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缺電的小島、重度依賴煤炭的印尼和不再投資海外煤電的中國

去煤是全球趨勢,但能源貧窮卻無法隨之得解。

2021年10月13印度尼西亞東加里曼丹省沙馬林達,運輸煤炭的駁船停泊在河上。

2021年10月13印度尼西亞東加里曼丹省沙馬林達,運輸煤炭的駁船停泊在河上。攝:Dimas Ardia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林禹瑄、Adi Renaldi 發自印尼安汶

刊登於 2022-01-09

#煤電投資#去煤的未來#氣候變化

編按:去煤已是全球趨勢。2021年,印尼政府也終於訂下具體的去煤目標,並提前了脫離煤電的時程。然而,對於一個電力長期依賴煤電、煤礦產業左右全國經濟命脈的國家來說,要實踐去煤的承諾,不是訂出目標那麼簡單。中國是印尼煤電的重要投資者,又在最近決定停止投資海外煤電,這會影響印尼未來能源結構的發展嗎?

本文是端傳媒「去煤的未來?」系列報導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通過印尼東部島嶼一個延宕十年、有中國參與的煤電廠,試圖探究印尼陷入對煤電重度依賴的原因,以及新能源轉型路上的種種結構性障礙。歡迎閱讀本系列的第一篇《減碳承諾下的兩座煤城:失去煤的冷清無措,燃煤正旺的不見未來》和第二篇《轟轟烈烈的減碳中,中國經濟、政治與生活會如何被重構?》

42歲的出租車司機哈圖(Ongen Hattu)在印尼東部馬魯古省(Provinsi Maluku)的首府安汶(Ambon)生活了一輩子。馬魯古省由許多島嶼組成,安汶則位於其中的安汶島上,從16世紀起就是香料交易的重要港口,總人口約33萬人,擁有許多尚未開發的純淨海灘和高低起伏的蓊鬱丘陵。

雖然是印尼東部相對發達的城市之一,與印尼西部的大都會相比,安汶的基礎設施發展仍十分有限,至今仍無法為所有居民提供充足的電力。和許多安汶居民一樣,哈圖對頻繁的停電已經習以為常,他這輩子也從未經歷過不需擔心停電的日子。

「(停電)非常正常,我們早就習慣了,」哈圖語氣輕鬆地說,「我們總是開玩笑說,我們這裡的發電廠應該改名成『蠟燭發電廠』,因為我們家裡總是囤積一堆蠟燭,以備停電的時候拿出來照明。」

63歲的阿格斯(Agus)也是安汶的居民,為了維持生活質量,他在家裡安裝了一台發電機,在停電時繼續提供電力。但發電機需要燃油,長期下來是筆不小的經濟負擔。阿格斯表示,停電每週大概會發生兩次,有時候甚至更多。負責印尼全國電網供電的國家電力公司PLN(Perusahaan Listrik Negara)向當地居民表示,會發生停電是因為運維上的問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