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山海情》劇評:盆景中的西海固扶貧史與扶貧驗收的全民劇場

觀眾收穫的也是結結實實的眼淚,但已不知不覺遠離了真實的扶貧過程,在「盆景」式觀看中體驗了一把結局早已註定的扶貧驗收。

《山海情》劇照。

《山海情》劇照。網上圖片

胡阿東

刊登於 2021-03-27

#少數民族#全面脫貧#回族移民#扶貧#評論

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山海情》自1月12日首播起,在豆瓣上收穫了累計近30萬網友平均9.4分的高分。雖然坐擁王牌編劇,且明星雲集,《山海情》將扶貧這一看似貧瘠的話題通過網劇的形式取得了遠超央視正劇的宣傳效果,在流量上壓過央視一套黃金檔同期的抗美援朝70週年紀念劇《跨過鴨綠江》,可謂是一場意外的宣發勝利。過於熟悉的抗美援朝劇情只是假借《上甘嶺》重演同仇敵愾的翻新腳本,而《山海情》令淚點狂歡的方式則將抽象的扶貧數字和空洞的勝利口號,賦形於寧夏吊莊移民及福建對口援助這一國人並不特別熟悉的歷史。但這是真實而鑄自生命的歷史,還是註定勝利的目的論?

《山海情》的情節圍繞着年輕的扶貧幹部馬得福如何幫助其原生的湧泉村吊莊移民至閩寧村,並配合福建來的支援幹部將菌草種菇等一系列扶貧政策落實在村民身上,穿插着得福的弟弟得寶種菇致富、青梅竹馬水花的婚姻和白校長面臨的鄉村教育困境等劇情。

諸多網友的叫好和感動背後都有相似的框架,先是初識西海固人民貧苦生存狀態的驚愕,再在幫助主演們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從國家基層幹部的視角學習或複習90年代起的一些列政策,最終回落在劇目結尾時展現的小康生活和生態文明這一大寫的時代主題中。難怪不乏網友以爽劇形容《山海情》。這一後視鏡中的馬賽克歷史模糊地不僅是具體的人與事——畢竟這在電視劇湊典型的邏輯裏較能被原諒,也隱去了吊莊移民故事中真正的主體——西海固的回民,以及這一主體在遷徙前後的心靈史和去與留。

《山海情》劇照。
《山海情》劇照。網上圖片

曖昧的方言與失蹤的回民

整部劇下來,無論是在90年代初的湧泉村還是2000年後的閩寧鎮,幾乎沒有出現帶白帽子或者回族特色頭巾的人物。

《山海情》少見地出品了原聲和配音兩個版本。理由並不難理解,知名電視劇出品機構正午陽光習慣性地招募了包括黃軒、張嘉益、閆妮、熱依扎、姚晨、陶紅的大牌陣容,並搭配黃堯、白宇帆等年輕演員。但不同於此前正午陽光出品的《大江大河》,這部2018年爆款劇重演的改革開放故事所講述的並不需要太具體的地理場景,《山海情》所勾連的歷史有強烈的在地感。電視劇開頭,主角們所居住的湧泉村地處虛構的海吉縣。但海吉顯而易見是海原和西吉這兩個西海固行政縣的融合(西海固的「固」代指市區所在地,相對發達的固原)。西海固處於黃土高原北部,坡陡壑深的六盤山腹地,黃河幾字形迴路剛好繞開的地區,缺水少樹而旱渴荒涼,與「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寧北川區在自然風貌上差異極大。為配合這一堪稱大眾印象中「西北中的西北」的地理豐茂,為大牌們配上一口西北口音十分必要。而福建來的支援幹部也被配上了福建各地的方言,和頗有喜劇效果的、帶着莆田、福州、閩南口音的普通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