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深度 台灣

他們遵循古法,祈求瘟疫早日退散

台灣「王船」未能與其他區域共同入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這並不打擾信眾們慎重地完成一次祭典。


於大疫之年舉辦「王船醮」,祭典的最後,以焚燒王船形式「送王」為結尾。建醮人員表示,今年適逢Covid-19病毒肆虐全球,眾人特別祈求疫情早日遠離。 攝:唐佐欣/端傳媒
於大疫之年舉辦「王船醮」,祭典的最後,以焚燒王船形式「送王」為結尾。建醮人員表示,今年適逢Covid-19病毒肆虐全球,眾人特別祈求疫情早日遠離。 攝:唐佐欣/端傳媒

台灣高雄茄萣區白砂崙萬福宮,於 2021 年初舉辦「王船醮」儀式。王船醮,又稱為王爺醮、王醮等,與台灣盛行的王爺信仰有關,目的為保境安民、驅逐瘟疫。萬福宮的王船醮為不定期醮,上次舉行已是18年前,睽違已久,地方上慎重待之。

台灣各地「王爺」傳說起源有諸多版本,有綜合各歷史真人武將為英靈王爺者、有認為是起源於民間在清代暗祀鄭成功,也有一說認為,王爺本身即為一種「瘟神」信仰。

王船,在王爺信仰中,是王爺往返天庭與人間的交通工具。祭儀開始前,廟宇必須先行造船,完畢後迎請王爺蒞臨,延請相關專門人士,依良辰吉時、溝通天地神人,施行相關科儀。接著,王爺(含王船)將會以遶境方式巡視庄境,即「代天巡狩」,奉玉皇大帝旨意巡視人間之意。最後,信眾將王船送往海灘,以焚燒王船形式,送王爺離境,返回天庭。

外界不知其所然者,往往將相關祭典稱之為「燒王船」,然而,焚燒王船的意義在於送王離境,亦只是祭典眾多環節之一,只因形式奪目,才成為矚目焦點。早在2009年,即有批評之聲,希望外界停止使用「燒王船」一詞,才能完整還原祭典精神。

王爺信仰盛行於閩南、台灣與馬來西亞等濱海之地。2020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召開常會,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決定將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然而,因兩岸對峙、台灣非UNESCO成員等因素,台灣的王船科儀並未被列入此次申報範圍。

值此全球大疫之年,地方再次舉辦古老的驅瘟辟邪祭儀,正當其時。廟方向外界表示,過程中眾人皆虔誠祈求疫情早日退散,而在遵守防疫措施前提下舉辦相關儀式,亦可以起到安定信眾民心、維繫防疫士氣的作用。

高雄茄萣區白砂崙萬福宮,在2021年1月17日舉行送王船儀式,為當地睽違18年的「王船醮」儀式畫下句點。

高雄茄萣區白砂崙萬福宮,在2021年1月17日舉行送王船儀式,為當地睽違18年的「王船醮」儀式畫下句點。攝:唐佐欣/端傳媒

高雄茄萣區白砂崙萬福宮舉行「王船醮」。依台灣民間習俗,王船是王爺往返天庭與人間的交通工具,故完整個祭典會包含造王船、迎王、王醮科儀、巡狩遶境、送王離境等。

高雄茄萣區白砂崙萬福宮舉行「王船醮」。依台灣民間習俗,王船是王爺往返天庭與人間的交通工具,故完整個祭典會包含造王船、迎王、王醮科儀、巡狩遶境、送王離境等。攝:唐佐欣/端傳媒

