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離散風物深度

在倫敦,一位香港建築師的木教堂:捧起移民者曾被踐踏如草芥的生命

移民社群離開家鄉奔赴新地,會經歷大幅度的時間和空間的置換,建築物就成為較不暫時卻又靈活流動的容器⋯⋯

白羅斯紀念教堂。

白羅斯紀念教堂。圖:作者提供

特約撰稿人 黃靜 發自倫敦

刊登於 2020-11-29

#白羅斯#離散社群#建築與空間#移民

國際文化都市充滿熱鬧高調而「嘈雜」的地標式建築。無論是現代主義抑或後現代主義的新式大樓,多數龐大、線條和結構突出、未來感濃重。英國倫敦的新建築也陸續於維多利亞、喬治亞時期的傳統英式樓房當中冒起。這些新設計容易製造空間和周遭的割裂感、形成視覺衝擊。人們開始詰問,建築和人、建築和建築以及建築和環境之間更深層、親密和個人的互動如何變得可能?在倫敦市郊,有一座隱在林間安靜而小巧的建築,於近年歐洲建築界引發一點迴響——一個看上去像火柴盒般的木教堂,嘗試為歐洲近代歷史文明做出一點回應。

那是一座白羅斯東正教教堂。它是繼1666的倫敦大火(The Great Fire) 後,350年間,在這個城市首度建成的木教堂。白羅斯因之前反政府示威浪潮成為世界焦點,這個東西歐強國交界的小國,這個強靭的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往往首當其衝,遭遇過佔領殖民,蒙受許多人禍和天災。就在剛過去的半個世紀,它經歷了兩場重大災難,一是二戰時,首都明斯克和鄉郊村落近乎被納粹夷平,再來是80年代切爾諾貝爾核電廠輻射泄漏致使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

這座白羅斯教堂,就成為在倫敦的這些逃難者為自身社群建造的精神居所,憑弔和誌念昔日的災難、殘害和創痛,凝聚未來的人們,同時也展示了新世界對於建築的時代感性和情感需要。

來自香港的建築師

新教堂是一種近乎消失的「歷史原真」的重現,而不是當下現實的複製。此重現是由一個跨種族、跨地域、跨世代的聆聽者所製造的。

「白羅斯紀念教堂」(Belarusian Memorial Chapel)位於倫敦四區的Woodside Park,這裏是市郊綠化低密度住宅區,為白羅斯族群主要的聚居區域。座落於白羅斯宗教及社區中心Marian House旁的空地上,教堂佔約70平方米,只約如倫敦二人單位般大小。教堂以法式疏導雨水制度的八角形石椿地為基,被17棵20米高的大樹圍繞,當中包括神父刻意種植的白羅斯當地常見的白楊樹。由此對照白羅斯郊區隱在林中的教堂。不但如此,教堂建築也重現了一些舊式鄉間白羅斯教堂的主要元素——巴洛克風格、及以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例如教堂入口處有希臘天主教的圓拱頂和太陽十字架,懸掛著大吊鐘。垂直木條架起成屋頂和四邊外牆;內部建築如樑柱、牆身和宗教藝術品、祭祀神像皆為木製。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