由選擇」 和 「用鞭子強迫」 這兩個選項,中間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吧?比如鼓勵小孩運動,以運動作為家庭活動,以運動作為社交活動,將運動與小孩的理想與期望連結......甚至是不要通過目標,競賽等形式讓孩子在運動的過程感到挫折、怎樣在孩子的認知判斷能力,維護孩子的主體性,以及孩子自己的未來發展做一個平衡與取捨。

如果我們檢視媛媛的故事,首先,從價值的層面,為什麼人要長得高,特別是媛媛作為女生,社會上對於身高的要求真的就那麼高嗎?要到什麼程度才是「合適的身高」?其次,為什麼媛媛的媽媽為什麼要女兒跳繩?她的目標的是減肥和增高,問題是媛媛的BMI接近肥胖水平,是否適合用跳繩這種對關節負荷較高的運動進行減肥。再者,從實踐上,每天的訓練量是要多少?運動傷害要如何管控?這些看似繁瑣的細節才是決定最終成效得失的東西,而非父母應否強迫孩子完成任務這種淪為價值判斷的事情。

10. glorianasa,回應圓桌話題《母親要求女兒每天跳繩3000下引發骨傷,你還記得父母哪些「為你好」舉動?

我覺得孩子不堅持轉怪父母很沒道理,人生本來就該為自己負責。父母過度堅持也沒道理,因為沒意識到沒權利決定孩子的人生。我覺得能不能意識到爸媽跟孩子本就是獨立個體的這件事很重要,人生軌跡本來就不一樣了,只是小時候依附在父母身邊而已,人生是好是壞不是父母一昧的努力就沒事了。

以前有句話我覺得很對:「兒孫自有兒孫福」亞洲父母該學著適時放手與看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