一名病重的婦女,被親友帶到祭典現場,盼望能獲神明庇佑、得以康復。

一名病重的婦女,被親友帶到祭典現場,盼望能獲神明庇佑、得以康復。攝:唐佐欣/端傳媒

一名信眾與他當日負責照顧的馬匹相互依偎。

一名信眾與他當日負責照顧的馬匹相互依偎。攝:唐佐欣/端傳媒

參與王船醮祭典,信仰圈內的男女老少皆各有其職。

參與王船醮祭典,信仰圈內的男女老少皆各有其職。攝:唐佐欣/端傳媒

廟前酬神,由高雄當地的東峰歌劇團演出歌仔戲。

廟前酬神,由高雄當地的東峰歌劇團演出歌仔戲。攝:唐佐欣/端傳媒

王船遶境儀式,即王爺「代天巡狩」、巡視庄境,確保村庄內一切平安之意。

王船遶境儀式,即王爺「代天巡狩」、巡視庄境,確保村庄內一切平安之意。攝:唐佐欣/端傳媒

一群官將首在途中稍事休息。祭典所及之處,都會吸引攤販聚集,形成流動的小型夜市。

一群官將首在途中稍事休息。祭典所及之處,都會吸引攤販聚集,形成流動的小型夜市。攝:唐佐欣/端傳媒

一名信眾在祭典的空檔,卸下裝備,稍事休息。

一名信眾在祭典的空檔,卸下裝備,稍事休息。攝:唐佐欣/端傳媒

將王船拉到海邊「送王」的儀式,僅限男性參與,且必須打赤腳拉船。

將王船拉到海邊「送王」的儀式,僅限男性參與,且必須打赤腳拉船。攝:唐佐欣/端傳媒

海灘上的王船,由信眾合力放上添儎物資及金紙堆,準備隨王船焚燒昇天,以完成送王儀式。

海灘上的王船,由信眾合力放上添儎物資及金紙堆,準備隨王船焚燒昇天,以完成送王儀式。攝:唐佐欣/端傳媒

信眾來到海邊,準備參與「送王」儀式。

信眾來到海邊,準備參與「送王」儀式。攝:唐佐欣/端傳媒

送王儀式進行中,許多信眾均存肅淨之心,過程亦有禁忌。除了必須赤腳拉王船,同時也嚴禁呼喊船上的船代及水手名字、禁跨王船拉繩、居民及遊客不能站得比王船高、禁止沿途居民在戶外曝曬內衣褲等。

送王儀式進行中,許多信眾均存肅淨之心,過程亦有禁忌。除了必須赤腳拉王船,同時也嚴禁呼喊船上的船代及水手名字、禁跨王船拉繩、居民及遊客不能站得比王船高、禁止沿途居民在戶外曝曬內衣褲等。攝:唐佐欣/端傳媒

以焚燒方式送王船昇天,象徵王爺離境,返回天庭。

以焚燒方式送王船昇天,象徵王爺離境,返回天庭。攝:唐佐欣/端傳媒

迎王儀式吸引周邊信眾參與,也吸引外地民眾前來觀看。

迎王儀式吸引周邊信眾參與,也吸引外地民眾前來觀看。攝:唐佐欣/端傳媒

舉辦王船醮,需地方信仰圈內的人士同心協力。在祭典開始前,萬福宮以擲筊方式決定正副主會、主醮、主壇、主普等人選,圖中為負責主壇工作的信眾。

舉辦王船醮,需地方信仰圈內的人士同心協力。在祭典開始前,萬福宮以擲筊方式決定正副主會、主醮、主壇、主普等人選,圖中為負責主壇工作的信眾。攝:唐佐欣/端傳媒

參與儀式的當地孩童,戴了一頂白色的玩偶帽。

參與儀式的當地孩童,戴了一頂白色的玩偶帽。攝:唐佐欣/端傳媒

王船醮的主要目的之一,即為驅瘟逐疫,當地信眾踴躍參與,四境與之友好的「交陪廟宇」也會慎重準備,派出各式陣頭前來共襄盛舉。

王船醮的主要目的之一,即為驅瘟逐疫,當地信眾踴躍參與,四境與之友好的「交陪廟宇」也會慎重準備,派出各式陣頭前來共襄盛舉。攝:唐佐欣/端傳媒

觸摸世界的政經脈搏
你觀察時代的可靠伙伴

已是端會員?請 登入賬號

端傳媒
深度時政報導

華爾街日報
實時財訊

全球端會員
智識社群

每週精選
專題推送

了解更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王船醮 王船 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